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级政府在我国当前的政府层级体系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应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协调并整合社会的不同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阶段,县级政府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确立起"公共服务型有限强势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就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中国之所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主要由于:一、这种转变有其理论依据。二、这种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由建国之后阶级关系的变动以及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决定的;是由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初始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居于当时车际情形所需。三、这种转变具备了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建立巩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牢靠的工农联盟,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中国共产党政策正确。正因为如此,到1956年底,中国社会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五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入手,就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从五个转变进行阐述.即: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由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变、由相对封闭型向相对开放型转变、由单元型向多元型转变、由自我型向社会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道德到现代道德──道德转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道德”转型意味着道德从内容特质到结构特质的社会主义转变与现代化转变。道德内容特质的社会主义转变主要表现为①道德价值定位的科学“人本”化转变;②道德规范内容特质的全民公意化转变和普遍公理化转变;③道德人格模式的完善化转变。道德结构特质的现代化转变,则突出表现为道德社会依存结构的全面社会化转变和道德社会承当结构的大众主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时空定位上具体化的同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制度转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心转变: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当下正在领导科学发展,要实现从速度型发展到科学型发展的方式转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进程中实现的历史性转变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在指导和成就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追踪20世纪中国历史,中国化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五四新化运动;第二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立。之所以认定20世纪中国化发生两次而不是三次重大转变,是因为这种转变与中国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思想化资源的重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城乡生态经济入手。发展城乡生态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技术创新,中观基础是产业生态化,宏观基础是社会性政府管制。发展城乡生态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围绕乡村振兴的实施,基于社会政策复合性角色功能与乡村振兴多层次战略目标的关系,揭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政策的要求与社会政策建设现状之间的张力,现行的乡村社会政策面临着全面深刻的结构转型。其改革方向是:横向结构上,推动社会政策从补缺型向制度型转变,增强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纵向结构上,加快农村社会政策从扁平型结构向多层次结构转变,当下要突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建构;内容结构上,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需要的变化,实现农村社会政策从生存型向共富型的转变,满足乡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城乡结构上,实现社会政策从分化型向整合型转变,推动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全国整合。因应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改革创新,应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一百年”总体部署及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分阶段进行,与国家相关宏观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强化政府的倾斜性支持、东西部协作、多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由新民民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成功的,但又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造成过急过快的原因,前期主要是国内外客观情况所逼,后期主要是领导决策的失误。转变过急过快致使中国经济发展滞后,政治生活不正常及封建意识形态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在这其中首先要转变的是教师的角色,这是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以厦教师从本体型、再现型、单一型转变为指导型、研究型和全面型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张宁 《培训与研究》2005,22(6):67-69
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的实用理性、家庭生育观和代际阃的紧密关系起着强有力的生育抑制作用。由于人口转变模式和文化的共通性,中国大陆在未来也将面临生育危机的威胁。因此,适当放松生育控制是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新发展,面对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德育的时空必须拓展。在时间上,应实现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在内容上,应实现由过去的伦理型道德教育向现代的经济型道德教育转变;在空间上,应实现由校园文化型德育向社会、家庭和实践型德育转变;在方法上,应实现由空洞的说教向情感与审美有机统一的途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扩转变。对这一转变的历史阶段进行历史的逻辑的思考,便会发现:作为历史的衔接,其内在的矛盾、转变的形式、转变的快慢乃至转变的结果,都给转变后所直接进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也就是其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关口,改革的路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体制的联动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治理边界,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并存的问题,由此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力的切换,获得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整体上,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转变,从单一的经济改革向全方位联动改革转变,从发展型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有限政府转变,从国际体系参与者向国际体系改革的积极引导者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如何呢?过渡时期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变为后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里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灭亡中国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基本政策,但其侵华策略则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纵观日本的侵华策略,主要经历了从不扩大方针向全面侵华战争的转变;从速胜决战向持久消极战的转变;从以军事进攻为主向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并举的转变;从有条件求和向无条件投降的转变。这些转变并非日本侵略者的主机意愿,而是决定于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战场胜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密不可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是教学方式的首先转变。那么,教师怎样来实现转变呢?下面就简单来说几点粗浅的体会:一、转变教师角色原来的教师角色是什么?是知识的占有者,优良道德的化身,社会要求的代表,家长的代言人。而如今,教师要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另外,新课改提倡"教师型的学生"和"学生型的教  相似文献   

18.
黄萍英 《继续教育》2005,19(2):50-51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转变;前期是经师阶段,即为学术而教育,以教育促学术;后来是人师阶段,即为青年而教育,以教育促进青年发展;最后是教育家阶段,即为乡村教育,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每一次转变既有着强大的时代背景,也有着梁漱溟的个人认识背景,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它的先导是转变观念,而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是提由唯上唯书型向实型的转变。由单维型向多维型的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保守型向创造型的转变,由极端型向互补型的转变以及由经验型向现代智力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