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宇宙大尺度运动交叉协调的一个重要成果及标志,就是构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可是,现代人类盲目的规模巨大的活动严重破坏了构成适宜人类生存环境的交叉协调机制和人类健康生存的大协调机能。各门相关学科已经在反思人类盲目活动的教训中,陆续认识到人类可持续健康生存应该遵循的一些协调规律。必须运用大协调学把这些知识衔接起来,进一步周全地探讨人类同自然与社会各方面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应用于改善人类的婚育、饮食、活动方式等各方面和生活用品设计与检测,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同生态环境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但是现代人类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不仅损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损毁了人类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近几十年来陆续爆发的新型病毒传染痛,实质上是寄生虫及病毒、痛茵进化能力同现代人类自我损毁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的较量。现代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活动方式以及婚育方式、殡葬方式等各方面,研究建立和完善大协调化的生存方式。必须展开人类及社会同自然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的研究。建立人类同自然大协调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知识结构,才能站在当代应有的知识高峰上,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人类的各种活动,探寻可持续生存的根本途径——走向大协调化的生存方式.应对各种生存挑战。必须对此展开多学科变叉协作的研究,进行周全的系统化的课题设计.研究怎样建立引导人类同自然大协调化的发展机制。这对提高整个人类的进化觉悟和可持续生存能力。引导研究和提高最终效益和经济更新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大协调学构建高效益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协调学(Macro-coordinationScience),是研究人类同自然与社会各环节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帮助人们扩大视野,在大尺度上认识和解决或预防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不协调的问题,是人类同自然宏观协调不可缺少的科学。大协调学涉及约140门文理工学科,主要的功能是为宏观决  相似文献   

4.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6,(6):F0002-F0002
人类同自然的协调能力亟待全球化的整体升级,这首先要求未来研究学科群大协调化的整体升级。本期“专家论坛”栏目刊登的大协调学家赵营波研究员的论文《未来研究学科群亟待大协调化的整体升级——必须足够地懂得未来才能理智地走向未来》,以全新的视野论述了时代对未来研究学科群的要求,研讨了未来研究学科群整体升级的途径和框架及其同相关学科的协作,提供了可操作的系统化的建议,还县体研究了中国未来研究与中国未来的紧密关联以及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5.
能否统筹解决环境污染等各种全球问题,决定全人类生死存亡。必须组织未来研究学科群为人类争取美好未来。社会主义最容易也最需要实行大协调,只有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完善为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社会主义未来发展三大阶段的时间表,取决于各种全球性不协调问题的逼迫和人们的努力程度。走向可持续全效益发展的轨道,会使人们更加热爱和向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思维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转变经济思维方式,才能转变经济计算方式和运作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淘汰过时的"现代化"观念及其指标体系,批驳"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假说,研究应用能引导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值"线性规划,计算宏观协调效益账和统计完整的GDP,才能创造真正造福于人民的财富。这就需要研究和推广大协调经济学,为建立大协调经济思维方式和大协调经济运作方式提供科学基础,帮助人们以全面协调争取真正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4,(4):F002-F002
科技规划是否符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能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化的支持,能否提高各门科学技术发展的整合效率,是检验当代科技规划的功能质量和水平的客观标准。本期“专家论坛”栏目,我们刊登了赵营波同志的文章《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宏观协调的科学基础——大协调学与整合科技发展规划》,作者指出,要实现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宏观协调,而研究人类同自然与社会各环节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及其应用的大协调学正是宏观协调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期的“二十一世纪之窗”栏目中,刊出了赵营波同志的“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一文。作者近年来研究的新方法论——“大协调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在本文中,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研究,指出现代各种全球性问题的交叉,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困境,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的不协调,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摆脱现代困境。人类必须进行交叉成因的综合预测,并建立台旨促使人、社会同自然界全方位协调的政治、经济、伦理机制,建立全球多方面大协调机制,才能最终走向美好的大协调时代。同时,本栏继续介绍21世纪的教育的新预测、新构想。程方乎同志的“21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文预测了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新技术将使下世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人类教育史掀开新的一页;刘西琳同志的“面向21世纪的技术教育”一文则预见教育的一个特殊门类——技术教育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阶段,并将出现广义化、科学化、终身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协调学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正在展开一场自我对抗的竞赛,即人类维护自己生态环境的能力,同人类毁坏自己生态环境能力的竞赛。比赛时间或许很短或许很长,完全取决于比赛的对抗程度和状况。胜负还未见分晓。