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师说》第二段以对比方法反复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之后,点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相似文献   

2.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对《师说》中"其可怪也欤"句末的"欤"如此注释,"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既然"欤"表示感叹语气,那么全句当为感叹句。作为感叹句,"其可怪也欤"只能这么翻译,"那些情况真是让人奇怪啊"。可是多次教授《师说》,总  相似文献   

4.
小语第七册(人教版)第4课《加了一句话》最后一句“:这位盲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产生同情心呢!”对于这句话,有的学生甚至很多老师认为是感叹句,有的则认为是反问句。是反问句还是感叹句,首先要明确定义。感叹句是表示赞美、惊讶、愤怒、恐惧等感情的句子,句末常用感叹号;反问句又称反诘句,是疑问句的一种,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把答案寓于问话中并加以强调,激发对方从问话中思考出答案的句式。感叹句和反问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并不否定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反问句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当一个句子通过反问强调不足以…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师说》中的"其可怪也欤!"的"其",教材中没有给出注释,而在人教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真是令人奇怪啊!"显然,《教师教学用书》是把"其"处理为与句末语气助词配合使用的语气副词。有的则把"其可怪也欤!"的"其"都讲成为"岂、难道"的语气副词。此外,更多的资料对此"其"字避而不谈。  相似文献   

6.
笔者多次讲授巴金的《灯》,在惊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时,常常被一个问句所困惑,现提出来向同仁求教。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对于带点的这个句子是不是反问句,在一部分同学中曾发生过争论:有的认为是反问句;有的认为不是反问句,因为它的末尾用的是“!”。  相似文献   

8.
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儿。今朝依旧,我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围坐着,静静地读书。读着读着,曹鑫忽然说:"李老师,这书上有个错字,我改了。"我疑惑地抬起头,半信半疑。他今天读的这本《儿童文学:猫王》可是我特意买回的正版书,怎么可能有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5课选用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水经注·江水》节选)一文,文中“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句中“怪柏”一词应为“柽柏”。  相似文献   

10.
对于《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一句,教材对欤的注释以及众多参考书对其可怪也欤的翻译,都值得商榷。对欤的准确理解,要放到全篇语境中考查。依据全文的逻辑,欤在句中表示反问,其可怪也欤!一句应译为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修辞性问句的反问句,应该具有三个特点:(1)说话者(或作者)无疑而问,答案已包含在问句中。(2)语气比陈述句强烈。(3)它只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一是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以上三点,尽管存在不同的具体表述方式,修辞学界所持的看法却并无二致。问题出在具体判别  相似文献   

12.
汪刚 《文教资料》2013,(14):51-52
作者试图通过揣摩《品质》的结尾并在平淡而朴素的字里行间细品文本,对比分析小说主人公格斯拉的年轻同行与"我"对格斯拉的不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难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被人们广泛地运用着。一般语境下,它被用来表反问,加强肯定语气,明确观点。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难道”还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试做以下比较分析。通常情况下,“难道……”问句作用有二。其一,表反问语气。反问是无疑而问,故意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不做回答,而将答案寓于问句之中,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其二,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这类问句,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讲讲实事求是》一课有这样一段文字: 同志们请想一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呢?这种根本观点有没有过时,会不会过时呢?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教参》认为:“在前面生动、丰富的事例及雄辩有力地论证的基础上,本段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肯定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副词“难道”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一般认为“难道X?”都是反问句,“难道”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句未有时用“不成”等语气助词与之呼应。我们举几个明清时的例子。①他若见你,便起身来走了归去,难道我扯住他不成?(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②难道你守着这件东西哭会子就好了不成?(曹雪芹:《红楼梦》)③姐姐坐不得车,难道我又坐得车吗?  相似文献   

16.
妈妈心血来潮决定去做个新发型,换个形象,我作业写完了,正无所事事,就陪她同行。我们来到蛇口比较有名的羽壹发型屋,妈妈先向发型师咨询什么发型好看。发型师CK自信又带点专横地说:"要我做头发,必须由我拿主意。"妈妈见他自信满满,就同意了。于是CK要妈妈到旁边去洗头。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两句。从这段话的内在结构层次、思维逻辑和声韵语气等角度来分析,应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含义是:使其所做的事情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使其做事情颠倒错乱一团糟。且"身行"一词,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河西学院学报》2017,(6):28-34
梳理古代典籍对月氏的记载,可以看到,在先秦典籍中,对月氏情况的记载非常简略,汉文帝时期,汉廷在与匈奴的交往中得知,在匈奴的西边有一个民族叫月氏,史官将月氏的名称记作"月氏"而不是"肉氏",说明"月氏"之"月"当读"月"而不读"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只给月氏中的"氏"注音而不给"月"注音,说明在两汉至唐,月氏中"月"的读音本不成问题。经刘向、刘歆校订流传于世的《逸周书》、《山海经》中,月氏写作"月氏"、"月支",说明月氏中的"月"不是"肉"的误写。宋代以后的典籍,如《金壶字考》、《太平寰宇记》等典籍将月氏的读音注为"肉支"缺乏根据,今人"月氏"读"肉支"的理由不能成立,仅是一种猜测。  相似文献   

19.
汤玫英老师在《表示开端的几个词》(载《语文知识》1995年第5期)中说:“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专用来指人,不能指物……”对此说,笔者不敢苟同。查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知“鼻祖”共有三个义项:①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如:“黄帝者,汉族的鼻祖也。”(清·秋瑾《黄帝纪元大事表》)②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如:“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③比喻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如:“五言在汉,遂为鼻祖。”(明·陆时雍《诗镜总  相似文献   

20.
“李老师,我的手表丢了。“”李老师,我的钢笔不见了。“”李老师,我的钢笔也不见了。”星期六上午刚刚做完课间操回到办公室便有几位同学涌进来大声报告。“嗡”的一声,我的头猛得涨起来。我知道,这个学期最棘手、最头疼的事又一次出现了,这已经是我们班第三次出现同样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