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是一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在重知识重能力的市场经济年代,“硕士研究生”之类的字眼是令人羡慕的,我也为我能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备感欣慰。但艰辛与成功相伴,作为一个在职人员,以专科学历报考的同等学历生,从经济专业转到法律专业的考研生,与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考研相比,我在考研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2.
敬一丹  方向 《高中生》2012,(16):10-11
我不是什么成功女性,也不是什么女强人,只不过是干电视工作的,如果说还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不过是比别人多付出了一些汗水而已。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我觉得每一个脚印里都盛满了坎坷和踏实。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我回到家乡黑龙江,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我的文化底子薄,于是我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可连续两次都名落孙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管理专业研究生一直十分踊跃,最热的莫过于报考MBA(工商管理硕士)。其中不少本科生并不是学管理专业,而是跨专业报考管理专业研究生。考研前,考生需冷静思索一下:我到底有没有管理才能?我是不是读管理专业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当年宣称考研降温的教育官员,是作何想。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国考生为120万,比上年减少8.2万,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因此,有官员分析指出,考研开始降温,并将其归为就业形势好转以及学生考研越来越理性。然而考研形势的发展,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这种判断。当然,对于考研人数的增加,有关部门还是会找出理由,比如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大,吸引了考生报考;研究生考试改革,为学生报考创造了条件等等。但在笔者看来,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考研的主力军,而这一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早在2008年前后,媒体的调查就显示,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创下了考研史上的最高纪录。我们可以从以下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一组统计数据得到证实: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1997年为24.3万, 1998年为27.4万,1999年为31万,2000年为39.2万, 2001年为46万,2002年为62万,2003年为79万。据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将突破100 万。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的必然结果。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考研,据新浪网对30066人的调查,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占58.03%:认为“需要充电,提高能力”的占10.67%;认为“学位证书越高越好”的占11.42%;“盲从者”占18.51%。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考研冲剌阶段,看着校园里各类考研辅导班的标语越贴越多,口号越来越令人兴奋,我不禁想起了4年前自己备考的经历。2004年6月的一个晚上,我在酷暑中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重拾书本,为5年前未圆的研究生之梦再搏一次。在当时看来,我的这个决定更  相似文献   

7.
亲历考研     
故敏 《大学时代》2006,(3):60-61
从1985年考取上海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期间我读完了研究生谭程,教授过研究生课程,还担任过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应该说考研、读研、教研的种种过程都已经亲历了。但是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考研的那段经历,它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8.
2000年4月全国研究生考试成绩一公布,我就成了单位 同事注意的对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一个中专出身 的学生,如何能考上研究生呢?记得当年我报名准备考研时, 一位老朋友对我说,如果学校能招50岁的研究生,那么我信 你能考上。言外之意,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成绩 下来以后,我也觉得有点意外.两门国家统考课都在60分以 上,加上三门专业课,总分达到370分,创造了“杂牌军”一 次报考就胜利通过初试的好成绩。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一 年,工作生活稳定。不久前看到研究生考试的热闹场面,不 禁回想起以前考研的难忘日子,久违的考研经历又一次让我 激动,现写下自己的体会与诸君共勉。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给予研究生教育空前的关注,不可阻遏的考研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自考生的人数不断上涨。笔者作为自考生考取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每次见到相同经历的学友,谈起各自的求学经历和感受,大家眼睛都有些湿润。选择自考,就是选择了一段充满艰辛的征程;选择考研,就是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无时无刻,都要和自己的毅力对话,向自己的潜能提出全方位的挑战。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极与报考院校保持联系外,自考生朋友还要苦练各种“功夫”,以树立信心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里介绍笔者谑称的“四关”,希望对自考朋友有…  相似文献   

