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青 《中学教育》2010,(8):42-45
人文情怀教育是教人学会做人,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它的核心价值是“真”、“善”、“关”,分别从哲学、伦理学、美学三个角度来阐释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教室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课程,对小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教室这一物理空间、学生参与教室环境布置产生的同学关系体验、师生关系体验、学生自我认识等方面把握教室环境布置对小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文情怀教育是教人学会做人,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它的核心价值是“真”、“善”、“关”,分别从哲学、伦理学、关学三个角度来阐释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教室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课程,对小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教室这一物理空间、学生参与教室环境布置产生的同学关系体验、师生关系体验、学生自我认识等方面把握教室环境布置对小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富民 《教师》2012,(6):19-19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建设班级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要创设温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室环境,教室要地面干净,课桌要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4.
<正>"人文情怀"包括两个层面:人文和情怀。"人文"指人文精神,是一种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精神;"情怀"是指一个人以某种情感为核心对待事物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那种"洋溢着人文情感的胸怀",是人文精神与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世界的最佳契合点。人文情怀是个人对真善美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李镇西对"人文情怀"有他自己独特的认知。他  相似文献   

5.
陈燕 《考试周刊》2009,(18):35-36
教育是陶冶人类精神的摇篮,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工具.更是使学生的情感境界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天的教育界,自觉地探讨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对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视逐渐演变成一股清新的活力。小学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小学生年纪小,其心灵和情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感知,逐步实现数学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怀教育,增强数学情感体验;从环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数学操作经验;从课堂教学情境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数学多元感受,从而促进小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仅从技术角度讨论《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不够的。深层次的物理实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去审视。要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技术脱离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大学物理实验学习的载体只能是人。大学物理实验教育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人文情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大学生在学习中.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要从哲学和社会的高度看待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9.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室的布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例外,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教室环境的布置,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布置教室,营造复习氛围 师生共同布置教室,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多彩的、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无疑是诱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的良好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在这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说英语、体验英语.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言知识,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关乎学生思想、行为与意识的形成,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人文素养是妥善处理人与社会、人与  相似文献   

12.
许丹 《文教资料》2013,(1):71-73
音乐课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但从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课的现状来看,部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欠缺,或者无法维持长久,本文从学生参与、合理评价和情感体验三个主要方面系统阐述了培养小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是我们学会与人交流,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广大小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们今后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写作中必须把人文情怀张扬出来,在实践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人文情怀一词在近年来频繁出现,人文情怀对人的素质需求体现作用越发重要。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需求重要性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为途径,探讨人文情怀培养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影响;阐释了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开展"五个一"工程,进行人文情怀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总要带领学生布置自己的教室,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具有教学功能的环境。然而,我们从某中学开展的“最佳教室”评比活动中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室布置得很不如人意。如,有的教室布置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学生那还有心听课;有的教室标语、挂图过多,内容面太广,主题不突出,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有的教室布置思想性不强,颇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色彩……布置教室也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具有很高的学问。那么究竟该如何布置自己的教室呢?一、要突出教育功能。教室环境的布置,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它除了要宣传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校风、校纪要求外,还必须以教育教学目的为前提,考虑教室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有其它工作不可代替的功能与作用,它不仅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整个身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下面是我校全面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点尝试: 一、优化环境,以形育人 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因而,学校环境的优化,对美育有重要意义。教室的布置、校园的绿化、教师的服装、举止、行为、习惯,如能  相似文献   

18.
孟超 《教育文汇》2016,(4):39-40
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储备知识、积淀人文底蕴、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和谐发展。但是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创设环境,满足学生的读书需要(一)教室设图书角。在我们每个教室后面的墙角,有个书柜,里面摆放着几百本图书,来源是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书带到这里存放或者捐献给  相似文献   

19.
班级环境布置,创设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营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形成一种人文氛围,对学生成长起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由此,班级的环境布置作用可见一般。由于立场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仅选择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一、“墙壁无空”与“留空”艺术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教室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传统的班级布置观有两种,一种倾向认为要充分利用墙壁的空间,让每一片墙壁都能“讲话”。比如曾经风行一时的手抄报热,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手抄报抄…  相似文献   

20.
连丽霞 《学周刊C版》2021,(16):161-162
情感是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生活环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特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发挥出语文学科中各种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