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沂  胡日东 《预测》2003,22(2):3-6
近年来我国城镇内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揭示出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国家的内需拉动政策。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增加城镇困难群体的收入,减少低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居民的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致使不同人民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也随之产生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距,缩小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建立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矛盾关于农民收入的问题;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张需求总量;加强法制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最终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资本扩张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由国家政策倾斜、农民就业不充分、城乡税负不均、农村教育落后、缺乏社会保障等原因造成的。鉴于这些原因,我国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就应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税收制度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胡晓芸 《科教文汇》2009,(2):220-220
住房问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廉租房制度是我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目前的廉租房制度,要从资金、房源、政府责任、法规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概述我市人社部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工作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必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的唯一法定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是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提低、扩中、控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低收入宏观数据及微观流动人口数据为例,立足于评估最低工资调整对劳动者"增收"和"保基本"的效果,旨在分析最低工资调整是否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对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的异质性差异如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基本能保障最底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并且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工资存在正向效应,且对于男性、30岁以下、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收入等组别的收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存在对收入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护政策安排是专门针对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其政策目标是为了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公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护政策主要归结为区域性和开发性扶贫政策、传统社会救助政策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社会保护政策的演进与转型中,可以得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旨在保护农最低收入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对原有的社会保护网的一种修补,是一项适宜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代际关系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渴望融入城市,但是作为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向城市融入的过程中也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整理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迁移过程中受收入、工作经历、社会保障因素影响,但是其中社会保障因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朱永甜  余劲 《资源科学》2021,43(10):2013-2025
在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未来扶贫工作重心的现实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采用2017年陕南3市1680份农户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Field分解法,探究了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基于反事实假设,未搬迁农户如果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其家庭总收入将增长2.56%。即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提高了农户家庭总收入,且收入增长呈现明显的非农驱动特征。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56%,其中低收入群体生计策略非农转型程度更高、收入增长幅度更大。③相比于扩大农业收入差距,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缩小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是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作用路径。未来需结合新时代背景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盘活迁出地的土地资源和稳就业作为搬迁后续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徐爱燕  刘天平  侯霞 《科技广场》2009,(12):103-10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及消费结构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西藏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对比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发现西藏城镇内需不足,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最后对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克服这两大阻碍因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了从2005-2015年的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中间效应的方法利用面板模型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途径。主要过程先是对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直接的研究,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研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社会保障角度下,从实证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虽然会增加财政支出的负担,但是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结果表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因此,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到各个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科学合理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开始加大.至目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很大,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该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及全社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学术文献的研究及对《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市场、政府以及行业间社会保障差异等诸多原因;对劳动供给、劳动力市场竞争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节作用,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4,(12)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其中在19911993年间和20001993年间和20002004年间的增长速度较快;低收入人群的不平等程度更大,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过慢、底部收入不平等状况比较严重;城乡因素和区域因素在居民收入中的作用明显,在2000年之后部门因素和教育程度在中高收入群体中的影响逐渐突出。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改革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应该实施积极的政策增加就业、强化税收的调节机制、从严从重打击非法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小强  周江华  仝允桓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64-1570
金字塔底层(BOP)战略认为占世界人口2/3的低收入群体内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企业以该群体为目标市场进行探索与开发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同时还能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或生产能力等方式达到缓解甚至消除贫困的效果,创造出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参与者角色、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特质,进而从市场、价值链、制度、文化与组织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类型与影响因素,力图改变对低收入群体的传统观点,为企业在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出发,重点阐述了社会保障调节乏力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中的表现,并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再分配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出发,重点阐述了社会保障调节乏力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中的表现,并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再分配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向华 《科教文汇》2007,(12Z):135-135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出发,重点阐述了社会保障调节乏力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中的表现,并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再分配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公租房保障对象的细分子群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公租房供给有效性评价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西安市公租房供给有效性进行评价。从供给有效性水平综合衡量来看,在本地户籍中低收入群体上有效性最高,在农村转移务工群体和外来经商群体上有效性适中,在城市间转移就业群体和新毕业大学生群体上有效性最低。从各指标维度来看,西安公租房供给在准入管理、社会保障、户型面积、周围交通及生活娱乐配套等具体指标维度方面存在群体细分差异,其中本地户籍收入群体在准入管理、交通及娱乐配套上评价较高,在户型面积及后期维护管理上评价较低;农业转移群体和外来经商群体在房屋整体功能上评价较高,在社会认同和保障方面评价较低;城市间转移就业群体和新毕业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上评价较高,在准入管理、交通及娱乐配套上评价较低。  相似文献   

20.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资源科学》2022,44(2):350-364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①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②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③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