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美华 《现代家教》2000,(10):22-23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教孩子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孩子上课不知怎样听讲,不知怎样记笔记,等等。方法不得当,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效果。因此,要  相似文献   

2.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9):77-80
刚开学三周时间,便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有说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不喜欢新老师的;有的问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有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归纳起来会发现,这些家长反映的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位母亲和我说:"我每天下班之后,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学习,看着他做作业。前天晚上,我到小区门口买点水果,前后离开大概10分钟,回来发,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年龄小、自律性不强,让家长通过"签字"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信息沟通,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办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签字"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很有必要。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相似文献   

4.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加之生活的压力都把关注孩子考试分数的多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做家长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却把关注的点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无法找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给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做父母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习音乐,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学钢琴。但是真正坚持持久的孩子,并不多见。作为钢琴教师,我有一些体会贡献给家长和老师。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供孩子上学是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考虑最多的事,孩子“不成才”是家长最没面子的事,逼孩子学习也是家长最苦恼的事。都说孩子苦、孩子累,其实家长最苦也最累。应试教育不敢不抓,素质教育不敢不随。不抓,怕孩子升不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好前程;抓紧了,又怕孩子吃不消。不随,怕孩子跟不上时代步伐;随,怕孩子分散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难境地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而且也为难着家长。  相似文献   

8.
王淋 《现代家教》2000,(6):49-50
如何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减负”过程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烟台华颖实验学校多年来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中不搞题海战术,而是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新,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愉快学习”的成功。这个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选登的是初中二年级王淋同学的一篇体会文章,供老师和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做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燕芳 《生活教育》2012,(11):74-76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要参加高考就会很紧张,建议家长做到"六不要、六要"。六不要:1.不要胡乱指挥许多家长认为,高考是大事,因此常常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俩也经常为孩子高考的事吵架,对孩子的学习不知道如何下手,一会要孩子这么做,  相似文献   

10.
林希 《神州学人》2003,(6):47-47
随着海外华文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中文学校来学习。然而在怎样辅导孩子的中文学习上,很多家长却常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我个人的体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不要过早送孩子来学校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恨不得让孩子四岁就来中文学校学习。却没有想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能适应连续三小时的中文课学习。他们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还会影响年龄较大的学生学习。而且由于幼小的孩子眼睛和手骨发育还不够成熟,过早在小格子里写字极易造成近视和手腕酸痛,从而打击了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尤宝华 《文教资料》2011,(25):102-103
音乐艺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由于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孩子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成了"问题孩子"。本文深入分析了学习乐器与儿童成长的关系,认为只要家长提高认识与引导恰当,就能趋利避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则事与愿违,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我国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遍及全国,然而其实质却不很相同。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真”素质教育,一类是“假”素质教育。一些真正搞素质教育的学校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甚至陷入无法生存的境地,素质教育改革举步维艰。二、素质教育难以深入下去的表层原因一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最主要的目的和唯一的希望就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升入重点高中或大学。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能升入大学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苦学、多学,搞素质教育不让孩子学习,这不是拿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秦红波 《考试周刊》2009,(10):223-224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的途径,音乐对于人的作用最早,又最直接。家长和教师应共同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让孩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本期话题】近日,广西平南一所高中因学生违反校规,带手机进课堂而开除了20多名学生,引起较大争议。大多数学校认为"禁止手机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还课堂清净;大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孩子用手机,认为手机容易造成孩子分散学习精力。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只要孩子自觉,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调查数据显示:当孩子被问到"如果可以倾诉,你最想向爸爸妈妈倾诉哪方面的心里话"时,排在首位的是"在学习上的困惑或收获",50.11%的孩子只与家长沟通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艳 《西藏教育》2010,(2):23-24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尤其是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育成效的滞后性和藏北牧区与外界交流较少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家长看不到教育带来的好处,觉得学习无用,不愿意送自己的小孩到学校学习。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不愿意到学校学习,即使到校也不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7.
我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进行"饭碗危机"教育,而不习惯、不擅长进行"梦想"教育。我认为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梦想而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很多家长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他们很苦恼,孩子的梦想总是飘忽不定,朝三暮四。杭州一位妈妈说,孩子小时,看"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拉二胡,说长大也要当二胡演奏家。  相似文献   

18.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19.
孩子快升入小学了,有的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些家长甚至整天把孩子搞得团团转,生怕孩子上小学后“输在起跑线上”,有时还采取一些不得当的方法。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帮助孩子学习数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暑假又到了,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校门,成为“小学生”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孩子的生活要从“游戏”转为“学习”,孩子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适应。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转换角色呢?家长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