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自主办学在西方被称为“大学自治”,在那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正式提出始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但由于当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局限和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决定》中有关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全面贯彻落实下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被再次提出。当年8月,国家教委首先向直属高等学校下放了十六项办学自主权,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主要负责同志明确指出:各省市自治区可参照十六项办学自主权向所属高…  相似文献   

2.
试论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和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协调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和高校自主办学这对矛盾进行探讨.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教育事业必须由政府和社会来组织管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以上级指示、国家的计划和中央的文件作为一些管理行为的依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中央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完全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教育。难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对教育组织系统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职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才能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充满活力,提高工作效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但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自主权。还只限于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后勤分离制等方面。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不大。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办学。是指学校不受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控制。根据法律和社会需要,独立地举办学校进行决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独立决定办学思想、办学目标、课程设置、人员的聘任和资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教育事业必须由政府和社会来组织管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以上级指示、国家的计划和中央的文件作为一些管理行为的依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中央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完全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教育,难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对教育组织系统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职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才能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柏士兴,闫凤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府依法行政框架下高校法律地位的界定、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内涵、高校自主办学背景下政府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等三个维度对高校自主办学与政府依法行政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理顺高校自主办学与政府依法行政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后,我国主要实行的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在管理体制上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教育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因此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即一切由国家统管,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学校,学校的人权、财权、专业设置权,课程开设权等,几乎都控制在政府主管部门手中;学校等上级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理论包括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论"以及托姆等人创立的突变论等.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质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成为超越自身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人类理解和把握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自组织这一概念英文为self-organization,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组织向高水平组织的演化过程.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普利高津接受比希歇尔对自组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自组织系统能够适应普遍的环境."①(P23)比希歇尔指出自组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其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的简单控制,而是在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自动地进行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9.
省级政府统筹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协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根正 《江苏高教》1995,(5):10-12,24
省级政府统筹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协调华南理工大学刘根正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高等学校投资的多样化,以及高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大适应性要求,使得我国近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形成为: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提出结合会计行业自律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逐步实现会计人员统管统派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法》自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政府不断转变对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同时相应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了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轨道。但是,高等学校要求政府进一步下放权力的呼声仍然很高。而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担心的是,学校办学权力扩大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制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与高校的自主办学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在依法治教中相统一。依法办事,既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制约,也是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包括对高校自主办学的规范。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归根…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高校必须自觉增强自主办学意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努力办出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华章》2013,(28)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全面应用,是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并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有效地建设构建基于行业自律管理为中心的会计信息化宏观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引导普通高校自主办学──我省开展普通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的作法和体会符宗胤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高教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数列全国第三,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一、监督和控制民办高校的质量 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有质量才有生源。在如何保证私立高校的质量问题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表现为私立高校在内部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对私立学校的质量评估上。在对私立高校质量监督和控制的具体操作上各国有不同的模式,但也有共同之处:一是私立高校必须接受政府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政府保证私立高校的自主性和公立院校一样受到公平对待;二是私立高校的质量评估吸收私立院校人员参与,包括内部的学生评估;三是由高等教育委员会、理事会和课程、鉴定、评估等专门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的政府对服务的理解相对全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西方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通常都上升到了服务的层面.政府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合理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自发地向着有利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应转变职能,尽可能地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以提高宏观管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调控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试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一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生,学校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客观地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特别是小学生,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使教育达到预期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给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逃避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政府如何把握好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学校宏观管理研究的课题数量已经超过微观教学研究,但研究质量较微观教学研究有较大差距,有的研究结论甚至不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经验性认识深刻。研究范式的不成熟是重要的原因。研究范式包括观察现象的范式和运用概念体系研究的范式。学校宏观管理现象,是关于调动教育资源过程的外部形态和联系,具有历时性、共时性、观察者不完全亲临性等特点,决定了对学校宏观管理现象的系统观察,要具备职务条件(或代职课题研究)、选择高级问题的观察角度以及需要“教育管理叙事”的不断积累。不同的概念体系,又决定了问题的抽象路径和研究范式。应当重视借助教育组织理论形成宏观教育问题的表述方式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