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但同为鸿门宴详略却明显相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最详。《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哙列传》也都有“鸿门宴”,都写得极简略。这正体现了司马迁行文详略结合,疏密相间富于变化的笔法。《项羽本纪》的“鸿门宴”写得最详,长达1605字,这是历史本身和表现人物的共同需要。我们知道,详略、疏密的安排,取决于文章主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网络资源丰富,容易获取,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查阅资料,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利用网络支撑语文探究式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探究式学习呢?下面我就《鸿门宴》这一课谈谈我的做法。教学平台:校园语文网。地点:微机室。1.课前准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接触过司马迁的文章,而且也了解后人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评价,但这个印象毕竟是模糊的。为了达到走近司马迁的目的,走近《史记》的目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先前已知道的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信息做一整理…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4.
读书应该是快乐的.怎么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呢?我的做法是,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幽览胜". 教<鸿门宴>很多遍了.以往分析到樊哙这个人物形象时,学生的评价几乎是异口同声:智勇双全.樊哙的忠勇,<史记>一些篇章中多有载述,不言而喻;但樊哙的智谋,似乎只有鸿门宴闯帐时对项羽仓促间说的那番话称得上精彩,竟将天生神勇的霸王都说得"无有以应"了.不过,再次备课时我发现樊哙的那番话好耳熟,--与项伯夜访时刘邦对他说的话几乎一字不易!这是为什么?司马迁一支笔,本善腾挪跌宕,如此不避重复,有意还是无意?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疏通文意和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展开与项羽和司马迁的心灵对话,深入探究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走进《鸿门宴》,真正把握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伟大形象,深切体会司马迁寄寓项羽的复杂感情和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6.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民间传说颇多,而屈原的生平事迹,最早见诸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中有关屈原的传文,曾入选高校文科教材,并成为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的保留范文,题为《屈原列传》。在这篇教材中,第二自然段有一处标点和文字,却让人读不通,弄不懂,往往难倒了先生,糊涂了学生。高中语文课本这段文字及其标点如下:上官大知……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原平。[11上官大夫这段话中的“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实在令人费解。这个问题历来使阅…  相似文献   

7.
由于司马迁的如椽大笔的刻画,《鸿门宴》成了千古名篇,给后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深刻的印象。很明显,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在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  相似文献   

8.
由于司马迁的如椽大笔的刻画,《鸿门宴》成了千古名篇,给后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深刻的印象。很明显.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幂。在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从我们语文角度来讲,作者司马迁是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再加上对比、烘托等手法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教学《刷子李》这篇课文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对话中感知人物形象,在对话中习得表达方法. 《刷子李》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语言幽默,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这样的一篇文章,可讲解的内容挺多,因此,教师就要善于找到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做出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10.
<正>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节选了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里“鸿门宴”一段。其中有句是:“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同时还收入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其中有:“寻声暗问弹者谁?琶琵声停欲语迟。”对此,应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译注呢?  相似文献   

11.
一、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杨朔是散文大家 ,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 ,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 ,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 ,一个学生私下里说 :“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 ?他说 :“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 ,你说了我说 ,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 ,这确实是一个瑕疵之处 ,我当即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 ,并让他对这段对话描写进行改写 ,借以推陈出新。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学生的质疑 ,也就谈不上对这段对话描写的创新了。二、训练求异 ,求异…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生物学碎锦》中的原文相比,有很大改动.于是,在教学该课文前笔者给学生印发了原文,让同学们比勘课文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体验编者的个中艰辛,让学生与"编者"对话,过回"编者"瘾.这节课让大家说说编者作了哪些方面的改动,改得是否有道理. 生:有许多标点改动. 师:分类举例说说有哪些,你作为编者会同意吗? 生:如课文第五小节"重达四五十克",原文"四五"之间有顿号;课本第八小节"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原文"四五"之间也有顿号.原文加顿号加错了,我作为编者也同意去掉顿号.  相似文献   

13.
在古汉语中,“三”与“九”不仅可实指,还可以泛指。这样的例子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②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师说》)  相似文献   

14.
张海迪同志为了掌握扎针医术,先用针在自己身上试扎去体会针感。这样,她就很快学会了扎针。教学也同样,要指导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老师必须首先写好这篇文章。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就能领悟出更切合实际的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将会遇到的问题。这样指导起来也会少走弯路,效果也会较为理想。如我让学生写“新百货大楼”,事先我写了一篇,写作中发现对典型专柜的描写不容易写具体。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就加了这样一个提纲,哪个专柜最引人注目?为什么?所以,后来学生在写这个专柜时,就写得比较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我所师从的古典文学专家刘衍文先生写了一本《古典文学鉴赏论》,他用的方法很妙,把古典文学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先提出来,然后让不同的古人发表不同的意见,不管是什么朝代的人,只要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一问题有所论述,都加以罗列,最后刘先生一个个加以评析,判定优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对刘先生说:“你这是召开了一个千古才鬼的学术研讨会。”——这就是与古人对话,这种读书状态就是“对话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屈原列传》节录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它是现有关于屈原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资料。修订后的《大纲》恢复了这一传统名篇,是恰当的,这对于中学生认识屈原和司马迁都有帮助。 中学语文课本节录自《史记》的材料共有四篇:《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和《屈原列传》。司马迁撰  相似文献   

17.
释“敢”     
《鸿门宴》一课中:“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教研室编《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译为:沛公不先打进关中,您怎么敢进关呢?”烟台师专图书馆编《中学古文评析》译为:“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这两种译法都将“敢”字照抄不  相似文献   

18.
张淑芬 《成才之路》2010,(15):47-47
《蒈刿论战》是有口皆颂、千古流传的美文佳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无不进射出璀璨的光辉,许多语文教材都选编了这篇文章,但一些教材对该篇文章的标点断句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此,我仅就文章的两外断句错误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话”是小语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要改变几十年来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崇尚“对话”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何让“对话”起到更大作用呢?一、个性研读:与文本对话“与文本对话”已经不是什么新词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它实现的方式——“个性研读”,即倡导个性化读书,这是实现与文本对话的最佳路径。我们知道,即使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感受到的东西可能不同,这是因为不同读者的知识和阅历不同、阅读习惯和侧重不同,造成了阅读感受上的差异。提倡个性研读,就是希望让学生的阅读克服以往的走马观…  相似文献   

20.
正六岁的孩子喜欢儿歌,我便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孩子很喜欢,有一首歌《好爸爸坏爸爸》,尤其令他兴奋。我想,除了节奏明快外,让孩子感兴趣的就是歌中爸爸这个不乏喜剧性的形象。每天跟着孩子听,几无异常。可有一次,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什么地方不对劲呢?原来这两句歌词"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害怕。打是亲来骂是爱,哪个不是好爸爸",让我有点心惊肉跳。仔细琢磨这几句歌词,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应该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