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对一系列危机的反思,生态化思潮逐渐席卷全球。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并存成了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羁绊。以“生态化”来观照高等教育资源,促使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更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将成为维护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2.
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化理念运用于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良性循环的客观反映,是化解高等教育各种危机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理顺高等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化;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是践行教育生态化理念的必然要求。以教育生态化理念观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统筹民办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实现教育结构生态化;民办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教育环境生态化;遵循教育与市场规律,实现发展目标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讨论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开展了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学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对策和高等教育文化资源生态化培植对策。  相似文献   

5.
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存在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的两种制度安排,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生成的制度环境导致了私立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命运.国际经验表明,在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政府都会有从"排斥"到"不得已接受"再到"接受乃至完全接受"的过程.一般来说,"排斥"主要表现在精英教育阶段."不得已接受"主要表现在大众化起步阶段,"接受乃至完全接受"主要表现在后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属于国家主导型的多数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已经或正在遵循着这个规律.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层次制度环境的改善问题;而且,今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我国政府若能够遵循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早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再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就能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两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部分,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在我国由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及目标脱节、教学和管理模式不一致,且这两个教育阶段缺乏互动致使我国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畅。日本"高大协同"衔接模式为我国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65-67
正对于智慧校园的构建,最现实和可行的是采用"裹粽子"的方式,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层层叠加、精心修补。步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总体来看,我国的"数字校园"建设大概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简单的资源"数字化"。大量文字和数字资源上网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二个阶段,业务工作的"流程化"。在此阶段中教务系统、办公系统等各类业务工作系统开始出现,传统的部门工作开始转向网络流程;第三个阶段,业务数据的"共享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生态化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利益均衡的状态。《高等教育生态论》提供了一个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运行的崭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并解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生态化。在当下高等教育语境中,生态化的发展趋向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走向平衡的过程,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政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断调整与改革.60年以来,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即:高等教育条块分级管理格局的"初步形成"阶段;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悲惨遭遇"与"调整恢复"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五大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全方位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深化发展"阶段;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深刻变革"阶段.通过追溯和研析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历史,以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李洁 《中国教师》2013,(Z1):70-71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定义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意味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成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之所以提出"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外延也就是外在的形式,却忽视了内在的需求,结果造成"硬件硬了,软件却软了,学校美观了,教学质量却下来了"。而所谓教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生态学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末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一系列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也日渐突出。高教资源浪费现象主要有人力资源浪费和物质资源浪费两个方面。从生态学角度看,高等教育资源浪费将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低效率和质量低劣。因此,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物力和人力资源生态承载力,维护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完成了"大众化"的任务,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建设"。由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本身的特征和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各个高校在内涵建设上应该秉持"差异性"原则,根据自己的实力、传统、特征和国家高等教育的大格局确定自己的大学理念、科研理念和教学理念,以促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分布均匀、符合实际的和谐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企业生态化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增长模式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民营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研究,剖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民营企业生态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民营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大幅度扩招以来,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历史性地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规模和速度的急剧发展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现象,并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及转型三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多种资源、多种环境、多方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高等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尚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适时地推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仅是做好申报、评选,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猛增,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制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论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影响与制约的关系,探讨了教育生态视角下的这四者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招生人数,"211"、"985"工程学校数,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此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文章通过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呈多中心结构分布,主要可分为国家高等教育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次中心、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省域高等教育中心和地方高等教育中心五个等级;在样本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向西南、西北地区扩散,其中高等教育主体性资源主要向西南地区的省域及以上中心城市扩散,成果资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向西南、西北地区的国家次中心城市扩散,品牌资源空间差异变化较小,路径依赖特征明显;此外,东北、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格局仍处于初级的中心城市极化阶段,要素的外溢效应不明显,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体系尚未形成,属于典型的"寡头型"集聚方式。  相似文献   

20.
邢娟 《早期教育》2014,(3):54-56
长期以来,幼儿园儿童诗教学存在生态化缺失,教师对儿童诗内容的选择忽视了"儿童的存在",对儿童诗内涵的把握缺乏"深入浅出",对儿童诗教学方法的提炼难见"扎实灵动"。我们应着力构建幼儿园儿童诗生态化教学,从评价方式生态化、课程资源生态化、实施策略生态化、艺术融合生态化等维度优化儿童诗教学活动,使儿童诗教学更具全面性、人文性和情感性,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