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专利侵权抗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2009年11月30日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是国内最早审理专利案件的法院,也是审理专利案件数量最多的法院,曾多次举办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讨会。一中院的法官为本次研讨会带来了他们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3):104-104
2008年6月3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以及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共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庭审活动,由中方和美方各自组成审判庭,对同一专利侵权案件作出裁决。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及约翰.马歇尔法学院兼职教授、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代庭长张广良和美国伊利诺伊北区联邦地区法院首席法官霍尔德曼分别担任中方和美方的庭审法官。  相似文献   

3.
法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中,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占相当的比例并且审理难度较大.鉴于知识产权侵权理论与传统的民事侵权理论有明显的差异,各地法院对法律的理解、适用以及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判定,又存有较大的差异,在这种前提下,需要司法实务界在总结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判例的基础上,探索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判定的规律,以指导司法实践.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普通民事侵权行为对比研究的前提下,结合审判实践,归纳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判定的共同规则.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2009年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575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162件,专利民事案件60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48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5、件,专利民事案件59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9年审理的专利案件不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涉及到较多的法律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审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形成了些新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一件专利无效案,在专利复审委员会由通信一处处长挂帅成立五人合议组审理,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由知识产权二庭庭长领衔成立五人合议庭审理,庭审现场一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这样的盛况,在我国专利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作者为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审查员和资深专利代理人,他们对此案的评述颇为精彩。  相似文献   

6.
漫谈调解     
<正>知识产权案件与其他民商事案件一样,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时都比较重视调解工作,积极贯彻最高院关于调解的工作部署,但由于知识产权案件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并不完全赞同调解,调解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2008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31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68件,专利民事案件143件。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韩国专利法院是亚洲首个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其采取以技术调查官、审理官为核心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民事、行政"二合一"审判模式,推动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专业化和标准的统一化,这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体系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实行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审判模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成立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审理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支持现有技术抗辩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支持现有技术抗辩案件比例增加、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涉及现有技术抗辩的比例较高、抵触申请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作为专利不侵权抗辩事由。该院在适用现有技术抗辩制度过程中,贯穿着效率原则。审理涉及现有技术抗辩的专利侵权案件,如果侵权行为不成立,则直接不审查现有技术抗辩是否成立;将被诉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如果被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同,则直接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成立。在司法政策学上,该统计结果反映进入诉讼的专利技术创造性不高,同时反映民事侵权诉讼对知识产权的高效保护和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因专利代理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时有发生,如何正确审理此类案件,不仅关系到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而且涉及专利代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通过对北京各级法院审理的29起专利代理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提出解决此类纠纷的路径,以期对司法实践及规范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