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号的<青年记者>曾以"传媒智库"为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我也写了一篇短文<专家学者是"花瓶"吗>,篇幅很短,意犹未尽.或许,通过这篇"非常周末"可以看出中国媒体的一线学者的工作状态乃至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1999年 ,中国曾经发生了两起在传媒界有影响的事件 ,一件是 :3月25日 ,湖南广播电视厅组建的湖南广电实业有限公司 (后更名为湖南电广传媒有限公司 )的“广电传媒”在深圳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传媒业第一家涉足资本运营的媒体。第二件是 :6月4日 ,成都商报社“借壳上市” ,所属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27.6%的股权 ,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此举传达出一个讯息 :中国媒体终于迈出了市场化、产业化的一步。市场经济奠定传媒产业基调早在40年前 ,一位名叫王中的教授 ,就曾提出过在当时看来“非常不合时宜”的观点 ,即…  相似文献   

3.
《非常周末》是江苏综艺频道的节目“旗舰”,在江苏妇孺皆知,迄今已播出十年逾500期,曾创造过42.6%的江苏综艺节目收视最高纪录、22.9%的最高平均收视纪录。南京地区曾出现过万人空巷,观众坐等家中,期待《非常周末》主持人上门的空前盛况。  相似文献   

4.
宫承波 《新闻界》2006,(4):116-117
媒体创意专业是应我国传媒事业发展要求,由中国传媒大学创办的一个新型专业。自2003年起开始招生,如今已有三届、近百名在校生。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和探索,经过数易其稿,如今,媒体创意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已经基本成型。如果说2003、2004级的教学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茫然性和  相似文献   

5.
杨春兰 《传媒》2008,(9):13-18
他们对这场奥运媒体战的解读,也许是把握奥运之中乃至奥运之后中国传媒业走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影响力、号召力。当报纸拥有了亲和力,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具有了吸引力。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8.
读贾植芳这本书,就像看一部老电影。书的封面昏黄斑驳,一个模糊的老人茕茕孑立,仿佛在尘埃中埋了一个世纪。一篇一篇读过去,你会发现,后面往往重复前面的内容,像不断地换着拷贝,电影也不断地追述回放。这本书,就是一个纪录片,从前到后是一个老人絮絮叨叨的独白,没有人打断或者提醒,也少有人认真去听。  相似文献   

9.
在以稳定的市场需求、明确划分的地域市场以及明确的竞争对手为特征的世界中,竞争是一场“位置之战”,市场定位战略并因之成为中国传媒业屡试不爽的营运利器:率先进入某个界定清晰的细分市场则可轻松获得竞争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足够恰当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专业报纸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生 《青年记者》2006,(11):43-44
现在,新闻媒体和新闻人最缺乏什么?耐心!不知何时起,大家普遍都缺了“耐心”,都不“安心”了,都不耐烦起来。这种状态,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也体现在媒体经营中。具体表现,大家静心想想会想到很多,看看本期“新闻观察”的文章也会有很多启发。或许,谁也不想这么过,太累,时不时还遭人骂。导致如此的原因,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现实”、“环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可是,这“江湖”,自古以来,就有正邪道魔之分,就有不信邪、不怕邪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有秉持真性情、不与流俗为伍的“高人”。“英雄”、“高人”,揭去武侠小说给他们罩上的神秘面纱,他们的“绝招”就仨字——“主心骨”。  相似文献   

11.
在以稳定的市场需求、明确划分的地域市场以及明确的竞争对手为特征的世界中,竞争是一场"位置之战",市场定位战略并因之成为中国传媒业屡试不爽的营运利器:率先进入某个界定清晰的细分市场则可轻松获得竞争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足够恰当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喻国明 《新闻窗》2005,(4):12-13
困境。对于中国传媒业的现实困境和出路,我们讲困境是比较容易的,而讲出路则是比较高难度的动作,事实上谁对这样的出路都没有确定的把握,我们只能说一些原则性的、探索性的思路或者感觉而巳。今天我们对媒体现实困境中有差异的、具体个别的困境不谈,仅从普遍的、共性的现象来说,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春敏 《传媒》2008,(10):55
在中国传媒市场进入分众化的时代,小众杂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仅仅依靠广告和发行这两条“大众路线”能否成功?小众杂志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在哪里?这些问题关乎小众杂志的生死存亡,也是中国期刊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读贾植芳这本书,就像看一部老电影。书的封面昏黄斑驳,一个模糊的老人茕茕孑立,仿佛在尘埃中埋了一个世纪。一篇一篇读过去,你会发现,后面往往重复前面的内容,像不断地换着拷贝,电影也不断地追述回放。这本书,就是一个纪录片,从前到后是一个老人絮絮叨叨的独白,没有人打断或者提醒,也少有人认  相似文献   

15.
邵薇 《军事记者》2009,(12):11-12
回想2007年,学者喻国明的一段话言犹在耳:“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所谓关键。就是说,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的岔路口,‘向左是地狱,向右是天堂。’”  相似文献   

16.
易文翔 《传媒》2009,(2):68-69
当今世界,时尚之风席卷全球。作为时尚影响大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具有品牌效应的媒体更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时尚的选择和消费,《周末画报》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陆小华 《传媒观察》2014,(10):10-11
正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发起的这次"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融合的样本。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特点和意义。一、"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五个特点:第一,作为活动主办地的主流媒体,你们组成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大型新闻活动,以跨越地域、国别、跨越媒体形态的媒体联盟形式来报道青奥会,这一策划本身就和国际奥委会想通过  相似文献   

18.
当传统报纸媒体面对互联网的急速发展,面对"白热化"的媒体竞争,面对读者观念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其压力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作为地方党报的周末刊更甚。在如此严峻的媒介环境下,地方党报周末刊曾经的“风光”早已不再,其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多年来我与多家媒体记者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把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服务于社会现实的言论。是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学者价值最大化方面,做了学者自身不能做的事情。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媒体和记者,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下半年,上海报纸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日报的周末刊,以《星期日新闻晨报》和《东方早报》的周五刊最为典型。西方俗称“星期天报纸”,它不同于一般的周报,是日报的一种延伸,与周一至周五的平日版相比,是读者阅读时的情境不同,即休息日和工作日的区别,由此带来了报纸内容和功能的差异。上海报业的这一变化耐人寻味。星期天报纸为西方报业首创。在改革背景之下,中国报业获得空前繁荣之时,一些报纸也曾经作过类似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传统的主流报纸《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都曾出版周末特刊,但在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后相继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