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流失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近几年来,农村教师流失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教师流失使得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乡村小学教师匮乏,甚至面临没有教师上课的窘境。乡村教师为何源源流失乡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条件简陋。据《人民日报》不久前披露,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双江小学在2013年9月初新学期报名时,学校陷入了一场师资短缺危机。全校10名教师一下子就有4名调走了,让这所村小一时无法开展正常教学。  相似文献   

2.
《师道》2009,(1):62-62
我国校长留住骨干教师的策略无非就是三条:一是“待遇留人”,二是“感情留人”,三是“事业留人”。(见《中小学管理》,作者:冯大鸣)然而这三条策略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同区域内教师待遇不一致的情况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美国特许学校的经验是——经历留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校长留住骨干教师的策略无非就是三条:一是“待遇留人”,二是“感情留人”,三是“事业留人”。然而这三条策略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同区域内教师待遇不一致的情况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地方教育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自2006年宁夏实施“特岗计划”至今,已为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教师,成为推动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师资新生力量。随着特岗教师大量补充到农村,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矛盾,有力地充实了农村师资力量,对推进自治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特岗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要求,就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本刊围绕特岗教师培养、培训及专业引领这个主题,进行问题研究探讨,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做法,以期激发出更多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科学》2008,(1):29-29
广州市政府已原则通过方案,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将不断提高。随着不断调整,广州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越来越优化了。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12月5日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广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时透露,广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看,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幅增长,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和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水平,如2006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4%、94.8%、75.9%,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铺垫基石。同时,关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探讨相应的政策建议,建设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学有所教"的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川南某县的实地考察,发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依然任重道远。在强制性的分配制度打破以后,诱致性的激励制度尚未建立,导致新增农村教师质量尚需提高。而考调制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师进城选拔方式,却造成了更多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从学校层面来看,校长虽然有较强的原动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但在很多现实矛盾中,往往忽略了配置教师的质量。就相关利益群体来看,农村群体是松散的,对教师配置决策施加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城市群体是强有力的,对教师配置决策可以施加较大压力,这强化了教师配置的城市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8,(2):F0004-F0004
广东省200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1月8日召开,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已免除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和课本费的基础上,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实施免除全省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政策;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欠发达地区补助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年50元、小学每生每年30元,并逐年提高,其他地区不低于此标准。  相似文献   

9.
郭红霞 《农村教育》2007,(11):12-13
根据《人民日报》2006年3月8日消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多数在农村。按照窄口径说.九百多万名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城市、县和镇的教师占43.71%,农村教师占56.29%。如果将县镇中小学也纳入农村学校范畴.按宽口径统计,那么农村教师所占的比例将更大。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中小学教师曾为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不少农村教师都没有接受过完备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教师培训.以至于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能力缺陷。同时,农村教师短缺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满足不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其现状仍然堪忧。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9,(3):24-24
观点速览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局长张宏:一是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三是建议提升义务教育的财政重心,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付体制,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有更加切实的保障,尽快做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以此带动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尽管如此,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农村学校仍是薄弱校,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仍然处于薄弱状态。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均衡教育的实施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网络研训,给农村教师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运用网络进行教师研训活动,可迅速拉近城乡教师的差距,实现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专业成长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新成就,但是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农村教师保障难、补充难和农村教师教育难.就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师待遇;增加教师编制,有序补充农村教师;师范毕业生定向分配当农村教师,落实有编有岗,激活农村教师教育.对于农村代课教师,不是简单地说"清退",而是要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受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的工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据成都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成都部分城区中学教师待遇是一些郊区县中学教师待遇的1.78倍,而郊区县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却普遍高于城区中学。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异过大,不仅导致城乡教师之间出现畸形的单向流动,造成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客观上也使得...  相似文献   

15.
杨永 《中国教师》2010,(6):24-24
<正>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农村中青年教师,我感到欣喜和鼓舞。但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心中尚存在几个迷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称TETA计划)项目办公室掌握的情况,虽然全国培训的教师以城市教师数量为多,但江苏、重庆、海南,西藏等不少省已经或正在将实施的范围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地区。可以预计,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即将大规模展开。在这种形势下,认真总结农村地区实施TETA计划的经验,分析农村地区遇到的困难,并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远程培训模式,进而大力推动TETA计划在农村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师资均衡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分别从三个角度对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开展了研究: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现状;二是师资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三是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历年来在该问题上的研究进行整理和综述,旨在弄清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现状,找出当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不均衡问题找出原因,进而提供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均衡的策略,以期待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有效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启动了“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培训项目培训农村教师,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针对“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实际运转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求进一步研究、发展工作站的培训模式,更好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得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消息,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为之欢欣鼓舞。的确,以前说农村教师待遇低下一点也不过分,农村教师为此遭遇过很多尴尬:  相似文献   

20.
陈建超 《教育与考试》2012,(4):80-82,87
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要坚持组织选派与教师个人志愿相结合,鼓励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校际交流,组织教师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合理流动,优化师资配置,提高师资配置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