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蒋介石真心主和、汪精卫利用了蒋介石的主和线索、汪精卫叛逃后蒋介石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汪精卫叛逃并非蒋介石精心设计的一个陷阱。  相似文献   

2.
陈立夫大半生纵横政坛,曾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教育部部长等要职。1950年8月3日,蒋介石下令陈立夫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台湾。因为陈氏兄弟的政治势力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威望。临行时,陈立夫还是礼貌地到蒋府与蒋介石辞别。蒋介石得知陈立夫前来,避而不见,让夫人宋美龄前去接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中山舰事件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重大步骤,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阴谋事件。一般史籍都称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汪精卫事前一无所知。但据当时和蒋介石朝夕相处的夫人陈洁如在其未出版的《自传》中回忆(载湖南人民版《蒋介石女婿传奇》),此事与汪精卫有关。在1925年3月之前,蒋介石与当时身为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  相似文献   

4.
太虚法师与蒋介石的关系,可分为1930年代以前太虚法师初识蒋介石、1930年代的太虚法师与蒋介石、1930年代以后的太虚法师与蒋介石几个阶段,透过全文,我们可以了解太虚法师与蒋介石的交往情形,进而窥知民国史上佛教与政治关系之一斑———“不即不离,相互裨益”的政教关系原则。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是与鸡公山文化相关联的重要人物。关于蒋介石与鸡公山的关系由于无人专门进行考证以致长期处于传说层面。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有关资料可以证实,1938年,蒋介石曾先后两次登临鸡公山。其中第2次到鸡公山,蒋介石在山上待了3天,并且是与夫人宋美龄同行的。蒋介石到鸡公山的目的有三:一是为避暑纳凉;二是为纾解郁闷的心情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三是为静心考虑大局及外交问题。根据《蒋介石日记》及有关资料,所谓蒋介石在鸡公山召开"中原会议"或军事会议之说,应属猜测。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集团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蒋介石则背道而驰。冯玉祥打算将西北作为根据地,大力联络西北地区人士,西北地区人士也积极靠拢冯玉祥。蒋介石认为是割据,也极力拉拢西北地区人士。几经争夺,有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与蒋介石同归失败。  相似文献   

7.
东方弧 《初中生》2011,(11):10-11
脚踢蒋介石,谁这么大胆?脚踢蒋介石,后果是否相当严重?脚踢蒋介石,时人如何评价?蒋介石曾被称为独夫民贼,杀人如麻,但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教授不但当面顶撞他,而且用脚踢了他。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位教授既没丢性命,也没丢饭碗。  相似文献   

8.
1927年2月份以来,蒋介石面临着国民党内空前的反蒋浪潮,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扣留军费,不发往时在南昌的总司令部,使蒋介石倍感军费吃紧。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蒋介石祭出奇招,邀请宋子文的母亲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秘密商谈,达成了蒋宋合作的初步意见。“九江密谈”成功地使蒋介石收到了宋子文发出的军费,且加速了蒋宋联姻的进程,是蒋介石与宋家关系进展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国内事务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置中共问题。由于中共拒不接受蒋介石提出的"溶共"方针,武力解决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其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又把制裁新四军问题作为其抗战成败的关键。史实表明,从1939年初到皖南事变爆发前,随着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日趋恶化,加上苏俄的对华援助被其利用,蒋介石国民党便逐渐制定并实施了限制、局部"剿灭"新四军与全歼皖南新四军军部的周密预案。皖南事变这样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斯诺的蒋介石观值得研究。他对蒋介石的看法恰好与当时在中国的美国人相反,美国反蒋时,他同情和期待蒋,美国人同情蒋介石时,他开始厌恶蒋。美国人支持蒋介石时,他呼吁抛弃蒋。本文对1928—1931年斯诺对蒋认识的转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前后陈独秀对蒋介石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种种罪恶阴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他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他不是去防止和准备抵抗蒋介石的进攻,“而是要工人武装纠察队和上海市民政府处处听从蒋介石的命令”.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反动性、危险性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他的错误并不在于对蒋介石没有认识,而在于他长期没有重视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意义,由于缺乏可靠的正规军为后盾,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他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对付蒋介石的措施.于是幻想借重汪精卫以限制蒋介石,也幻想以“表面”和蒋进行“缓和”,求得延缓和蒋介石公开冲突的时间.因此,他在这期间,一方面表现为对蒋介石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却没有摆脱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笔者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教正.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在台读毛泽东著作五十年代,在台北“介寿馆”蒋介石的办公案上,摆放着一本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毛泽东此书的千千万万读者中,蒋介石是最特殊且读了最有体会的一位读者。因为毛泽东此书所写的,就是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当年,蒋介石就翻...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一生举办过很多的军官训练团,以加强对军队和国民党军官的控制。蒋介石亲自主持的训练团主要有庐山军官训练团、峨眉军官训练团、中央训练团等。军官训练团是国民党蒋介石训练国民党军政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蒋介石对军官训练团的掌控主要包括:主持各种重要仪式、控制重要官职、灌输蒋氏思想。蒋介石通过这些方式对军官训练团进行掌控,使军官训练团更好地服从自己的意志,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史上蒋介石的三次下野,论者多认为是蒋介石玩弄的“以退为进”的把戏。本文从具体史料出发,认为新桂系与蒋介石存在着长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这种矛盾的焦点就是争夺最高统治权。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与新桂系势力的消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国民党革命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十分气愤。1935年她给蒋介石寄去一个邮包,里面装有一条裙子和赠蒋介石的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聘用洋人做顾问的基础上 ,蒋介石政权大量聘用外国顾问 ,为其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服务。顾问来自不同的国家 ,充斥国家政府的各个部门。外国顾问的在华活动 ,实际上是蒋介石政权与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的联系工具而已 ,对蒋介石政权的统治是否有利 ,是蒋介石政权聘外国顾问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历史事实剖析蒋介石对意识形态建构的态度,观察蒋介石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可知: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从来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也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之一,此问题也成为国民党在1949年最终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探讨蒋介石如何建构"蒋记"的三民主义,并探讨其意识形态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部分调整国家纪念日政策,在纪念日之期特别融入其他政治活动,蒋介石成为这些政治活动的主角。蒋介石还积极参与国家纪念日本身的纪念活动,将之作为"表演"的场地和舞台,凸显出其自身地位和权威。国家纪念日话语也参与了"蒋介石崇拜"的建构,随着全面抗战爆发,纪念日话语将蒋介石奉为"领袖"、"最高领袖"、"唯一领袖"。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通过国家纪念日政策调整、纪念活动、纪念话语等,与蒋介石本人形成互动,建构出"蒋介石崇拜"。  相似文献   

19.
作为蒋介石“私人参谋机构”的核心成员.王世杰极受蒋介石信任。据吴国桢回忆,蒋介石下野之后,一直随侍左右的主要是蒋经国、王世杰、吴国桢、黄少谷、张其昀、沈昌焕等。另据1949年11月6日司徒雷登与郑介民在华盛顿谈话的备忘录,郑介民告诉司徒雷登,现在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是这四个人,即王世杰、吴国桢、唐纵、黄少谷。  相似文献   

20.
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同蒋介石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两种政治、军事力量相互抗衡着。 蒋介石集团在国际上得到美帝国主义在财力上、物力上的大力支持。除了帮助蒋介石把军队送达前线,抢占全国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外,仅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至一九四六年八月期间,美国给蒋介石的武器、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