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文以庾信出使西魏为分水岭,以其诗歌前后期的转变为切入点,从写作文化的角度,以内容与形式为层面,分析庾信诗歌变化中所体现出的诗人对社会、地域、群体变化中不同时代精神、时空情绪的感悟与把握。  相似文献   

2.
3.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中渗透出浓厚的生态智慧。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诗意地栖居在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的诗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中渗透出浓厚的生态智慧。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诗意地栖居在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的诗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罗刚淮 《辽宁教育》2013,(4X):89-90
<正>沐浴更衣,软床斜倚,持一卷书,或沉醉,或凝思,或失笑,或蹙眉,思想逾越万里,精神通达千年,岂非人生之快事?焚香闭户,独守书房。伏案笔记,或读或耕,有时下笔千言,有时驻笔沉思,有时妙句偶得,有时遍寻词源,其情也洽洽,其乐也融融。"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存在主义,又以存在的维度解读诗,这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与众不同的地方。显而易见,海氏的这一个"存在",不是物质的"存在"。"为精神建造一个家",在他的语境里,无疑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说。阅读对于人生,便正是精神家园,有阅读才有灵魂的皈依。阅读相对于漫长而乏味的人生旅程,如一段纯真的时光,又似一处旖旎的风景,常常让人驻足难忘。而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阅读既是生存发展的砥砺,更是生命的给养和润泽,为生命的勃发铺设下丰韵的底色。我爱阅读,就像爱好旅游一样,就在那散淡无羁的悠闲里,不期然地走进那梦里水乡。书店偶遇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和怕》,毫不犹豫把它买下。回到家里,置茶饭于不顾,如饥似渴,匆匆地把书读了一遍,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温暖感觉不禁油然而生。闫学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读书人物"。曾到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其课堂神韵如茶,淡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了一次英文写作教学实验。受试者是四川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二年级的80名同学。其中40名同学被采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法,而另40名同学被采用的是传统写作教学与写作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数据表明,写作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降低作文中文化负迁移出现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赵翼以创新作为诗歌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并使之成为整个赵氏诗学理论的核心,从而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创新说".同时,他将辩证发展的史学观运用到诗学当中,并坚持"厚古而不薄今"的论诗原则.这是对明代以来诗学"复古"思潮的一次宣战,又为清代乾嘉而下的诗歌指明了一条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康德哲学、存在主义思潮以及荷尔德林诗歌的影响是华莱士.斯蒂文斯诗歌呈现出海德格尔美学特色的原因,斯蒂文斯的存在、语言、家园观都与后者的美学有着相通性,而前者的诗歌对于后者的沉沦、虚无、向死生存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存在主义思潮以及荷尔德林诗歌的影响是华莱士·斯蒂文斯诗歌呈现出海德格尔美学特色的原因,斯蒂文斯的存在、语言、家园观都与后者的美学有着相通性,而前者的诗歌对于后者的沉沦、虚无、向死生存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顶重要的任务。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抓好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生活于金代后期的王郁是一个年青而富有才华的诗人,率真任情乃其个性;他不满当时的文风和诗风,要求文章合韩柳之文辞与程张之理学,以"唱起斯文"自任;还要求在"复古"中革除诗弊.其存诗虽极少,但仍有特色可寻,他擅长于乐府诗的创作,风格上也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庾信体”的内涵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庾信体”是指庾信在北朝时所作的部分轻靡艳丽之作。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庾信入北后的全部创作,特别是那些“老更成”的作品。“庾信体”历代不乏拟作者.所拟多为庾信轻艳的宫体诗歌。结合后人的拟作来考察,“庾信体”在时间跨度上,应包括他在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创作的宫体诗歌,从风格上...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重要文本,它塑造了魏晋众多士人形象。对魏晋士人予以界定,总结其所展现的士人形象,对理解魏晋士人形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5.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有"赋史"之称,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后世对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现有三:(1)对<哀江南赋>的笺注,考据其文本特性,释名章义,发掘内在精神意旨,寄托哀思;(2)对<哀江南赋>的仿作,拟写"乡关之思"、"故土之悲";(3)对<衰江南赋>的批评,联系庾信变节失义行为,褒贬<哀江南赋>,表达自身对"家国沉沦"的悲哀,或从"文本形式"出发论析<哀江南赋>,好骈俪文者,以之为赋中范文,恶骈俪文者,抨击其形武靡丽,华而不实,有碍于文人主体情性的自然书写.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北宋诗人郭祥正和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受到学界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孔凡礼先生首发其端,考证郭氏的生平行实、校勘整理其文集之后,郭氏及其诗歌研究渐渐深入,涉及到郭诗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对这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郭祥正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那个时代的感情基础,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精神.辛雨的格律诗创作应助其外在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现代精神,即从今天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思雏去构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展示出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贬谪作为封建社会对官员过失的处分,从唐代以来开始影响着文学的群体。众多的唐代诗人因为踏上仕途,而遭受了京官外贬或流放的挫折。由于唐代的贬谪主要体现为北官南贬这样一种地域指向性,以荆襄为中心的楚国地域便成为贬谪诗人群体必然的经历之处,流放与贬谪在楚国地域的前朝文人屈原、贾谊引起他们隔代的共鸣,以“屈贾”为偶像的楚韵骚情从唐代开始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传统而被继承。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遗闻轶事的小说,全书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魏晋士人对生命的认识、返归自然的生存理想和对“才学”与“德操”的价值追求,体现着魏晋士人明显的伤世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