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安是东汉名儒尹珍先生故里,重教之风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尹珍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正安人。建国60年来,正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现有小学256所(含教学点107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独立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含民办初中1所),普通高中2所,完中2所(含民办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在校学生56343人,初中在校学生28675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531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935人,学前幼儿在园(班)学生10815人;中小学教职工4463人。  相似文献   

2.
尹珍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彰显了"南域教育家"尹珍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惠及乡里的时代精神,也使当代人从中领略并获取着文化自信。文章从"惊世引言:北有孔子,南有尹珍"起笔,对尹珍文化的定位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就弘扬尹珍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安地域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地理、资源结构尤其是从文化的角度论述了正安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和特点,分析了正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正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化论坛》2010,2(4):106-111
尹珍是"生于荒裔"的东汉时期著名儒学者、教育家。其历经风霜,北上"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长期以来,尹珍的身世、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影响,"凡属?柯旧县,无地不称先师",遗迹众多,声名远播。文章通过考证,认为尹珍的籍贯为东汉?柯郡毋敛县(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其学成返郡后,主要在条件较好的鄨县各地(今贵州绥阳、正安)招收学生,从事教授。渐而名著声誉,成开南疆学校教育之先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尹珍身世、求学成儒、办学授业、遗迹文物、流风遗韵等方面,揭示了尹珍文化这一独特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校训:务本求实正安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38年,地处黔北高原,东汉儒学大师尹珍先生故里。七十余年风雨兼程,正安一中励精图治、由弱到强,跻身省、市前列。2008年3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现有校园面积260亩,建筑面积45682平方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现有69个教学班  相似文献   

7.
绥阳县地处遵义市东北部,自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汉三贤之尹珍在此设帐讲学,给蛮荒之地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冉琎、冉璞兄弟筑合川钓鱼城,抵御蒙军改写历史;廖公弦、李发模、杜兴成等文艺名人唱响时代强音,为绥阳赢来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的美誉。在这丰富的文化底蕴积淀中,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8.
莫与俦对遵义“沙滩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有坚实的汉学素养,以尹珍为榜样,从治学品格、治学方向、治学精神、治学态度等方面对贵州学人指明了学术门径,为沙滩文化崛起于西南、蜚声海内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尹珍(公元79—162年),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正安县新州镇)人。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据文献记载,尹珍是汉武帝时募到南夷地区豪民人家的后裔。  相似文献   

10.
秦朝建立以后,曾在夜郎等地设郡县。秦灭后即废,直至汉武帝派人通夜郎,才在这里设群舸、犍为、武陵等郡,下设县。随着郡县制的确立,这一带进入封建制社会,与巴蜀乃至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增多,促进了群舸等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舍人、盛览、尹珍这样的学者、文人、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子夏对孔子的学术承传及其在中华学术史上的地位;辨析了郑玄、郦道元、司马贞、张守节诸家关于西河地域指认的谬误;考证了子夏系卫国人氏,其从孔子游当在夫子第四次访卫时起。子夏退教及归老的西河,在卫国故商墟王畿之内,而非如郑玄所说的在河西“龙门至华阴之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郑珍秉承沙滩文化耕读传家的理念,其对学术的终极关怀和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是沙滩文人的精神支柱,在沙滩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郑珍等沙滩文人的精神支柱、学术风格和价值取向在当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14.
白敦仁先生学术成果丰茂,诗词创作高妙,为当代蜀学名家。白先生教学极善讲授,辨析入微,音辞清朗,名播遐迩。先生寝馈杜集,深契诗心,为人、治学亦深受杜甫影响,因而他倾平生时间、精力、学力所完成的三部大著——《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诗钞笺注》、《强村语业笺注》都与杜诗有密切的关联。在宋诗研究方面,白敦仁先生也达到很高的造诣,体现了其广博精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郑珍诗歌的艺术风格多样,令人品读不厌。从青年到老年,诗风有三变:早期的奇奥峭折,中期的酸涩苍郁,晚期的平淡淳厚。三者又互相溶函,形成“淳厚酸涩”的总体风格,成为晚清时代诗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郑珍为诗,濡染于其师程恩泽,而与同代诗家祁寓藻、何绍基、曾国藩俱有宗宋倾向。但论者每谓郑诗师法韩、孟,并取元、白。其实郑诗取于韩盂,要在学问与脱俗两端,接引元白而去其俚俗,亦于二者为然。郑珍在创作上并溯韩、孟、元、白,却十分切合黄庭坚诗学强调学问和力避凡俗的基本主张,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方面,郑珍诗显示了与山谷诗学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7.
“西南巨儒”郑珍的母亲黎三姑,精通我国古代的保傅之教,且刚断有卓识,育子有方,和睦乡里,言传身教,堪称母教典范。其孙女郑淑昭,承传祖母及母亲的遗法,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口授经文,画获教字,使三个儿子均成才成名。这两位没有坐过讲台的女子,成了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郑母还入了《清史稿·列女传》,事迹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