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产生的一种与主事者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具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着的感性经验的、自发的和不定型等的特点。第一,逆反心理往往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由于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是人们对周围的人与事的直接感受,因此它对现存社会的人与事的反映具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阻力和困难。认识并克服这种反常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医生 《高中生》2008,(22):54-55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这种现象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因此必须引起…  相似文献   

5.
增强学习兴趣,防止产生逆反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一、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逆反心理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的体验。也即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更容易在大学生中,特别在学某门课中出现。因为,  相似文献   

6.
周小翔 《考试周刊》2010,(16):199-200
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当代大学生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焦灼状态,因此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是人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去处理学生的逆反现象,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逆反心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大学生摆脱逆反心理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逆反心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大学生摆脱逆反心理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周胜华 《湖南教育》2004,(19):47-47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人们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采取一种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理论教育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严重地影响着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长期困扰着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有人认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一种本能。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 ,发现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固然有种种原因 ,但既不是学生心理上的本能 ,也不是不能克服的“不治之症”。最主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问题。只要改进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艺术 ,“逆反心理”是完全可以消解的。一、引发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有逆反心理是个非常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人们对于直接刺激的事物所作出的同正常状态下性质相反的反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反控制心理。它不仅表现在中学生身上,壮年人、老年人身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不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辩证分析,认真地研究,对它实行合理的控制。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开端。中学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当这种逆反心理在群体中蔓延、传染,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性逆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面临着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研究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较为复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的因素,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陈旧、失实、序列不当。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现象一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不但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害,对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或组织者按一定的目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人们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初中学生这一年龄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阶段,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找出产生此心理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好转化工作,这已成为我们工作议程中不…  相似文献   

17.
所谓逆反心理 ,简单地说 ,就是指人们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中 ,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 ,存在着一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这种心理 ,是当前搞好教学的一个严重障碍。科学地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正确对待这种现象 ,是我们目前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逆反心理的出现 ,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从现实上看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腐败现象。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中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确实把一些人的思想搞混乱了。就我们的教学本身来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它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正>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情感上的反感或烦闷的体验。逆反心理作为社会心理的一种,自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直接关联。因此,对于成人高校来说,逆反心理也将同整个教学活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倘若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不能尽早发现,及时引导,适时扭转这种情绪上的反  相似文献   

19.
何谓逆反心理,目前尚在讨论之中,就其表述在有关文章中有不同说法,一般解释为,在一定条件下,对方产生和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和行为。具体说,就是当我们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时,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时,人们会产生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或者说是逆反心理,它的产生既依赖于刺激的性质和方式,也依赖于个体的动机、态度、经验和人格等中间变量。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份,它不仅表现在青年人身上,中年人、老年人身  相似文献   

20.
职中差生逆反心理的预防王金柱,曹玉平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而来的消极态度和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