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自然社会中物质发展、有机进化过程中的最卓越成功.只有人才具有认识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的人,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就不能单凭自己想当然地设计我们的教学.如果毫不考虑学生的天性与作为自然界产物的人所特有的认识规律,那么可想而知,结果一定不会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所期待的.教育要适应学生天性的发展、顺应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设计说明]《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单元导读指出所选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必修二的“表达交流”部分设计了《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的内容,并在其“话题探讨”中指出“人类对于自然,也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天然的依赖,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得物质的满足,还要从中得到精神的慰藉”,“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的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相似文献   

3.
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要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肯定科技术是生产力就要对生产力的科学含义有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过程是什么?首先,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力诸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过程和非劳动过程的统一.而非劳动过程又包括劳(?)休止过程、自然作用过程和生产资料储备过程.可见,研究生产力不仅要研究劳动过程而且要研究非劳动过程.其次,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断了生产力过程还在继续进行.生产力还在发挥作用,比如,农民播种后中断了劳动,种子却在发芽生根长叶.就是说,生产过程并没有中断.可见,生产力的作用,既包括劳动过程,又包括非劳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是行为?“行为”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行为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能动的、自觉的活动.这是因为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即使是人的非本质方面的自然属性也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所以对人类行为的认识,要从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5页)也就是说,人类行为受意识支配,是意识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语言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到形成后的人,自然声音发展到了符号声音,符号声音作为一种符号表达是与人的精神意识内容相联系的,它含有一定意义、是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符号声音区别于自然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也是符号声音的价值所在,形成后的人的符号声音使声音获得了空前的价值和地位。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要跨越两大障碍,一是发音器官的发展和变化,二是声音由"自然表达"发展到"符号表达",即一定的声音与一定的意义相对应,这也是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此文的重点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均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应相互借鉴、融合在不同层面上完成不同的任务,实现特定的目标.咨询不能为咨询而咨询,在咨询过程中或一定阶段要自然溶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也要改变过去简单划一的模式,积极吸收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结合心理咨询,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学审美主体意识的历史进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与自然的对立中获得原初的自我概念.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和自然成为矛盾体既同一又对立的双方.人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通过劳动生产使自然人化.同时.人也改造了自己的生理心理,发展类的属性.获得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劳动创造人”,正由此出发.“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说明.”可以说.人类的主体意识最早  相似文献   

9.
求知的过程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知识本身就是学习兴趣的源泉.日本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知识.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土壤中,因此,知识是兴趣的媒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知识会为人拨开弥漫于事物表面的迷雾,使人认清隐藏在奇异现象背后的更加奇丽的东西.兴趣之所以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自然结果.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119-121
<正>人究竟是全部,还是自然小小的一部分?这是教育必须思考也必须回答的命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去理解:"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自然里,自然也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教育应遵循生命的法则当教育远离自然,远离生命开始的地方,就会产生若干问题。生命最强的树一定是生长在自然中,一定不在花园,更不在花盆里。  相似文献   

11.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教法一一、设计过程1.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回顾以前的植物和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的环境里认识人的生活,即衣、食、住、行所需材料最终都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2.认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破坏。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给大自然造成太多的破坏。3.了解大自然对人类…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唯有人做让步,自觉地树立环保意识,尊重自然,才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人的环保意识的树立,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因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小学六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又是重要的一门教育.所以要让人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渗透环保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那么,如何让环保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渗透呢?笔者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环保教育得到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13.
复古思潮盛行的明中叶,唐寅的文艺观与前七子的复古主张、王阳明的心学、唐宋派的本色论,既有精神上的相通,又显示出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他们在哲学思想、诗文理论、诗文创作实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唐寅等吴中文人与前七子在复古态度上是一致的.但前七子复古主旨是要恢复具有儒家传统的古典主义诗歌风貌,而唐寅等吴中文人复古是要实现自我情感和才性的自由抒发,他和王阳明在肯定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一定的契合.但唐寅在肯定情欲、重视人的自然要求、追求个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他提倡文学创作抒发真情实感,不事雕琢,一任自然,这种主张与唐宋派要求文章文从字顺、本色自然、反映真情的观点也有相合之处.唐寅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明代学术思潮的转变,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跟美国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良印象。1.美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2.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面,资产阶级的利益支配,导致对环境的严重影响。这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恶,要解决和克服自然环境破坏、高消耗问题不能从自然界中找原因,而应从人类社会找出路,强调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需要履行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并节制资本和消费.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价值特性表现为主体性和客观社会性的统一,和谐社会是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的守护者;自然是人生存和栖息的家园.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真正实现人向自然界的回归和自然界向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陈先达在(我对哲学的几点浅见)(载(世纪评论)1998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哲学命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命题。如果哲学家从世界中看到的是人自身,世界只是人认识自己的中介物,是一面认识自我的镜子,那为什么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的研究不是对自我的研究呢.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过去有过现在仍然有,全部自然科学证明自然规律是世界本身的规律、自然科学家是发现自然规律而不是为自然立法。同样,人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要达到预期成果而不被人认为是患有妄想妄听症,一定要把自已看到的听到的直接接触的对象看成是对对象的认识,而不是看成我对…  相似文献   

18.
孙家驹 《科技文萃》2005,(10):40-43
地球经几十亿年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所形成的自然状态,是天然合理的.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有99%以上的时间是在适应这种自然状态的过程中进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丰富,人类的食物来源就越有保障,采猎时代的人类,天生就是生物多样性主义者!自一万多年前农业文明诞生时起,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改变这种自然状态,以使自然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从人要适应自然到要自然适应人,这是地质演化史和生物进化史上破天荒的突变!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人类已经充当着与地质演化、生物进化鼎足而三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庄子之道的精神。庄子认为要体悟大道、遵循大道 ,必须实行无为 ,从而达到物归自然 ,人归自然 ,心归自然 ,万物与我同一的人生境界。时至今日 ,这种尊重人性 ,与万物和平共处的思想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审美主体的确立,实际上是人的觉醒,中国文学史将魏晋文学称之为"文学的自觉",究其根源,乃是人性的自觉、理性的自觉和人的审美主体性的自觉在文学中的自然反映。人要进行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必须要构建出一个具有审美情怀的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山水审美才得以可能。人物品藻影响了魏晋自然审美的风格,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魏晋人自身的气度风韵重塑的过程,人物品藻和自然山水审美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审美的方式来体道、悟道、证道,这正是魏晋风度之所以让人迷恋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