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联的建设模式表现在经济方面主要是管理体制上的高度集中和经济发展方针上的一重二轻。我国对前苏联模式的突破,是以毛泽东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为起点的。讲话以前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不同于前苏联的新思想和新方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重要思想,它紧紧地围绕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找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主题而展开;其中充满活跃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普遍的、长远的价值,是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国后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从十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需要处理的问题,指出正确处理这十个方面的关系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以全局性的视角,通过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所涉及的十大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充分论证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具有交互、均衡、系统、多元等特性的经济生态思想。认定这一经济系统的建构,须有一种复杂系统的思维,以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须始终如一地将经济增长置于各种制约关系的合理平衡之上。  相似文献   

5.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50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大关系的思想原则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6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讨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征  张明霞 《培训与研究》2006,23(11):36-37
《论十大关系》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积极探索。具体体现在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途径,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价值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和谐”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步探索的成果。重温《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提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现和处理各类矛盾;必须紧紧抓住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协调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金才 《历史学习》2006,(12):33-33
八大召开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新中国成立6年多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次调查研究的序幕是刘少奇拉开的。1955年12月7日至1956年3月9日,刘少奇先后约请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37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汇报、座谈,内容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财政、金融、文化、体育、卫生和国民经济计划等各个方面。1956年5月28日,他又听取了新华通讯社和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的汇报。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少奇除了参加外事活动和出席中央有关会议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座谈会。一般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议,它从拔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具体实践上的纠偏到逐步形成新的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亟须关注"语文课程目标坚守和修正""语文和人文""语言与文学""文言与白话""话语内容与话语形式""引导与对话""语感与语识""课内与课外""课标与考纲""教师教学生与教自己"这十对关系。期待出现多元观点的争鸣与碰撞,以推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宪政实践的创新发展时期。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回归“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地位和建设“权威体制”,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承认私营经济,把“邓小平理论”和“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正是经过这四个阶段对宪政实践路径的探索,才使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自由,才使中国政府一步步成为民主法治的政府,才使中国政治一步步成为以法理为合法性基础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起因于我党已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走自己的路,并非浸无目的盲干。这些改革的中心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方向是明确的,对于搞活经济也起到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未真正认识到原有体制的症结所在,因而不可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深远影响有过系统论述,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真正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强调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科学进军”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把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于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此,确定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即“向科学进军”的战略,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整个国家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回眸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无一不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80年的辉煌路程紧密相连,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探索中最富有成果的时代,可以说,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孔昭绶出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期间,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大力推行自动、自治相结合的民主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就,培养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大批杰出人才,开创了一师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在大力提倡教育家办学的今天,重温他的教育改革实践,挖掘他的教育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20年来已越来越暴露出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的“拦路虎”,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的制约性、排拒性表现为:“重农抑商”对市场经济的排拒,“崇尚中庸”对竞争的排拒,“文化中心主义”对开放的排拒,“泛道德论”对改革的排拒,“官本位”对科学、民主、法治的排拒,“崇古忽今‘对创新的排拒。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贡献。文章着重指出,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但他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历获得的积极理论成果和严重失误教训,都为后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