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母堂"的违法性总结起来就是在程序上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在实质上教学内容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它却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许多学者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之所以产生这种合理性与不合法性的矛盾,主要归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一个缺陷--强制入学.家长有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教育形式的自由,而且国外的"在家上学"的实践表明"不入学"有时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应允许家长选择非正规学校教育形式,同时增加评价、监督其教育质量的规定,并且尽快出台新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
事件:近来,在国学复兴运动闹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全日制私塾“孟母堂”出现了。孟母堂是上海松江区的一栋外观雅致的独栋别墅,屋内全套红木家具,墙壁饰以孔子画像,学童诵读孔孟,书声朗朗,《论语》《孟子》等经书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目前在孟母堂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孩子共12位,最大的12岁,最小的4岁。这却遭到教育部的否定,被指分别违反了办学许可的有关规定、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违反了教育收费的有关规定。对于孟母堂“读经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海市教委也认为与《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不符。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新闻网)教育部称其违背《义务教育法》精神教育部张文称,最近在京、沪等地出现的打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名义的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她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与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相抵触。“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发扬继承。”张文说,家长是可以在节假日把子女送去学习四书五经,对此,有关部门不会进行干涉。但是,一旦有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进行全日制的私塾教育,政府就一定要干涉。“普及十二年教育,不带强制性。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普及十二年教育,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是要严格保障的。”针对“孟母堂”的私塾...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0日《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出现以读经为主要特色的“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母堂的存废问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成者固然有之,反对者似乎更众,怀疑者也不乏其人。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下发告知单,认为“孟母堂”属非法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9年第3A期对"孟母堂"事件(2006年业主反映在上海松江区某别墅内有人从事全日制私塾教育,私塾名为"孟母堂",被上海松江区教育局叫停前后历时近三年。孟母堂以《论语》、《孟子》等经书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背诵经典是学生的头等功课。孟母堂的出现并非孤立事件。2005年初,湖南成立了考亭科教五峰新私塾,以《三  相似文献   

5.
免试就近入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的有效途径。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实施意见》),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就是“四书五经”,英语教材是《圣经》和《莎士比亚文集》。日前,成都出现了一家全日制的私塾,受到不少家长关注,目前已有5名3~12岁的孩子在那里进行全日制的学习和生活。私塾主人夏先生称,自己的女儿也是私塾最好的受益者。这种家庭式的教育模式正挑战着现代的教育体制。夏先生的私塾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对于这间家庭作坊式的私塾,教育部门表示有违义务教育法,应该叫停。此前,上海也出现过类似的私塾“孟母堂”,也以同样的理由——违反义务教育法——被叫停。而与上次如出一辙,此次被教育部门叫停的私塾,却在民间获得了一些认可度。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义务教育法》早就规定,适龄儿童满6周岁方可入学。但在小学招生时,总会有一些家长带着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到学校软缠硬磨,恳求"网开一面"。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这种不符合教育科学的急功近利之举,不但影响孩子"成龙成凤",而且也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从学习状态来看,不足龄学童不易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8.
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末期 ,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入学准备的事了。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的我对大班 90名孩子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 ,2 0 %的家长认为孩子就要入小学了 ,不能再贪玩 ,玩具要收起来 ,电视也要少看 ;70 %的家长认为 ,既然小学一年级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两门课 ,那么孩子入学准备教育就是让孩子识字、学拼音、做算术 ;10 %的家长认为 ,幼儿园会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 ,因此无需家长多费精力。以上结果表明 ,许多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做法也是不妥的。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 ,首先要了解孩子入学面临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孙瑒 《学周刊C版》2014,(10):238-239
自2004年9月第一个全日制私塾"孟母堂"出现以来,类似的私塾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层出不穷。各种争议不断,受到的最大质疑就是它的合法性问题。这类私塾的办学资质、收取学费等方面均违反了法律规定。家长将孩子从学校接出,选择这类教育的行为合理却不合法。对此,一方面可以将现代私塾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使其逐步走向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去年第4期,本栏目刊登了《大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据了解,方老师还曾以讲座的形式,就“孩子入学前后家长应注意什么”专门给大班幼儿家长讲过,受到家长的欢迎。本期特请方老师再给我们说一说。欢迎家长朋友把您的教子难题告诉我们。来信请寄给本刊“...  相似文献   

11.
据《法制晚报》报道,教育部2009年12月7日发出声明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年满六周岁入学的规定。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由此,有关人士分析,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现象是违反《教育法》的。  相似文献   

12.
择校作为美国政府当前关注的重要教育政策议题之,为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动力,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公立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问题。让家长参与子女学校选择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对教育的资助应该直接给予学生而不是与其相关的一些机构。开放入学(OpenEnrollment)作为择校的一种形式,允许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是目前美国实施最为普遍的一种择校形式。从1988年明尼苏达州制定全美第一个开放入学法令以来,各州相继推行开放入学政策,至2010年,除少数州外,开放入学政策已在伞美广泛宴旆。  相似文献   

13.
时下,许多家长以孩子能背诵经典为荣。家长给孩子买传统典籍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家长甚至会强迫孩子天天背诵。在民间,为满足家长对孩子读经典的教育需求,复古性质的"私塾"不断涌现。2006年8月,私人开办的以儿童读诵传统经典为名的上海"孟母堂"被教委叫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十一条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法》,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类学校和个人都要依法动员和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仅是提高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维护法律尊严、依法治教、依法治国的需要。固原县教育局认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攻点,强化县、乡政府的执法力…  相似文献   

15.
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一所全日制私塾“孟母堂”事件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于“孟母堂”是否因违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精神而需被叫停双方各持一词,事件隐藏的是新兴的在家教育是否具备在中国土地生根的合理性。本文主要从在家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其与制度是否冲突,以及能否成为缩小当前教育平等鸿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月6日上午,松江区教育局以“孟母堂”未经备案登记擅自办学,违反《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为由,向其负责人吕丽委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她立即停止非法办学行为。2月12日,因在限期内未完成停办工作,松江区教育局向“孟母堂”举办者下发《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将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同时明确对举办者的“在家教育申请”不予批准。  相似文献   

17.
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孟母堂”事件至今余波未平,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态度坚定,表示将在9月1日中小学开学之后给出进一步的处理方案,而另一当事方“孟母堂”则坚决否认自己属违法办学,并在本刊发稿时(7月31日)以“孟母堂家长声明”的形式为自己进行辩护,声称“已聘请律师,准备在9月1日前以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分别起诉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委。”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相似文献   

19.
新闻月评     
◎12名孩子“托”进全日制私塾据《东方早报》消息2006年7月9日在上海举办的2006年“读经教育与学校教育”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正悄然通过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在12名上海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在这里,学生除了背诵经典还是背诵经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促进依法办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现就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