值得提醒的是:必须从整体上协调各种维护生态环境的努力,提高整合效率;否则,即使是拯救地球的力量也可能会损害地球上人类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配舍与协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做好协调管理才能及时清楚问题和隐患,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从多角度考察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趋势 ,讨论了科学技术学以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和管理为基础学科构架的问题 ,以及需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科学技术史界和科学学界的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国家科研力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科研效率得到广泛关注,由此运用DEA方法对28所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选高校科研绩效良好。对弱DEA有效以及非DEA有效的高校从技术和规模上提出改进方法,并且从学校自身和外界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针对DEA本身的特点,运用交叉评价模型对相对DEA有效的高校进行评价,部分高校存在投入产出不平衡现象。通过运用DEA方法和交叉评价模型为各个高校认识其不足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模式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显露苗头,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文章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政府增加(准)公共物品供绘画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把它们归纳为三种模式,并在总结欧盟科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程学科在Web of Science分类中包括18个子类,各类中期刊与Web of Science其他类别存在较多交叉现象。本文提出学科交叉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方法,计算出学科间的相关性,对学科间的交叉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揭示工程学科的交叉性规律。研究发现:(1)学科交叉已是学科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2)工程学科内部子类之间虽然存在交叉,但交叉性不明显,仅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与其他学科交叉数量达到5个以上;(3)工程学科与能源燃料、电信、材料科学等学科具有较强交叉性;(4)与工程学科存在紧密联系的学科群主要有7个,分别为环境科学、细胞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物理、数学应用和公众健康学科群。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工程学科的发展以及推动科研整体水平提升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晓云  李本乾  沈建华 《软科学》2005,19(4):56-58,66
强调了跨文化管理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案例中,提炼出一些影响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要素;甄别了中外文化的认同点与分歧点,进而提出了中外文化融合区和中外文化冲突区的概念,并对此在坐标平面中进行了划分;在上海汽车工业4S跨文化管理框架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共同利益的跨文化管理模式;通过案例对上述跨文化管理模式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卓越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科学学思想是其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一部分。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对于中国科学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源于他的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他把握住技术科学的中介学科地位,演绎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而阐发了科学学产生的必然性。从率先在中国倡议“科学的科学”研究,到首先发表完整的科学学论文,表明钱学森是中国倡导和创建科学学的第一人。科学学属于社会科学,是科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居于技术科学中介层次,它以全部人类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包含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能力学和政治科学学三个分支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构成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全盟的科技资源通过分析、筛选、编辑、整理等手段,形成集采集、查询、汇总、统计分析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完成和推广应用,将全面提升锡盟科技部门的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文章主要对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科学与修辞之间经历了一次从二元对立到彼此融合的过程,但这融合过程并非完善,一系列方法论难题,特别是关于二者相互关联的机制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借用马尔切洛.佩拉的"科学的辩证法"观念,尝试性地提出了"科学的辩证模型",通过建构以"理由"为中心、以"争论场"为基础的新模型,以期对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并破解科学与修辞具体关联机制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沈律 《科学学研究》2003,21(2):205-209
通过对经济计量学一般均衡理论方法的引用 ,将科技创新度与市场价格进行类比 ,将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进行类比 ,将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进行类比 ,提出了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科学家 (工程师 )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之间在同一数学坐标系内必然存在一个交叉点 ,并形成一定的均衡状态。据此 ,从科学计量学上我们可以确定和评价科技成果创新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孙喜杰 《科学学研究》2012,30(6):813-819
 科技规模“指数增长”佯谬是科学学研究领域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篇论文通过对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的剖析,指出了“指数增长”佯谬主要缘于普赖斯对科技系统“投入”、“产出”的本末倒置以及对“科学比当今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发展更快”的不准确判断。在论证科技投入作为科技规模替代指标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科技经费增长情况的考察,论证了科技规模的增长规律本质上是科技与经济协调增长的规律,同时也讨论分析了这种“协调增长规律”的动力机制及其启示,即:如若不断加大的科技经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世界科技中心将会转移到经济增长率高、科技经费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