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择校并不是目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但择校现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教育具有调节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社会作用,因而有坚持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必要性,而创造教育机会均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查禁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而择校事实却在我国愈演愈烈,并引起了一系列危害教育公正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出现有国内和国际原因。分析原因之后,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合理择校是教育机会均等在“质”上的体现,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基于客观的视野,笔者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择校问题的对策,关键是看政府如何应对,从而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和更加规范择校,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择校与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学择校问题,是近几年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择校会不会危害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关键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4.
就近入学与择校现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近入学”原则下的义务教育保证了广大适龄儿童、少年基本的入学权利 ,使人人有权接受教育 ,解决了教育机会均等在“量”上的规定 ,却无法保证“人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择校”也许能解决这种教育机会均等在“质”上的规定 ,即让“就近入学”和“择校”互相制约 ,互为补充 ,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5.
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改革的择校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择校思潮的推动下,美国基础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形成了特许学校和学券制等择校形式.公立基础教育的选择权得到了政策保障,在政府与公立学校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前,家长为孩子择校和择师的现象仍然普遍,除教育环境和师资的因素外,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是家长的共同心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公平?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力图使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女童就学难问题很突出,“择校”行为中的公平问题也是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补偿原则使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准则应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先,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度地以效益为主,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家长择校问题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限制。美国政府管制家长择校的法理基础是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教育券计划、教育税抵免计划、帮助残疾学生,加强对弱势家庭学生的扶助;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学校信息系统、防范学校设立不公平的入学筛选标准,强化对一般家长择校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李庆丰 《湖南教育》2002,(16):22-23
教学机会均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均等,或者说,学生都能获得教师同等的对待。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不同学生所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平等与教育教学评价平等两方面。教学机会均等是由入学机会均等走向质量机会均等的中介与桥梁,是最终获得教育结果均等的基础。它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个个成才。因此可以说,教学机会均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与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新理念。教学机会均等的第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学方法的平等。教学方法上的平等又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化思想的体现,是教育民主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而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教育的核心。如何认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已被提上日程,而寻求调和矛盾的途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择校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各国根据本国的教育状况采取不同的择校形式,体现了不同的特色。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的择校政策尤为突出,他们的择校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使我们在教育改革中正视我国出现的择校现象,避免盲从和片面模仿。  相似文献   

12.
一、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实质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方面: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方面的机会均等(即学业成功机会均等)。所谓入学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位公民都均等地享有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要求的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均等地享有接受其所选择的教育的机会;教育结果机会均等是指每位接受完教育的毕业生都应该受到社会平等的对待,得到其应享有的社会待遇。其中,入学机会均等侧重指教育机会均等的量的方面,即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接受教…  相似文献   

13.
择校现象是一种教育观念的产物,体现的是教育观念从"就学"到"求学"的转变。从教育观念转变的角度剖析择校的由来和深层原因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前提。只有理性看待择校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择校现象是一种教育观念的产物,体现的是教育观念从"就学"到"求学"的转变.从教育观念转变的角度剖析择校的由来和深层原因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前提.只有理性看待择校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让每一个孩子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是教育的美好境界,也是当今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念。就学校而言,实现教育均衡需明晰三方面内涵:一是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孩子获得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二是各尽其长,让每一个孩子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均衡是相对的,而不是整齐划一、抹杀个性的绝对均衡,只有在发展机会均等基础上的个性张扬,才能实现生命意义上的真正公平;三是教育均衡不是低水平教育,而是具有厚重文化积淀的优质教育,只有明确这一点,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流失或择校的"白热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主要指在法律上要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一般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单凭教育自身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周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41-142
本文主通过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及择校政策的分析,分别从优质义务教育供求矛盾和教育效率两个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择校现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文章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以期为思考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公正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包含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公平既体现在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上,但又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从概念分析入手,讨论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把教育机会均等界定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享受同等接受某种教育的可能性,以区别于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论文认为,作为可能性平等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体现为权利平等,具有相对性、不充分性等特点。基于这种新的教育机会均等观,论文讨论了一些相关的教育政策问题,特别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是一种社会行动乃至政治行动,而不单纯是一种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