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儆是南宁新安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社会政治学说包括“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法久必弊、弊极必革”的变革主张、地方政治中的“三害论”和以吏治为核心的“治民理财”观等内容。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具有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两大鲜明的特点。而这两大特点的形成,与新安学派的学术环境以及吴氏的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吴儆是南宋时期新安的著名理学家,与张栻、陈亮、陈傅良、吕祖谦、朱熹等时公名流都有密切交往,在这种广泛的交游中,其理学思想兼收并蓄,形成了学宗程朱而又兼取事功之学的总体风格,对新安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吴儆是南宋时期新安的著名理学家,与张栻、陈亮、陈傅良、吕祖谦、朱熹等时公名流都有密切交往,在这种广泛的交游中,其理学思想兼收并蓄,形成了学宗程朱而又兼取事功之学的总体风格,对新安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新安理学家程洵是朱子赏识的弟子之一。程洵对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朱子对其指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朱子的影响下,程洵成为新安理学大家之一,以至于“凡登程洵之门如出文公之门”。  相似文献   

5.
元代新安理学家陈栎治学唯"朱"是归,治经以《尚书》为重;本之于《大学》的修养论;博洽群经、网络百氏,为新安学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后世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和会朱陆”,而学术研究的重心则在《春秋》的探讨。赵深研《春秋》的原因,一是新安理学重视《春秋》研究传统的影响,二是基于自身对《春秋》重要性及其研究价值的认识,三是因资中学者黄泽的引导。在对历史上研究《春秋》诸家中肯评判的基础上,赵提出了求索《春秋》“笔削之旨”的根本方法是“属辞比事法”,并指出具体研究途径是先考鲁史之法,再求圣人之法。坚持“三传”并重的原则、据传求经,由考证而索经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研究与著述并举乃是赵《春秋》研究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家学传统是在新安理学家中普遍具有的一种学术文化现象,新安理学家的家学传承方式多样;传承内容多为朱子“论定”之经学;其家学传统对新安理学和徽州社会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新安理学家程先、程永奇父子是朱子的及门弟子.程先以古稀之年从朱子学.程先排佛老,反对方士盗用儒家学说招摇惑众;重视儒家丧葬之礼,认为这关系到后世为人子者知慎终之义的问题.程永奇著述甚丰.其人性学说坚持孟子性善说,恪守程、朱关于人性二分法,论述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辩证关系,为丰富儒家人性学说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列宁过渡时期学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和理论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我党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围绕三者之间的关系,近二十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极为丰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演变过程,揭示了其思维方式上的科学辩证性,尤其论证了它在各级党、政与企、事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活动中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论题。社会公平本质上是一种平衡关系,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引导机制,同时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对现实有一种理想统摄。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公平存在的基础,可以发现这一客观基础在于人类保全生命、解决冲突、协调利益的需要,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公平是人的不懈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人的未定化则为这种追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纷纷引入,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灌输的传授方式,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课题式教学力图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以课题研究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政治稳定,经济稳定与社会稳定三者思想基础相同,即均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但内容各不相同,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Almost 40 years ago, a book appeared by J.S. Brubacher entitled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we have neither its successor nor a sense as to what such a book might contain. The argument here is that we currently lack a recognised subfield of study that might be termed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begin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by assembling the main planks of such a field, and identifying broadly the kinds of resources that might be brought together. A particular approach is argued for that builds from a recognition of the university both as institution and as idea. This approach would understand both that the university possesses a social ontology and that the university is accompanied by a widening conceptual hinterland. An undue pessimism is noted, such that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is sometimes seen as being subject to overwhelming global forces, which underplays the university’s potential as an ag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adequat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would seek to widen the conceptual landscape by identifying universal and imaginative concepts that can assist not merely in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ity or in defending the university but in changing it.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强调在政治发展中维护政治稳定,将政治发展、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设计了一套政治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义”考     
“经义”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经义与选举制度的变革和学术风习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北宋熙宁贡举改革中,王安石利用经义作为统一士大夫思想的工具,对北宋后期的学风和士风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古代文体史上,宋代经义文是明清八股文的雏形,它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八股文的一些特征。考察宋代以前经义与选举制度的结合情况、经义在北宋科举改革中演变和成形、传世宋代经义文体的形态和以经义试进士对北宋后期学风、士风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大体明了经义的流变轨迹,以及它与选举制度和学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Women’s Campaign School (WCS) is a non-partisan, non-formal three-day educational programme held annually in Vancouver, to empower and inspire women to enter politics and as a means towards socio-political change. Our findings show the WCS provides excellent pract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and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opportunity that is highly valued by women. However, few felt the lens was feminist and it did little to challenge ingrained gendered social conditioning. We trace dominant discourses of neutrality, anti-feminism, and heteronormativity and discuss the impact these have on creating an emancipatory feminist educational practice for women’s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相似文献   

19.
对于明代作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研究,刘修业是实际上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和影响独步海内外,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在当下《西游记》学术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更应对刘修业作公正、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