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必须很好地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即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潜藏在文章后的作者仿佛是一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知心朋友,教师仿佛是一位“拨云见日”的向导,学生则是“求贤若渴”的拜访者,他们沟通、互动,构成了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注的“对话”过程。■走进:把作者的情“品”出来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真正意义的阅读活动是由“作者、读者、作品”构成的“三边”整体活动,这三边中…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平台。古人云:合者,和睦也;谐者,协调之意。“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在和谐语文课堂中,与学生一同寻觅文本事实的“真”,人文情怀的“善”和语言形式的“美”,让学生生命之花异彩纷呈,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4.
汪利 《现代教学》2008,(9):64-64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成为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平等中的首席”,打造出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很好地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即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实验的“双促双发”课题,全称是“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课题。它探索的语文教学形态与传统的根本区别在于:(1)教师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2)师生关系发生转变:由“师道尊严”“老师至上”转变为“民主”“平等”“和谐”。(3)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由单一转向立体、多元,教师、学生、课文、环境整合为一体,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系统。据此,古典…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过校园.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课改使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融洽了师生关系 课改把教师从过去作为“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卸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身份,强调尊重学生、赞赏学生,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促进者.知识结构完善的引领者,技能技巧训练的指导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一次深刻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工作是可以“无为而治”的,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正是“无为而治”的理论基础。只要我们尊重作为信息加工的能动者、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我们教师只是学生意义的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我们的“政策”就对路了。然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支架”,用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位置让诺亚方舟“抛锚”,让学生去探究、启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垂拱”了.而教学相长的良性、喜人局面或者就可达成了。  相似文献   

8.
刘晓娟 《教师》2011,(1):58-58
一、作业趣味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应停留在“一抄”“二背”“三练习”上,应该加强听说训练,积极创设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可以借助收音机、电视机、VCD、网络,增强学生的英语视听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一、“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误读”便是学生在与读本作者、与编者、与教师对话交流中产生的理解结果,因此误读产生的原因与这四者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师要打破以书为本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要用学生眼光看教材 ,把“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等思想落到实处。教师要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角色变为“伴奏者” ;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 ,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帮助学生发现真理。二、教学模式要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是教学思想与理论的具体化 ,又能使教学实践概括化。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种教学模式 ,要从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内容出发 ,本着“普及与创…  相似文献   

12.
日前,笔者在一次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执教者为了让学生升华对司马迁“忍辱负重”这一高尚品质的认识,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及“胯下之辱”这些历史故事,一堂课下来,执教者海阔天空,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去理解和体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静水投石”法明代大学者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后,思维往往处于相对满足的静态,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可“静水投石”,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即教者提出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重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积极思索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如教学《简笔与繁笔》一文时,学生对该文以同一部《水浒传》中的简笔与繁笔的实例来论证“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一论点的写法视为当然,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有本体论和价值论两种解读方式。思政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满足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求。在网络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思政教育规律之所需、时代潮流之所迫。“以人为本”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与指导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死记硬背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与自主建构者。  相似文献   

15.
一、“以学定教”的涵义 “以学定教”可以描述为: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递、讲解”转向“支援、帮助”。现在,基于建构主义等的学习理论,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学习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建构世界之意义的活动,学生并非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知识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教科书中,而是存在于学生借助思维同他者的积极沟通中。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阅读教学要借鉴这一方法,注意创设情境,做到“教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这样,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驱力”与语文学习天长市城南小学嵇启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内驱力,使他们“好学”、“乐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形...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如同一种“壶杯”教育,曾经而且还在影响着现在的课堂教学。这种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就像一只“壶”;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就像一只“杯”。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学生不仅是信息的加丁者,更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陈震 《江苏教育》2010,(11):41-43
实施习惯教育所涉及的价值伦理抉择,其标准是“适合”、“协调”与“可行”。“以人为本”是师生自主抉择的最高标准,走向和谐是伦理抉择的最高境界,包含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学生(受教者)群体的和谐,教师(施教者)与学生(受教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师生关系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长期以来 ,大家都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这种关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任务的不同 ,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 ,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 ,是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的“小绵羊”。在这种关系下 ,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甚至正常人格都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因此 ,要改善师生关系 ,就要向邓小平所说的那样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要建立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