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就作文方面的问题在中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问题之一,你对作文是否感兴趣;问题之二,你的作文都是怎么写出来的.学生的回答惊人的相似:"不感兴趣""怕""编""挤""凑".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师也有同感——中学生谈作文而色变,视作文为"编套"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写"有我"作文。从"抒发真情,表现自我""交流互评,共享生活""倾吐心声,疏解情绪"三个方面描述了"有我"作文的三个乐趣。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缘起 "接龙"作文,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四人为一写作小组,在一定范围内学生自主选择作文的形式内容,相接作文,相接评改,相接反馈,共同练习写作的一种组织方式."接"就是相接相连合作的意思."龙"指的是四人既是系统完整的整体,又各具特色富有变化--写作时将四人分为"龙头""龙胸""龙腹…龙尾"四个部分.此外,龙是充满激情活力、变化无限的象征,所以,取名为"接龙".  相似文献   

4.
"批"重在发现问题,"改"是解决问题,"评"是取长补短提高能力."批""改""评"这三个环节是作文教学训练体系中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抓好作文的"批""改""评"对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新祥 《现代语文》2005,(3):110-110
现在的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学生作文时,不是全盘照抄,就是大段大段摘录好词好句,或者是干巴巴的,很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纯粹是为作文而作文.要想使小学生真正地认为写作文不是一种负担,用自己的"心"去写,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得法.  相似文献   

6.
近日批阅作文,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  相似文献   

7.
现在学生作文里尽管遍布着一个“我”字,但遗憾的是,没有“我”的真情实感。这种现象真叫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反映在考场作文里尤其明显!我们有一些阅卷老师看到这种假大空的作文,不说真话的套式作文,也深恶痛绝,一律不给高分!所以,我要慎重地劝告我们的巾学生,尤其是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文章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写出一个“真我”来!  相似文献   

8.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文考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语文教学自"五四"开始,至今八十多年来,作文难教、难学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有了明确的要求,对中小学各学段的作文教学也有了具体的规定,而如何具体落实新课标要求,用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师结合教学,经常动笔写"一般文章"(不仅是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更是指结合教学的种种实用文字)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不仅撰写专文而且多次在书信中大力提倡,号召教师要"善写".斗转星移,如今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位教研室老师的156份调查统计表显示:平时喜欢动笔经常写一些文章的有29人,占18.5%;有106位老师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上1~2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老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发表文章的只有13位,仅占8.3%.以所见所闻,深感这种现状不容人乐观.以某省级重点学校为例,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2人,能够经常动笔写写的有3人,占25%;偶尔写一写的有2人,占16.7%;很少写的有7人,占58.3%.与学生作同题作文的记录是零.当然,这只是个别学校的情况,"点"不一定能代表"面",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共性常于个性之中体现出来.如果以主动"下水"者寡,而很少"下水"者众来概括目前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恐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语句优美,选材多样.层次清楚,主题鲜明……这似乎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在这种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忧虑的问题.即这种"水平"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来自作文选上的"再加工""二次创作",被语文老师们戏称为"花开二度".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是教学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老大难"问题。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提出了很多新的训练体系,像"从模仿到创造体系""观察体系""程式体系"等,这些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抓住了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因素。因此,把握得好的话,都能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期中考试的作文要求以"失败"为话题写篇文章.我们大半同学的标题就是"失败",一大二空三无新意.当然这不仅仅是我们同学的问题,比如说高考,2001年以"诚信"做标题,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做标题的考场作文比比皆是,千人一面,不见个性.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咱们共同探究解决方法.首先请大家打开记忆仓库,搜索一个你觉得漂亮的标题,可以是自己拟定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文章标题.想好后写到黑板上.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作文多存在无话可说、有话无力的状况.不留心生活、不善于搜寻生活中的人、事、物,虚构缺乏真情,缺乏积极意义是造成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找出写作素材,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虚构,运用必要手段进行内容扩充,把握生活本质,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评分中的发展等级一项.从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去衡量考场作文。其中任何一方面做得较好,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等级分。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话题作文"应称之为"话料引题作文",它与其他类型的命题作文统统属于话题作文,即都围绕一个中心作文。至今在中学语文界从理论上尚未搞清,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上便出现了忽略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淡化文体规范意识的盲目行为。而近年来试题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科学性"问题,且题旨规定性单一,缺少思辨,又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所以,命题人应该站在与考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命题,"话题"本身的答案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弹性,就成为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 本文不讨论"的""地"区分作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在书面语中"的""地"是应该区分的.我们知道,在"的""地"要不要区分、如何区分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认为不分也不会引起混乱,因而主张不分的;有主张"不作硬性规定,愿意分写的尽管分写,只要分得对就行"的;也有主张只要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内统一就可以的.但一些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关心语言文字规范的先生们还是旗帜鲜明地主张区分的.苏培成先生在<语文教学和汉语规范化>,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材要符合规范.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有不足,应该改进……要区分结构助词‘的'‘地',不要把‘的'合并为‘地'."于满先生也认为"的、得、地"的区分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基础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生的作文,毋庸置疑地普遍存在着胡编乱造、寻章摘句、剪辑拼凑、无病呻吟的"做"文现象.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释放真我,表达自我呢?  相似文献   

19.
孔晔 《文教资料》2013,(7):33-34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如今,作文教学已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在作文教学中"收"还是"放"的问题一直困扰许多教师。本文从这一问题切入,从内涵、意义、做法等方面讲讲作文教学中的"收"与"放"。  相似文献   

20.
杜颖 《辽宁教育》2006,(6):37-38
写作内容匮乏一直是困扰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教师感到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又苦于无“法”可教;学生感到无文可作,每遇作文,如临大敌,但又苦于无“法”可学.好在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作文的教与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新概念作文”的兴起,升学考试中话题作文的采用,使清新的文风吹进教坛,打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沉闷,由此驱动着众多的教者探寻解决学生写作内容匮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