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教育的本质和人生活的意义看,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应是“共享成长”。从内涵上看.它包括“共同享受成长”、“共同促进成长”;从意蕴上看,它是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方法、方式。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让教师和学生共享成长、让家长和孩子共享成长、让学校和社会共享成长,可以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独特举世无双的.由于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导致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能力与个性品质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组成了美丽的班集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创造一种让学生的生命自然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关注弱势,最近发展;以生为本,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成长”四个方面探索怎样实施差异化教学,促使学生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有一颗爱心!本文从三方面对师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施行“爱的教育”,走进每个学生心灵、让和谐和愉悦引领学生成长、让爱走向学生的生命。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家人般爱护,让师爱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爱的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今后我将继续践行在爱生的路上……  相似文献   

4.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寄语     
正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成就人。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发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关爱,拥有成长的尊严,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学  相似文献   

6.
吴国华 《海南教育》2014,(22):89-90
成长,或许有烦恼、有艰辛,也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感恩,是欣喜,是幸福。作为老师——孩子人生路上的最初陪伴者之一的语文教师,应当借助于语文课程的优势,为每个孩子的生命灿烂奉献一份“多彩光谱”,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美好与幻想糅合的梦的童年。笔者引领孩子建立的“成长记录”正是缘于上述初衷。一、心心相印——让孩子在交流中打消“记”的难度这里说的“成长记录”,采取的形式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本“成长记录本”,在平时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8.
试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回归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教育应循着人的素质出发,充分发掘和调动人作为生命个体应有的人性、灵性,不断开发人的大脑和智力潜能。在这样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以生态学的理念创设的富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9.
绿色成长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教育",创建美好学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铺上美好的底色。美好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美好教育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美好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生命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基础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进而提升其生命高度。新教育实验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个性化课程,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和主要内容,强调共同体及其愿景的价值,致力于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将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构建“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引导教师在增强职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最本质的内涵是育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育人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办学过程中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以教兴校,以研为乐,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与学校一起发展。精心策划,运用资源,建立“特区”的策略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是学校得以发展。通过努力和实践,我校确立了促进教师“立人立己,达人达己”的发展目标,“文质彬彬的学生成长目标,“小学校,大雅堂”是学校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校长应始终如一地做到“心中有学生”,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以此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心中有学生”就是应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心灵的成长,让学生能够不断体验和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蕲春县漕河镇第一小学 段宝生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7):F0002-F0002,F0003
教育应该追求生命成长的过程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最优成长、和谐成长和全面发展。成长教育就是从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以生命自然生长规律和教育生态发展规律为依据,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构建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富有创造力的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学校教育只有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只有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主体性,给予生命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促进其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基于这种视角,我们提出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口号,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营造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生命的成长与它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因此,我们致力于学校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波 《辽宁教育》2022,(3):32-36
“为孩子的阳光人生奠基”是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从建校开始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坚持“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充满阳光,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围绕“阳光文化、阳光队伍、阳光课堂、阳光生活”四个系统工程,创建阳光校园文化,建设阳光教师队伍,构建阳光课程体系,丰富阳光校园生活,让“阳光教育”遍布校园,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植入“阳光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生命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倡导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成长,是每个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无法抑制的内在冲动。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肩负着促人成长的神圣使命,同时也要走过自我成长的漫漫历程。“教书育人”的事业何其复杂,何其精妙,需要我们的教师像艺术家一样孜孜不倦地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持之以恒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不懈的反思与探究中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就丧失了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长档案是指反映学生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文字。音像及特殊载体的原始记录。“孩子每天都在发展,只是有许多没被我们发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把它告诉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并因势利导。促其主动发展。”因此,成长档案是孩子成长的缩影。它书写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时刻。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让老师、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更让他们自己获得收获的喜悦,感受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