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网球的2011法网之行,可谓圆满至极。李娜终于圆了中国数代网球人的大满贯单打之梦,在国内引爆了一股网球热。其他中国选手表现同样各具亮点,郑洁展现出也许能把她带离低迷的顽强气质:再次败给命运的彭帅,同样收获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小将张帅,也正在逐渐适应WTA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旭 《新体育》2008,(10):28-29
在威廉姆斯姐妹当道的世界女子网坛,崇尚力量的男子化打法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1,(11):68-73
1“今天双打时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主场。”10月2日,与彭帅搭档双打获胜后的郑洁心情大好,在官方微博上与球迷分享她的快乐。这是一场弥足珍贵的胜利,钻石球场终于迎来了东道主选手的首胜。 先于郑洁/彭帅登场的是李娜,为了一睹中国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的风采,万名观众如潮水般涌入赛场,排山倒海的加油声,不仅没有给李娜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4.
邱友益 《网球》2012,(3):64-66
自言传统和保守的郑洁,在28岁的年龄,大胆做出了诸多改变:邀请体能教练叶恩加入团队中,时隔6年之后首次更换球拍,在奥克兰有模有样地学着跳JAZZ舞。场内外的这些改变不仅让她再次斩获WTA单打冠军,也让她彻底冲破连续6次止步大满贯第二轮的魔咒,以全新的面貌开始新的赛季。在墨尔本灿烂的阳光下,手握赛季开局8连胜的郑洁,面对媒体侃侃而谈。对郑洁来说,2012年无疑是充满期待的金色年华。  相似文献   

5.
张艺 《网球天地》2010,(3):28-29
2006年澳洲公斤赛,郑洁/晏紫成为首对获得大满贯双打冠军的中国球员;2008年温市尔顿,郑洁成为首位进入大满贯女单半决赛的中国选手;2008年凭借出色的表现,于术后重回巡回赛的郑洁获得当年WTA最佳复出奖;  相似文献   

6.
崔伟 《网球天地》2009,(5):54-55
郑洁是近年来中国金花的旗帜性人物.WTA单打世界排名已经来到了第16位,而早在2006年.她的双打排名曾位列世界第三.世界顶尖选手的称号绝不是夸大。  相似文献   

7.
杜林 《新体育》2006,(9):10-12
如果不打网球,她们会做什么呢?晏紫是空灵的,有一点点不可捉摸的味道。她也许会拿起画笔,只因心中充满了千奇百怪的灵感;郑洁是沉稳的,在她舒缓柔和的语调里有种与生俱来的熨贴和体谅,如此易感的女孩或许应该去写作。除去这般遐想,她们是球场上的“舞者”,在不同的对手面前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8.
汪彦平 《网球》2010,(2):54-57
这是在香港网球精英赛。坐在对面的郑洁画了点淡妆,看上去很放松,即便输掉了新年的第一场比赛。郑洁说,虽然被莎拉波娃反败为胜,但也没什么不开心的,因为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满意的。现在的郑洁,更在乎的是自己在球场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邱友益 《网球》2012,(8):78-83
大满贯的荣光逐渐远去,连续两年止步温网次轮,李娜备受期望的温网之路再次戛然而止。郑洁和塞琳娜的决斗恰似现实版的戈利亚和大卫之战,川妹子第一次距离胜利如此之近,她获得的掌声甚至超过胜利者塞琳娜。彭帅打出了上半赛季最漂亮的战役,但她头顶的魔咒仍旧挥之不去,她第四次倒在了大满贯八强的门槛前。  相似文献   

10.
葛晓倩 《新体育》2010,(3):14-18
在WTA专门举办的庆功会上,郑洁和李娜的名字被灯光打在墙壁两侧,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两名当事人则坐在舞台上,分别穿着蓝色和紫色的外套。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或许这两种颜色代表了一种含义——在墨尔本公园球场的蓝色赛场上,两名中国姑娘红得发紫。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视录像技术,对郑洁/晏紫2007年澳洲网球公开赛女双决赛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我国这组优秀女双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手段等方面与对手主要差距,希望她们在今后的比赛中有“连续争取主动”思想,能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改进技战术,注意以赛代练与劳逸结合,最大限度地延长运动的年限。  相似文献   

12.
《网球天地》2014,(9):67-67
7月16日早晨,顶着瓢泼大雨,克服种种困难,贵阳市近百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准时来到金阳大酒店网球中心,参加2014年“郑洁杯”贵阳青少年网球公开赛,也希望在这里一睹世界网球名将郑洁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2011,(8):126-126
7月16日,2011年“郑洁杯”青少年网球赛在朝阳体育中心如期进行,中国金花郑洁现身球场对小选手进行指导,并在赛后举办了郑洁网球俱乐部朝阳青少年培训中心的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4.
夏无墨尔本公园把最好的地界留给了网球。人们从四面八方乃至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来欣赏、观摩每个赛季打头的大满贯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这些人中有很多华人的面孔,他们有的是移民和新移民,也有专程从国内赶过去为偶像们助威的球迷。他们是墨尔本公园球场靓丽的风景,是澳网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喊着“加油”的口号,和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中国球员交相呼应。  相似文献   

15.
卡门  倪娜 《新体育》2009,(3):69-74
当费德勒和纳达尔在澳网赛场为世界球迷奉献精彩对决的时候,中国的网球迷们在津津乐道比赛的同时未免有些许遗憾,他们也许会问:职业网球的赛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中国男运动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这是2010年4月底的一天,北京国家体育总局附近的一个红土球馆里,郑洁、张宇、夏嘉平三人组正在为接下来的几站欧洲赛事紧张备战。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网坛,排名世界100位就像一条分界线,将球员们泾渭分明地划成了两派:100位之后的为着生存和生活劳苦奔波,100位之前的温饱无虞但压力和自我要求更高。8月9日,凭借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上的亚军成绩,张帅完成“鲤鱼一跃”,职业生涯在当周首次跃升至第100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网球》2012,(4):80-83
30岁的李娜已是大满贯得主,不断改写着中国网球的历史;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女网排名第五的位置上,出现一张陌生而清秀的面孔,她就是出生于1992年的王蔷。王蔷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蔓生的、带刺的,开起来就层层叠叠的蔷薇花,十年一个轮回,李娜之后,20岁的王蔷静悄悄地等待绽放。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回想起那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网球比赛”,在费德勒抖擞精神连扳两盘之后,决胜盘纳达尔9:7获胜的温网决赛,就会产生一个念头:那场比赛如果是3盘2胜会怎么样?纳达尔会以6:4、6:4顺利获胜,比赛过程会很快被大多数人淡忘。  相似文献   

20.
行云 《网球天地》2014,(4):22-23
李娜、郑洁、彭帅为首的新一代金花早已将中国网球的历史一再刷新,特别是在大满贯的舞台上,我们已是女单、女双、混双冠军的拥有者。可环顾历史,我们还是会经常提及当年大满贯的拓荒者,中国网球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