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正统诗论中选择养料,丰富自己,直到双方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与明代中叶民歌理论产生的关系,正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关于文艺的思想与电泽东邓小平关于文艺工作的思想一脉相承,并且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文艺理论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叶商品货币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经济结构有了不少新变化,于是,也引起了民情、风尚、习俗及一些社会意识的新变化。在阅读明人文集与各地方志中,看到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与明前期的情况迥乎不同,于是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否可以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这一个侧面入手,来探索一下明中叶社会经济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史或道学先生都指责明中叶以后“乱子套”,其实正是化繁荣、传播兴盛的表现,尽管没有崭新的传播工具和机能的出现,但还是有了新现象,在雅化圈子、俗化圈子都有了可喜的交叉,从而嫁接出一些新品种,两大化的交叉“感染”更是硕果骄人。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她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延安革命文艺的洪流中,以创作颇丰的实绩赢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在延安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她为民族抗争,女性意识完全让位于民族激情;她也为个人抗争命运,在残酷现实的血与泪中,警醒了女性自我意识,表现出一种女权主义的愤懑和深刻的批判精神。为此,她险些被文艺革命,也为她日后的厄运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中叶以后,白银作为货币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对于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转折,明末清初一些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及李土恭、王源等却纷纷表现出了保守、复古的倾向,重钱轻银,反对赋税征银。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思想史到明清时期已处于停滞阶段,与同时期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存在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明中叶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上形成了尚利好货的价值观,特别在市民阶层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暴富心理就是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社会心理。这一心理在明中叶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写了相当多的发迹变泰的故事,尤其热衷于那些因偶然因素或凭意外机遇而暴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潮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是历史上以民为本、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明中叶以后逐渐萌生的“异端”思潮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是对明王朝自中叶以后日益衰朽以至灭亡的严酷现实的反思;也是地主士大夫在极端君主专制下政治地位日益低下境况中的抗争行为。这股批判思潮虽然闪耀着理性光辉,对晚清思想之骤变影响甚巨,但并不具备反对封建制度的性质,也不属于近代启蒙思想。其代表人物并不是代表新的阶级呼唤新的制度,而不过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9.
因为与外国交流的迅猛发展,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汉语中吸收了大批的外来词。在广泛参考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明代汉语中的一些外来词的意义及来源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渭及其戏剧杰作《四声猿》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徐渭是中晚明时期新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阳明心学作用影响于文学艺术所出现的第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家、艺术家,是明代后期文艺大转折时期出现的最早和最有新风特色的一员先锋和主将,其艺术创造是明代艺术转折的标帜。徐渭和明代的另一位戏剧大师汤显祖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人在哲学思想、文艺观点和人格理想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同为16世纪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伟大剧作家,徐渭的杂剧《四声猿》与汤显祖的传奇“临川四梦”同为明代戏剧的奇葩,它们共同铸建了明代戏剧的艺术丰碑,光耀百代。徐渭之于明杂剧,正如关汉卿之于元杂剧。关汉卿为“杂剧之始”,徐渭的《四声猿》则“代表了明代杂剧的转变”,代表了明杂剧的最高成就,它直接刺激了明杂剧的复兴,衣被后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及十四届六中全会为指导,重新审视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及方向存在的一些模糊的问题;强调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及文艺在新时期的使命,提出锻铸灵魂唱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一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中叶以后至18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形成的西方新世界观念在中日两国传播。中国被动地接受了部分新世界观念,但更多表现为排斥西方文化及其世界观念;日本主动地吸取新世界知识,形成兰学思潮,世界观念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中日对新世界观念的回应是两国适应新的世界形势的重要表现,也为19世纪中叶以后两国历史不同的发展际遇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3.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描写和表现人民大众的新生活,就必须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就必须要引导人民大众接受和欣赏。在今天,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仍具有时代价值,文艺在新的世纪里,要沿着《讲话》开辟的道路,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书院制度建立于宋代,历经元、明、清三代,不断完善、发展。贵德河阴书院是应政治需要,于清中叶建立起来的。清中叶时期,国力的强盛也为河阴书院的兴建创造了经济条件,并为贵德地区的教育带来一线生机。河阴书院的繁荣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冲击,并使民族文化在与中原文化冲突中相融合,进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5.
普通人要想成为文艺人才,成为作家、艺术家,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其次要有坚强的毅力,再次必须掌握先进的方法。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创作方法。文艺史上的创作方法。值得文艺人才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作为优秀的文艺人才,还应在继承前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一些新的、适合于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的创作方法,以便推动文艺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3日,由中国人学学会和教育部社科中心共同主办的“文艺与人性”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近一个时期以来文艺在表现人性方面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良倾向,并针对这些倾向所带来的现实危害和理论混乱,围绕如何理解人性,文艺应表现怎样的人性,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评价和克服文艺表现人性上的不良倾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人性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属性,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阶级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我们理解人性…  相似文献   

17.
“山人”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晚明和清中叶分别是明代和清代两个很独特的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使这两个时期封建文人的思想和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山人”这个群体的内涵也与前朝有了很大不同,并逐渐从士人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本文以晚明山人徐渭和清中叶山人郑燮为例,分析比较他们矛盾的个性以及他们儒士心态和狂士心态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以此了解这两个时期的世风和士风。  相似文献   

18.
从《欢喜冤家》看晚明文人价值观念的变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欢喜冤家》通过对颇为敏感的两性生活的深入剖析,寄寓自我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热情关注和严肃思考,试图建立用感性生命取代理性原则的新的价值体系,因而既不同于竭力向读者灌输道德意识的劝善之作,也与“着意所写,专在性交”的色情小说大异旨趣。明中叶兴起的心学与佛教净土观念的交互影响,使晚明文人对人性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小说创作中反映出来。从《金瓶梅》到晚明的通俗小说,清晰地呈现出知识阶层价值观念变更的发展轨迹。《欢喜冤家》的问世,标志着晚明文人世俗化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中叶,三杨台阁体己使文艺日趋衰落,前后七子又从男一个方向把它引向穷途末路。中国封建艺术的前途何在?以李贽为首的一批思想家、艺术家象旋风卷入文坛,新的文艺思潮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荡涤着旧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0.
明中叶大学士、内阁首辅李东阳历经景泰、天顺、弘治、正德五朝,在明中叶,尤其是弘治、正德两朝的政治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明代宦官之祸甚于汉唐。武宗正德时的宦官刘瑾更是权倾朝野,而此时正是大学士李东阳任内阁首辅。李东阳因循委蛇,和刘瑾周旋,虽遭一些人的误解,但对匡救正德腐败政治大有裨益。本文拟就李东阳与明中叶政治略论之。一李东阳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六月九日,卒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字宾之,茶陵人(今湖南茶陵)。幼聪颖,四岁、六岁、八岁时被景帝三次召见,抱置膝上,赐果钞,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