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己知和未知之间的一系列的联想  相似文献   

2.
比较法解题     
有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在学习上运用比较,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思维,并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所谓比较法是在找到两种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找到它们的相似规律或显示差异的方法,通过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把握其本质属性,使知识深化、活化.比较的过程就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它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类比,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特征进行比较、对照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与分类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利用类比方法可以简化对相似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发现,推广某些性质,它是获得发现或发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联想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以已掌握的知识、方法为基础,有依据、有目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是产生奇思妙想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已知和未知间的一系列的联想过程。这种联想往往是缺少逻辑依据,没有清晰推理的。在解题时,通过仔细的观  相似文献   

6.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7.
对比法是人们通过比较事物的异同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对比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对比的  相似文献   

8.
少儿学习美术存在着三个思维层次:感知思维、一般创意思维和高级创意思维.感知思维也叫直觉思维,是一种非理性的潜意识状态下的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凭直觉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思维.一般创意思维是在感知思维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改进、创新、想象的思维.高级创意思维是一般创意思维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它打破了人们常见的思维和视觉审美习惯,是一种跳跃式思维.它是在严格的秩序中寻找到分散的、游离的、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合成为一种更为宽广、深远、宏大、明确的时空意念.通过事物在运动中相互转化与结合升起一个意境,凝练一个喻体,辐射一种信息.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通过对照确定其异同,从而区分与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概括法”是从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其本质属性,通过迁移形成关于此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思维方法。“比较和概括”既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一、在物理实验中培养“比较和概括”能力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就是用所规定的标准长度(长度单位)与被测的长度进行比较,看被测长度是标准长度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从而得出被测长度的具体数值。在这里要使学生了解到,从标准长度(长度单位)的确定,到用标准长度去量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能够把一事物与它事物的某些共同点,联系起来思维。解一步,看两步,想到第三步,多方探求答案,有助于思维的发散。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应用题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迅速、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对应用题的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复习中,对比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对比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地理知识系统化,同时也是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共性和个性认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积累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分析能力的培养分析是一种思维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对同类历史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比较思维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都是通过对一些事物与另一些事物的同异比较而实现的。没有这种比较就不能认识任何事物。通过比较,人们把杂乱的感性材料分门别类,区分其真假、精粗、彼此、表里,这样就为认识事物中的稳定联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的基础。 分析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任何事物均由部分组成,具有可分析性。这是分析的基础。一个数学对象的整体性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首创精神的高层次的心理反映。有人说:创造性思维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有创见的思索。有人说:是指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有人说是:一种善于提出同传统的或流行的观点不同的见解的思维。这些定义,有的虽然在定义法上还欠妥当,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肯定创造性思维是反映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的,是反映事物自身的发展进程和规律的。这样,它  相似文献   

19.
归纳法这一逻辑思维方法,既是科学认识方法,也是说明方法.归纳法的这两种职能,在说明文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被广泛运用的.归纳法是从个别性认识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说明文不论解说事物还是剖析事理,也常常是从个别性认识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由于二者的思维过程一致,归纳法在说明文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因而掌握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对说明文的写作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归纳法主要包括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求因果联系法以及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下定义等逻辑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并且是在比较法的基础上综合在一起运用的.比较法作为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在综合运用中往往是其它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多半是从区别事物开始的.要区别事物,就要比较,在比较中识同和辩异.说明文在运用归纳法解说事物特征、剖析事理时,往往也要从区别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异同开始.因而比较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在说明文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说明文用到了这种思维方法.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说明文来阐述比较与下定义、分类、简单枚举法、因果联系法综合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活动中的运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