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标来看,"农远工程"应用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从来源看,"农远工程"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断融合与相互生成的过程,是农村教育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鉴别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看,"农远工程"应用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行为的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的信息化。为此,在应用策略上,"农远工程"需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要,开发应用教育资源;面向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问题,优化教育行为;结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构建新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离农"与"为农"的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悖论的存在既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又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悖论的逻辑前提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确立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出"离农"和"为农"逻辑困境后.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的主题,农村实施田园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基础在于农村自身的田园化,农村的田园化将消解以往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价值选择的悖论,核心在于认清和重估农村教育的独特优势,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开发农村特色课程。农村田园教育的实施应理性对待学校的升学压力,重视学校美育,走教育与自然共融、社区与学校同步的特色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出路。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时空脉络、热点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学者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可分为奠基期、繁荣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研究阶段中,不断重建的农村教育内涵,对"离农"与"为农"产生原因、表现和危害的学术争论,以及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厘定三个方面是学者们最关注的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着眼点将主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标,持续探讨"教育本体论"视角下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理论建构和现实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主战场,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和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农村性"。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离农"倾向、缺乏灵活性、"育"与"训"分离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村"取向、建立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强化免费师范生"务农"责任。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为农服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重视其"为农服务"的功能,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教育"培养人"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加大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减少农村居民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夸大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农村教育及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既关系到农村社会转型,也关系到农民个体转型。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传统定位是"为农服务",过于强调为农的工具性。显然,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为农性"定位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也可能会导致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还会弱化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内在价值。由此,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对农村教育重新定位,定位中需要考虑到农村教育的地域问题、教育对象多元化问题、教育与产业的关系问题,最终从经济、社会、法治等三个方面对农村教育进行重新定位,进而推进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波兰属于传统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适应当前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战略,波兰在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师和管理者质量、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改善农村教育"脱农"问题、建立"电脑村"项目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耕文明孕育下的农村教育文化,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日趋边缘化,其生态与秩序甚至出现裂痕,致使农村教育文化出现诸多失范现象:与时令、节气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价值秩序衰落,农村口耳相传的教育叙事断裂以致农村教育口述史断层,传统乡贤衰微和农村的知识人权威中心被消解,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异化为"离农"而非"为农"。农村教育文化的意蕴与旨归应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从共时性维度达到人与周遭谐和,从具身性维度走向人与自我同一,从历时性维度实现人与历史共生。农村教育文化的复归要面向现代教育并扬弃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传承农村教育文脉;倡导由天及人与以人合天并举,让农村教育文化复归自然;整合乡土文化与农村学校课程,促进农村教育文化活态传承;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教育治理,重构农村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教育目标定位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也因此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在所有农村教育问题中,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最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为谁服务,是“离农”还是“为农”。一、“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农村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部分。本文对农村初中出现的教育目的的两极分化现象,即"考学—离农"——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和"混日子、混文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了原因分析,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的教育应该成为这些农村孩子在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方面的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阐明亲农教育概念,构建以"亲农教育"为主题的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系统阐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亲近农业、亲近农村、亲近农民的具体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梅 《考试周刊》2014,(13):183
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非常重要。文章围绕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让"农"常驻校园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黑龙江省作为国家试点省份于2005年4月正式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极富哲理,父母对孩子有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缺点。下面是我根据这几年工作经验提出的一点浅见:一、中国农村教育最大的悲剧是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问题。中国农村家长普遍把读书受教育当成跳出"农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张永洲 《职业技术》2004,(10):16-16
在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职成教育为农服务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张水洲作了重要讲话.本刊发表的是讲话的第三部分. 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对职成教育为农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的关键是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成教育为农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粮食主产区建设,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方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找准就业市场需求,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形式,推动"订单培养".扩充优质资源,推进资源共享.面向"三农",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全面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兴农富民服务计划,为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滕峰 《成人教育》2013,33(8):84-86
"五化模式"是指"项目设计本土化、理论研究一体化、联姻办学大众化、资源整合最大化和管理服务网络化"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它是奉化溪口社区学院从溪口的地域特点、产业结构特点及农、工、旅游自然资源等特点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它为溪口镇创建"学习型溪口"打下了坚实的人文思想基础,促进了溪口社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与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其发展规模,办学模式及办学水平都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针对目前农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农类专业教育质量的对策,是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技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绩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提高"农远工程"的教育绩效,是"农远工程"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笔者参与湖北省"农远工程"项目验收并结合多次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农远工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的空心化是长期片面、单向城镇化及工业化引起的,空心化的加剧给农村教育带来危机。从整体上看,农村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土地、人口、地理、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空心化,这四个方面是有紧密联系的,共同对农村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在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离农"效应突出、农村学校功能异化、乡土文化丧失以及常驻儿童教育质量堪忧。为此,在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该通过新型城镇化的红利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来保持农村教育特色,通过推进农村常驻儿童保障机制来提升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