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形成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四种重要源流,以及它们怎样进入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并如何发挥着它们的影响与作用的。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柴建设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8卷5期-139-140.页-《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8卷5期-139-140.页
“一五”时期河南高校把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做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建国前比较,其办学模式的经济体制,人事制度以及学术研究、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竞赛活动等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嬗变,对当前高校体育的各项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1.建立多元化的竞争型的办学模式。为增强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更大程度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通过“改制、改组、合作、合并”等方式,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办学模式,除国家办高校外,我们还可以动员和依靠社会的力量办学,如:“民办高校”、“国办民助”等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在管理模式上,既可以坚持国家办学,又可实行国家和社会联办、社会办学模式,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多元化办学的存在下更加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4.
人类教育模式大致经历了贵族化模式,专业化模式,素质化模式这几个发展阶段,贵族化教育模式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不可能走向大众化道路的,近代的专业化教育虽然促进了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但却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教育的发展必须将最终走向以开发人的潜能为主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入 2 1世纪 ,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 ,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高等教育评估。从 80年代初开始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 ,现已积累丰富经验 ,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充分表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性与作用已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7.
8.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50年,特别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结构调整、深化  相似文献   

9.
以建国以来的上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为脉络,回顾半个世纪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 5 0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走过了曲折的前进历程。回顾历史 ,我国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建国后至“文革”前夕阶段 ,即通常所说的“十七年” ,它主要体现为最初的全面“苏化”和逐步结合中国实际而形成的“高教六十条”。第二个时期 ,即“文革”十年对教育的大破坏和全盘否定阶段。这期间 ,把前十七年的教育一概视为“黑线”统治 ,提出了“教育革命”、“砸烂黑线统治”的口号。其后果 ,一方面把比较科学的、合理的教育和教学体制统统当做“封、资、修”的东西一古脑儿否定掉 ;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起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稳步发展和大众化时期的飞跃发展三个阶段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提升。然而,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亟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因此,需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效利用资源,发展多元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政治、经济出现了剧烈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观察各类问题。今天的学者也逐渐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研究民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教育等问题。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我们可以用"国际化"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是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系统看法。随着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在发展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应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办学定位、相对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在清末主要仿日本模式,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转向仿美国模式。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杜威访华的影响、留美归国学生的作用、“二十一条”的负面效应等几个方面。这一转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教建构理论已经不同于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实用主义教学,高教基础类型的建构与工具、工程、项目的融合,高教应用建构与地方经济、国家战略融合,高教的发展从来都是"全社会"机制,形成"时代—制度—强国"等全社会分布式的成长,高教具有"自我建构—产教建构—教育建构"的新的发展路径。基于"问题—现实—社会"现代高校教育基础的延伸,确立现实化能力与社会化体系的高教应用体系的战略机制,提升了高校基础"融合—拓展—建构"的社会服务水平,以及新时代"服务对接匹配"的社会主义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走向多元化的大学教育——从高校推展博雅教育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构和消除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得以成立的逻辑和判断的立场出发,以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肯定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多元化的,而博雅教育则是必由之路,它所倡导的大知识观的教育思想是多元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典范,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高教强国之路始于18世纪初叶彼得一世的改革,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苏争霸。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是在传统的“大国意识”和“强国精神”的背景下展开的,处理本国传统和西方经验一直是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首要问题。俄罗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经验有:实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所有制。调动部门办学积极性;采取超常规措施,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开创专业教育模式,坚持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沟通是两人或多人之间信息、思想、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目的是让信息、思想和情感交流通畅.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着师生沟通不畅等的若干教学问题.针对高校师生沟通不畅等问题,运用沟通的艺术,采取相应的对策,可有效解决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本是人的教育,其重要本质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和完整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以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为己任。然而在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成人教育价值追求中人文精神缺失。基于此,成人教育需加大人文知识教育的比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个性和谐发展的公民为其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研究生教育自1978年高校恢复招生以来,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面临新时期下的新形势,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急待回答的问题。本文试从高等教育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对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