10.
读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看着新生报到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考研的荆棘之路。我想把那段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那些正挣扎和奋斗在考研路上的兄弟姐妹们多一份鼓励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邓亮 《中国研究生》2011,(10):40-41
2010年,我报考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因总分不够而被调剂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有人说:"经历了调剂的考研,才算是完整的考研。"调剂的痛苦与成功让我更加珍惜这读研的机会。如果说我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是一种运气,那么我成为林天伦老师的学生则是一种福气。林老师的谆谆教导,如爱的清泉,在我心灵的河床缓缓流淌。虽与林老师交往仅仅只有一年,但我却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12.
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后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的最大追求。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成教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每年都有大量的成教本科毕业生期望报考研究生,考研也已成为成教毕业生的最大追求。但是,成教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存在着许多障碍,笔者认为,目前三大障碍影响和制约着成教毕业生考研:期望考研而又不敢报考的心理情感障碍;成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限制与体制障碍;报考后不知如何复习和迎考方法障碍。笔者认为,分析并消除这些障碍已经成为成教毕业生考研的最为关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考研全攻略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即将开始,有志于考研的各界人士一定要关注考研的最新情况,熟悉报考流程,明白报考条件,精心选择学校,仔细评估报考专业,以不变应万变,满怀信心地应对这次人生大考。  相似文献   

14.
就业热线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2005届的毕业生,今年报考了研究生。由于准备不充分,感觉没有太大希望。我现在第一个冲动就是“复习再考一年!”,但父母建议我还是应该先找工作,安顿下来再说。是回家乡,还是“北漂”,我真的感觉很迷惑,作为一个女孩儿,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总有很多无奈。请老师帮我出出主意。谢谢!小梅小梅:你好!近年来本科应届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些学校几乎70%以上的毕业生都选择了考研。但像当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现在本科毕业生又扎堆儿到考研上,然而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如愿,总会有人不得…  相似文献   

15.
论研究生扩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庞青山  曾Yin 《江苏高教》2000,(6):108-110
随着近几年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 ,高层次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研究生良好的就业形势 ,理想的就业单位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专科毕业生挤上考研的独木桥。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 ,近几年研究生报考、招生人数保持大幅度增长。 1 996年至 1 99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 32 %、1 9%、1 3.1 %、1 6.4 % ① 。 2 0 0 0年是研究生扩招的第一年 ,计划招收 1 2万人 ,扩招的幅度达30 % ,报考人数近 4 0万人 ,其中报考硕士生者达 39.2万人 ,比 1 999年净增 7.3万人 ,增长了 2 2 .8% ② 。考研热的出现 ,既表明…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黑龙江,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我的文化底子薄,于是我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可连续两次都名落孙山。当时我已经29岁了,不想再这样折腾了,但就这样放弃,我又有些不甘。  相似文献   

17.
考研心得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毅恒 《教育与职业》2003,(22):22-24
对于那些追求上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来说,考取研究生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目标。报考研究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需要讲究什么策略,有些平时关注这些问题的同学可能对此有所了解,但据笔者在平时与学生们的交谈和交往中,发现也有很多同学对有关考研的程序、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还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报考,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个人的录取,这对考生来说是不应有的巨大损失。为使考研的学生少走弯路,笔者作为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将个人关于考研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总结如下,供将要考研和准备将来考研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透露,2008年全国共有214450名考生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较2007年减少7127名。这是继2007年全国报考北京高校研究生人数比2006年减少5777名之后的第二次“降温”。专家认为,考研人数的连年下降显示出社会对学历教育的冷静。  相似文献   

19.
徐敏 《成才之路》2009,(33):I0005-I0005
2010年研究生报考已拉开大幕。明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65万人,与今年基本持平;而明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611万人,比今年增加52万。教育界人士预测,面对就业压力,考研仍是大量毕业生的选择,明年考研竞争将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20.
职技高师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除培养实用性强的技术人才外,也应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毕业生考研便是途径之一。 我系自1989年招收本科生以来,每届都有部分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已在我系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报考人数逐年递增。93届4人报考,94届8人报考,95届10人报考。考研也同时带动和促进了我系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思想更加巩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