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在青浦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优质教育的呼唤受到各方的充分关注。华锐小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03年9月诞生的。学校在青浦区教育局领导下,由中锐控股集团所属的教育集团投资管理。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聘任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张蔚芹女士为校长。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采取校长聘任合同制,依照学校章程实行最高决策机构即理事会、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而从法律及行政意义上来说,校长即为学校最高负责人,对内负责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对外代表学校处理与上级部门、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民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有自身的特点,其管理体制包括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种类型。在经营管理下实行校长“一支笔”制度;师资管理上多是志兼职相结合;学生和教学管理上,大多采取“大学的教学,中学的管理”,在普通高校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民办高校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这是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这里说的“学校”,当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原来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总支、支部,下同。)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今后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的权力是什么?实行校长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对学校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这些问题不明确,就会妨碍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责任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等7种主要领导体制,实质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委员会制、党委制和一长制。分析整理历次体制变革的过程与特点,对于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推动学校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几经变化。建国初期.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1956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实行革命委员会和党的一元化领导制。1978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0年,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分工”二字去掉,统称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4年,当时教育部的负责同志曾提出进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少数学校开始试行。上述几种体制是在…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我校在总结一年多试行校长负责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十二中校长负责制条例》,《条例》中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机关领导下,主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其它行政工作,并对上述工作承担责任;党总支领导学校教职工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必须改革建国以来,我市学校领导体制经历了六次变动,即建国初期实行的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实行的校长责任制,1957年实行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年实行的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的革命委员会制,粉碎“四人帮”后实行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除了“文革”期间实行的“革命委员会”制完全  相似文献   

9.
一、校长负责制与依靠教职工民主办学的关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几年来,作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得到落实。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其地位和职权都得到了突出和强化。这和过去集体负责制或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相比,解决了校长有职无权、责权利不统一的严重弊端,有利于发挥校长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形成统一协调的领导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办出学校特色。校长负责制绝不等于要校长唱“独角戏”,校长全面负责与党组织保…  相似文献   

10.
<正> 学校管理体制,是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成人学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近两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开始进行。目前,已有不少成人高校和成人中专,分设党政领导干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现在,成人学校的校长负责制,虽然仍处于试行阶  相似文献   

11.
我校自1984年秋季实行校长负责制,四年的实践,使我们对什么是校长负责制,怎样建立和实行校长负责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校长负责制 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校长负责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改革的影响下,作为学校领导体制的一项改革而提出来的。原来的“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关系是很不  相似文献   

12.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认真落实举办者和办学者、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的原则办学一让以董事长为代表的举办者拥有学校的所有权,让以校长为代表的办学者拥有学校的管理权,充分发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作用,才能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3.
龚燕  顾力 《中国德育》2022,(17):58-61
<正>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集党组织集体领导和校长行政负责两个优势为一体,在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下充分发挥校长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启东市紫薇小学作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学校,近年来在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建立健全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本质内涵,正确处理“党要管党”与“党管学校”、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建设,切实改进党委领导方式,合理配置高校内部权力,实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体制改革,几年来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改为校长负责制,而后又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果真如此吗?如果生搬硬套现代管理学、国外校长负责制模式,似乎是这样。但是问题的实质却不是这样。我国学校的体制,仅就其中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问:您如何理解“实践证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实行培养目标,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实际”这一判断?刘: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和正确的。我曾经考虑过为什么在中国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或者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原因是:一,这是与我国国情相联系的;二,这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三,我国的大学还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如何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这是高校党委一项政治上的重要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实施教育方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这是党中央对三十几年来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几年来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校(院)  相似文献   

18.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那么,校长负责制应包括哪些内容?这一改革是怎样具体实施的?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国家教委中学司召集部分省、市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中学的校长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可行、有效、科学.这是与会校长们从各自学校的实践中得出的共同结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职责分离.校长有责无权,实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一目标已经明确。但目前实行的学校并不多,大部分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怎样向校长负责制过渡,就成为一个应该研究的课题。一、过渡的必要性过渡并不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备条件。因为有不少高校没有经过过渡这一步就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均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对比董事会指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以及校(院)长主持下的校务会议集体决策和分工负责制,此类制度的选用更注重决策的正确性及集权性。可以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双向发展,立足现有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结合域外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塑造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的法人治理结构。民办高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得校长集行政、教学、学术于一身,针对校长集权的特点,应成立监事会、教授会等机构,形成权力监督机制与专门治学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高校各项工作在董事会领导下合法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教授治学,并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与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