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已经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高速发展,软件产业集群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引进和扶持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集群.但也存在着产业链建设总体配套环境较差,缺少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本土“根植性”微弱;依附外资,产业投入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系政策建议来促进湖南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集群效应视角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信息产业的集群战略置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基本理念下加以考察,从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企业与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鹏  娄赤刚 《情报科学》2008,26(1):10-14
发展信息产业集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紧迫战略任务.本文围绕微观和宏观两大视角分别从横向结构维度,纵向时序维度详细阐述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发展保障机制、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内容,为我国"十一五"新形势下培植与发展信息产业集群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乌鲁木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薄弱;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滞后;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政策、措施及服务有待建立、完善和优化等问题,并提出加快乌鲁木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靖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22
经济的集聚化一直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经济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虽然商业文化、制度创新、民营体制、专业化市场、企业家精神等因素被认为是浙江产业集群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在这些因素背后,浙江产业集群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遵循了比较优势,而且这种模式正给集群的进一步成长带来越来越严重的障碍。本文认为,浙江产业集群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集群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根本性作用。在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泉州产业集群的实际案例,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进而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计量分析,剖析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用的产业集群优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进 《中国软科学》2003,16(8):110-112
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信用问题。首先,综述了产业集群优势理论对信用问题的研究;然后,通过库诺特模型解释了信用能带来集群优势的原因;最后,对产业集群和社会困境问题进行了比较,阐明了集群环境为什么能导致高信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后发国家,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成长,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产业集群政策的内涵,总结了现有产业集群政策的分类,并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集群政策做了比较,总结了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外包与产业集群相比,在形成机理和竞争优势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通过对外包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比较分析,来探索如何利用外包的竞争优势,补充、促进和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边云  马力  王燕燕 《科技与管理》2009,11(4):33-35,39
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3个层次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申静  赖茂生  钱程 《情报科学》2005,23(10):1579-1582
本文通过描述服务创新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聚合的概念,在详细分析中国ICT聚合现状的搴础上,阐述了中国知识型服务业(KIBS)的服务创新对信息与通信技术聚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此引导中国知识型服务业和信息与通信技术聚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首先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然后,通过322份全国新能源专家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理论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基础、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没有通过5%的水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没有通过验证。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产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指出了其内涵和特征;而后分析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指出了产业集群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可能也是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升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有的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对剔除进口影响的中国各个产业关联度及其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进行分析,选择中国的重点发展产业,并就这些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步芳 《软科学》2005,19(3):82-84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持续的集群创新。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的经验对于我国各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启示:集群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集群企业不仅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更要借助于集群创新环境成为一个“创新型组织”,只有在产业集群中不断创新才能塑造未来的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索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17.
苏李  臧日宏  田国英 《软科学》2011,25(3):84-87
借助空间集聚指数、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对2003~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集聚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集聚度较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各行业的集聚状况差异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且明显上升,而原材料密集型和原材料及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且下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绩效呈两极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网络特征即网络关系强度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其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强度通过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大于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网络关系强度是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网络结构下的产业集群若能通过提高互惠性,扩大合作交流范围和增加接触的机会来加强网络关系强度,将能更好地提升其整体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