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法国败降对中国抗战的影响赵文亮,娄先革1940年6月法国的败降,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整个世界局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法国的败降对其抗日战争的影响无疑也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文天祥之死     
文天祥是个忠臣,他面对的却不是义帝,他被杀头是注定了的。文天祥兵败被俘,并在零丁洋上亲眼目睹元军在张弘范的指挥下最后歼灭宋朝水军的崖门大海战后,受尽折磨,仍不肯降元。对于如何处置他,元朝的统治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释放文天  相似文献   

3.
贝当政府败降后,戴高乐将军在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与独立。英国和美国对戴高乐持截然不同的政策。英国为战后自身的安全起见,积极支持戴高乐,而美国希望在战后称霸世界,要肢解法国,占领法国在北非、东南亚等地的殖民地,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法国存在,因而对戴高乐极为冷淡,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5月14日突破法国防线,越过马斯河,攻入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短时间内就—败涂地。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述如下: 第一,“二战”前的法国政府腐败反动,他们反共反人民,崇拜法西斯主义,是其迅速沦亡的最根本原因。1938年法西斯德国加快了侵略的步伐,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达拉第政府加紧了同希特勒的勾结。对国内的法西斯分子的活动不采取任何制止措施,反而害怕人民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血腥镇压工人群众及其革命的先锋队共产党。颁布解散一切共产党组织的法令。正象斯大林所讲的:“法国执政者由于害怕革命的怪影而放弃了抵抗,惊慌失措地把自己的祖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5.
二战期间,轴心国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全面进攻法国直到6月22日,法国败降。究其原因,法国政局动荡、经济的萎靡不振、军事思想的停滞和军备落后、民众的厌战情绪和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最终导致法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6.
谈到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但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评价镇南关大捷的作用,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7.
上期练习答案敦刻尔克利德尔—哈特著英国远征军在1940年得以逃脱,大半是由于希特勒本人干预的结果。当初德军坦克占领法国北部,切断英军同基地的联系,正要席卷敦刻尔克——当时所剩的可让英军逃生的最后一个港口,希特勒却禁止他们前进。当时,大部分英国远征军离开港口还有相当一段路  相似文献   

8.
“弩炮计划”是英国战时内阁在法国败降后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旨在消除法国舰队的潜在威胁。作为对法国单独停战的回应,该计划不仅是一个预防性的军事行动计划,同时也是英国政府在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决意单独对德作战的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决策过程实际上是英国在战与和的战略问题上进行抉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文天祥之死     
牧惠 《中文自修》2006,(7):27-28
文天祥兵败被俘,并在零丁洋上亲眼目睹元军在张弘范的指挥下最后歼灭宋朝水军的崖门大海战后,受尽折磨,仍不肯降元。对于如何处置他,元朝的统治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当道士,以利于收买民心。对此,降元的前宋丞相留梦炎坚决反对。他担心文天祥出去后“忽有妄作,我辈何以自解”?于是,经过忽必烈亲自劝降仍无效后,文天祥被送上了刑场。  相似文献   

10.
“弩炮计划”是英国战时内阁在法国败降后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旨在消除法国舰队的潜在威胁。作为对法国单独停战的回应,该计划不仅是一个预防性的军事行动计划,同时也是英国政府在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决意单独对德作战的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决策过程实际上是英国在战与和的战略问题上进行抉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1840年法国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军事角度选择了法军的指挥体系、战争部署、军事思想等几个层面,揭示法军战前和战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阐明了法军败降的主要军事原因。  相似文献   

12.
希特勒在法国海边停止装甲部队前进,使英国远征军得以从敦刻尔克逃脱。此举颇为蹊跷,令人难以理解。评论家们各种看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希特勒为人狡诈,办事不循常规。人们对他动机的推测,难免不受其欺骗。  相似文献   

13.
1936年3月7日,35000名德军公然开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对于这一赤裸裸的违反《凡尔赛条约》的挑衅行径,法国军事当局意听之任之,在军事实力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不敢使用《罗迦诺公约》予以武力干预的授权。由于法国军方的软弱无力“失去了遏制希特勒以避免一场大战的最后机会”,①导致了严重的恶果。史学家对法国军方在莱茵兰事件中的怯懦行径感到惋惜甚至嗤之以鼻。法国军事当权者如此缺乏常理的举动令人费解。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次大战的英雄究竟怎么了?义愤之余,我们有必要对莱茵兰事件中法国军方的言行作一些辨析。这里我认为需耍弄…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为何德国两次签署投降书⊙张孟银⊙1945年5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近郊签订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宣告垮台。事实上,就在这天之前的7日,在法国兰斯市,德军元帅约德尔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已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为什么会出现两次签约呢?一、...  相似文献   

15.
奇诗妙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后,希特勒又下 令大举进攻英国。在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巴黎,某日 《巴黎晚报》上刊出一首无名作者用德文写成的 诗: 让我们敬爱元首希特勒. 永恒英吉利是不配生存。 让我们诅咒那海外民族, 世上的纳粹惟一将水生。 我们要支持德国的元首, 海上的儿郎将断送远征。 惟我们应得公正的责罚, 胜利的荣光惟 字有份。 这首诗明是献给元首希特勒,但巴黎人知道 如何读懂这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对希特勒的憎恨, 也表达了作者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这首诗的另外一种读法 吗?(答案见本期…  相似文献   

16.
1940年6月,推行缓靖政策的法国沦亡,德国称霸整个欧洲大陆,骄横不可一世.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量都面临着重新构筑之局面.本文重点选取英美苏与德意日之间纵横捭阖的政治与外交的磨合与斗争,试评述因法国败降所带来的国际格局的重大转折与变化.  相似文献   

17.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重新驻军莱因兰,是对凡尔赛和约与洛迦诺公约的公开践踏,也是对法国的严重挑衅。法国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究竟是什么原因?人们通常归咎于法国政府软弱和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其实关键在于法国军界的态度。本文试图通过具体史实说明这一问题,并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探讨其对法国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一德国重占莱因兰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是走向1940年大溃败的转折点。丘吉尔写道:“如果法国政府真的动员的话,德国参谋部就肯定会迫使希特勒撤退进驻的军队。这对他的要求会起抑制作用,因而也许会给他的统治  相似文献   

18.
王留喜 《天中学刊》2003,18(3):96-97
中法战争前后,法国外交上是孤立的,国内形势复杂。中国清政府政治腐败,主和派得势,结果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相似文献   

19.
漫画说明:图①:中法战争中国大获全胜,迫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垮台。然而懦弱的清政府竞主动求和,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大肆出让主权,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相似文献   

20.
地空闪击战是指充分发挥装甲兵团高速机动能力、较强的火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配以空军飞机和装甲车辆协同作战,实施出其不意的密集突击,一举冲破敌人防线,迅速扩大战果,取得作战行动胜利的战斗。地空闪击的成功范例首推德国闪击法国。1939年波兰战役后,希特勒为实现其占领整个欧洲的野心,把目光投向了法国,打算占领法国后,以法国作为战略基地来彻底打垮英国。为实现闪击法国的目的,1939年10月中旬,希特勒下令德军统帅部制定入侵西欧计划,德军高级将领曼斯坦因将军为充分发挥装甲部队和战术空军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