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岁至一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  相似文献   

2.
时下,不少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成长模式进行定向培养,超前超负荷教育孩子,使他们过早进入书生角色,影响了孩子心身自由健康发展。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龄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实际上,“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他们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一)求知欲强好问:孩子都很好奇,但是5岁孩子的好奇心同3、4岁表现不同。3、4岁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例如,看见什么都要去摸摸、弄弄。5岁幼儿则还要追个究竟。他不但要问“是什么”,而且要问许多个“为什么”。如果给3岁孩子讲故事,说“那个人是坏家伙”,孩子知道那个是坏人,也就不再问什么了。5岁孩子则不同,他们还要问:“他做了什么坏事?怎么坏?”5岁幼儿的好奇心已经开始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这使许多老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识字?我的经验是,首先,根据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两岁左右的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环境很不习惯,好多孩子一味哭喊着“找妈妈”。这时我就拿出“妈妈”字卡,告诉孩子,这就是妈妈,谁如果想妈妈了,就过来亲亲“妈妈”,这一招儿还挺灵,有好几个孩子亲完“妈妈”后止住了哭声。几天下来,孩子们也逐渐认识了“妈妈”。在新年联欢会上,我们把好多字贴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让孩子去亲亲“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识这些字,并且高兴地过来亲亲他们。第二,设置环境,培养幼儿识字的意识。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我们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为孩子设置了学习汉字的氛围:把教室里的物品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一年之后就3岁了,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但孩子入园前后的教育问题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感到无所适从.当我看到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时,欣喜异常.我认为,应该把这份真正的"育儿指南"送到每一个幼儿家长手中,指导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指南》让家长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入园之前,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按照《指南》的要求去做.比如在身心健康方面,《指南》指出:"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这些科学的方法对3岁以前的孩子同样有效.我学习了《指南》之后,就反思了自己平时不当的教育方法,明确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们就开始坚持不懈的“进餐教育”。首先,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孩子长到1周岁至1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多数家长往往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来个“包办代替”。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当下社会的每一位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岁起就开始报各种幼儿的辅导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本文就以幼儿学前教育为研究课题,系统进行阐述和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前教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许多国外幼儿发展专家和城市心理学家都认为,在高层公寓里生活,会给幼儿心理发展尤其是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设置障碍。幼儿自己出去,然后平安地回到父母身边,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了独立。2岁到7岁的孩子,正是要自己到“外部世界”玩的时...  相似文献   

9.
幼儿自尊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过程的。婴儿期,孩子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毫无主观意识,对父母唯命是从。到了三岁左右,幼儿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喜好、想法以及情绪。当父母所说的话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时,他就会加以拒绝。在这一时期,幼儿自尊心处于自我觉醒状态,幼儿的情绪尚未稳定,时自己的认识尚未清晰,想法也不一定正确。所以,此时应予以恰当的辅导,以培养其理想的自尊心。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客观出发,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两三岁是幼儿自尊心的萌芽期,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慢慢地要脱离父母而发展自己的个性,想成为独立的个体。这容易使父母产生“失落感”。此时,父母要调整自己的观念,不要凭主观想象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作一个完整的客体来尊重,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孩子就会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学到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理想的自尊心的基本条件,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0.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但是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却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起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家”。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  相似文献   

11.
幼教博览     
英国的餐桌教育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做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们就开始了有意无意的“餐桌教育”了。鼓励幼儿自己进食。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该积极鼓励。杜绝孩子偏食、挑食。英国家长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孩子营养的摄入,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不良的性格。3岁以上孩子如进餐时不慎弄脏了桌面,家长会叫其向旁人道歉,并要求孩子清理弄脏的桌面。英国家长认为,此举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习惯。另类…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张成贵 《山东教育》2002,(27):25-26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一种正当、积极的感情,也是积极进取、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有人把它誉为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如果孩子丧失了自尊心,接踵而来的就会是破罐子破摔,在这种心理背景上,就难以对其进行教育了,难怪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故而应当像爱护眼睛那样,保护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幼芽都是娇嫩的,幼儿的自尊心也是十分脆弱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扶植孩子的自尊心呢?一、不要强制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我们知道,儿童从3~4岁开始便不再是大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常表示“…  相似文献   

13.
超前幼儿教育可能影响大脑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岁儿童会背圆周率1000位、3岁幼儿能背唐诗300首、4岁孩子算术达到一年级水平……正当许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而沾沾自喜时 ,杭州大学和日本两所大学联合进行的对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调查表明 :过于超前的幼儿教育不见得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利 ,反而有可能影响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两国的专家分别对本国3 -7岁的幼儿进行了测查 ,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 ,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 ,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是日本孩子较强。参与此项调查的杭州大学儿…  相似文献   

14.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15.
张星 《教育艺术》2001,(6):9-10
在允许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 ,儿童无时不在游戏。事实上 ,游戏是儿童期的一种固有的和快乐的活动。《规程》明确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因为它能“促进生长 ,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去生长、发展 ,有助于孩子获得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 ,鼓励他们的兴趣 ,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价值。”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很大的生活空间 ,实际上许多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剥夺了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如何把游戏还给儿童 ,如何将游戏渗入教学与生活 ,让教学变成…  相似文献   

16.
杨枫 《早期教育》2006,(10):8-9
1.平面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4岁~6岁的幼儿喜欢水彩画,却常常因画不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画面而对绘画游戏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可以指导幼儿玩“偶然性水彩画游戏”。方法是:给幼儿一张大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或想象力用水彩随意涂抹,并对幼儿的用色稍加指导,如启发他们选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愉快”。当纸上涂满形状不同的各种颜色时,就会构成各式各样的“偶然性”画面。待“画”晾干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画面所表现的情绪,想象它们都像什么,再让孩子用黑色水彩或墨汁勾画出其轮廓,使这个游戏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孩子说普通话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尤其应注意一定要教孩子说普通话,从“妈”、“吃”开始,不能教方言,更不能自己随着孩子说“娃娃语”。只有这样,孩子讲的句子才准确完整。女儿出生后,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就用普通话和她讲话,女儿会说话时,发音清晰,吐字连贯,语言发展速度很快。二、教孩子看图书孩子会讲话了,家长就应开始教孩子看图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在女儿一岁半时我给她订了《婴儿画报》,画面简单,图大,颜色鲜艳,语句简单,很适合她读。在教孩子看图书的同时,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翻书,并教孩子爱惜图书,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不少家长觉得两三岁的孩子特别难管,以前很听话的孩子,现在却特别不听话,而且常常无理取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不通情理”,嘴里一说想干什么,就必须马上去做,不肯妥协、忍让和顺从。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小孩子要按照自己的主意做事情,是从2岁左右开始,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为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在这之前,孩子基本上没有自我意识。随着语言表达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与周围世界的接触日益广泛,自我意识也就逐渐地出现了,学会了用“我”、“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且懂得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某些要求。这个时期的孩子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非常突出。家长也“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回到家就要求写字、读书、做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幼儿的负担。 在幼儿教育中为什么会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呢?一是受一年级招生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一年级招生要看孩子会写多少字、识多少字、会做什么样的计算题;二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知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多写字、多识字、会做计算题,就认为教师的水平高、教得好,认为这样的幼儿园教学质量高,教出的幼儿聪明,为此千方百计让自己孩子进这类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幼儿三、四岁这一阶段,心理学上叫作“第一反抗期”。因为这时幼儿往往特别执拗任性,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不愿听父母的话,只是一味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稍不如意,就用哭闹来反抗。许多年轻父母为此大伤脑筋。“第一反抗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由活动,会操作许多物体,独立活动的意愿增长,不论干什么,都想自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