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物理奖金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学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杨振宁博士,应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东莞理工学院的邀请,于1993年1月13日到东莞理工学院讲学,并接受东莞市人民政府的聘请,担  相似文献   

2.
杨振宁教授比较中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首都基础教育界的邀请,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爱因斯坦讲座”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近日来到北京教育学院,与来自北京及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示范校校长、骨干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3.
午后的阳光从老槐树的枝丫间筛下来,在抱冲斋投出斑斑驳驳的影子。沉香氤氲弥漫,绛墨醉意缭绕。 记者:前不久你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邀请杨振宁和莫言跨界交流,宗旨何在?  相似文献   

4.
<世界华人精英传略>(庄炎林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美国卷同时收录了介绍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的两篇文章.其中新华社名记者顾迈南等撰写的<李政道>文称:"当时,李政道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中国籍科学家(此时杨振宁已入美籍)";而拙稿<杨振宁 >却说获奖时的杨振宁是"旅美华人科学家","当时还未加入美籍".那么,杨振宁究竟何年加入美国籍的?他当时为什么要申请入美国籍?  相似文献   

5.
杨振宁认为,科学研究有风格,一个成熟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深远”是杨振宁教授的基本风格。杨振宁教授的科研风格对电大远程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区学院概况和特色广西区教委梁全进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的邀请,由自治区副主度李振潜率领的广西教育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3年12月1日至8日,在美国考察社区学院及高等教育,先后访问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市皇后区社...  相似文献   

7.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杨振宁听了泰勒…  相似文献   

8.
本期主角:杨振宁神秘咒语: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行动故事:1.“献给母亲”杨振宁生于1922年,安徽肥人。他一岁时,父亲赴美国学,六岁那年父亲才回国。童  相似文献   

9.
杨振宁──中国人的骄傲安徽省无为中学俞成本文主要介绍杨振宁先生的生平,叙述杨振宁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评述其治学经验和研究风格.一、生平介绍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克纯(1896~1973,字武之)毕业于北京市高师本科.在杨振宁...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他从中国到美国留学时说:在中国学了推演法,就是学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然后用这些定律解题,从一般到特殊;在美国学习了归纳法,就是从实验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杨振宁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中美学习物理的方法之  相似文献   

11.
杨桂梅 《江西教育》2012,(10):30-30
<正>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3.
清华设“杨振宁讲座基金”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进一步促进与世界科学界的密切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基础科学研究优势,推动理科建设,清华大学决定设立“杨振宁讲座基金”,用于聘请国际著名教授以及杰出青年学者进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主要来自海内外企业、团体或个人的赞助。北大推出暑假学校今年暑假,北京大学将率先在国内高校中推出暑假学校,即小学期。小学期从6月21日开始,7月25日结束,每个班级限定在80人左右。届时将邀请世界知名学者、大师来北大为校内外学生讲课,开拓学生视野校内学生上小学期的课程,学校承认学分。对校外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分合纠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理科学的历史上,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成功的合作关系,是十分罕见的。遗憾的是,他们密切美好而又相互竞争的科学合作,以及他们两人亲密的友谊,终究未能持久,以至于彻底决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人的分手?由江才健撰写的《杨振宁传》以翔实的材料对此问题作了探究和披露。1953年秋,杨振宁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停留一年,和密尔斯合写了一篇奠定杨振宁一代物理学大师地位的论文。李政道认识到杨振宁1954年和密尔斯所发表的那一篇论文的  相似文献   

15.
刘权 《物理教师》2011,32(5):50-51
用《杨振宁传》中的一段话来形容杨振宁: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理论研究中有两大重要的贡献:(1)创立了规范场理论(即杨一米尔斯理论),(2)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杨教授的学术光环非常耀眼,他之所以如此成功,聂华桐教授认为这跟他的性格密切相关,聂华桐教授将杨振宁的性格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非常实在;(2)兴趣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6.
因退休而再度引人注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谈及退休后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说道:"清华园是我儿时长大的地方,今天早晨起来,从我住的招待所的窗户看过去,就是我念小学的学校,我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人生走了一个圈."杨振宁明确表示,他有生之年将留在北京.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宁这位华裔科学家,因与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奖。传记作者不但描述了杨振宁的科学成就,而且还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作者对杨振宁的治学方法也进行了评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由于贡献突出,他被世人称为“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1971年,杨振宁又作为华裔美籍科学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技交往的大门。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生他、养他、教他的父母亲,有很大关系。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美归来之后,先后执教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府。生长在教授之家的杨振宁,从小就知道“诺贝尔奖”这个概念。因此,早慧的小振宁还在读中学时,就曾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们,相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大名你一定听说过吧?他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杨振宁在读书和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呢?今天,我就给你讲讲杨振宁的“  相似文献   

20.
2月26日晚,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暨杨振宁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东莞理工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杨振宁伉俪专程出席了典礼。典礼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近维,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东莞市政协主席刘树基共同为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举行启动仪式。杨振宁博士亲自为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