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人物通讯是十分重要的写作形式,把人物写好了,能够起到非常感人的效果,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因此,我们的报刊始终重视宣传先进人物,注意采写好、报道好先进人物的人物通讯,记者、通讯员要把宣传好先进人物、写好先进人物,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一)以往对写好人物通讯,新闻院校的教授曾经强调要写出人物的三个矛盾,即人物与自然的矛盾、特定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那么,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今天,笔者认为人物通讯写作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选好典型。新时期的人物要…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展现了各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百姓的风采,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文提出了人物通讯写作中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并结合实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每逢年终岁末,对全年新闻进行大盘点,已经成为媒体必做的功课,各个媒体都绞尽脑汁,竞相求胜,年终盘点报道在竞争中日益繁荣,题材的丰富,内容的吸引力,甚至超乎读者的预期。而去年的年终盘点,则由于《中国青年》杂志把刘海洋、李真两位负面人物列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在媒体间引发了一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的热烈讨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西方新闻界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美国新闻界对新闻人物的评选,一般都采用影响力标准,而不论其正反。但前年,美国《时代》周刊曾有意把拉登列为年度风云人物,消息不胫而走,引起…  相似文献   

8.
9.
崔琳 《青年记者》2001,(4):40-40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写道:“教育新闻是最难采写的,它不像科技有具体成果可言,不像社会新闻容易吸引人,教学秩序按部就班,平静安定,要在这种平静中发现新闻是需要特别的耐心。”相信不少从事教育新闻报道的同行都有类似的感受。如何将教育人物通讯写活、写新、写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一、巧选角度,以新抓人巧选新闻角度,是指看问题和抓新闻的角度要与众不同,角度选取的好坏,决定了文章的好与坏、平与奇。一些教育人物通讯,往往给人千人  相似文献   

10.
11.
写好人物通讯,首先就是人物要生动鲜明、有血有肉,能够引起读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呢?为此应该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解决哪些常见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陈克锋 《青年记者》2006,(16):69-69
在新闻写作中,人物通讯写作,其分量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如何写好人物,如何常写常新,走出写作的误区,是每个记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笔从事人物通讯写作数载,并于2005年出版了人物通讯集《母亲山》,总结出些许感悟。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人物新闻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而且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倡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4.
15.
张先珍 《青年记者》2006,(12):46-47
刻画人物是记者的基本功,宣传典型是报纸的题中之意,典型报道在我国一直是主流媒体的优势和强项。而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受众对其的关注度却在弱化,典型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如何使典型报道重新吸引受众的目光,恐怕还要从求新、求实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17.
黄荆 《新闻前哨》2002,(12):39-39
如何写好人物的闪光点呢?这当然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可任意套用。但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抓准人物的心理、心声、行为细节,是写好人物闪光点的关键所在。(1)抓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是展示人物闪光点的重要手段。这有两种方法:一是让人物倾诉自己的所想;二是由作者客观地叙述人物的所想。前者更能体现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真实感人。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一处是这样描述马玉祥的:“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人物通讯是时代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也是新闻人的责任。当下人物通讯如何契合时代发展、写出特色、引发读者共鸣,是每一个新闻人面临的挑战。中国新闻奖是国内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其获奖作品反映了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示范意义和引导作用。本文从近几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人物通讯类作品入手,从选材、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分析比较其共性与特色,探寻当下人物通讯写作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王颖 《记者摇篮》2009,(11):42-42
所谓“散文化写作”,其实就是将新闻与文学实现最完美的有机结合,使新闻写作文学化,诗意化,更易于走进广大受众的心里,更为读者(观众/听众)所喜闻乐见。即利用文学化的笔触,赋予作品更加生动、灵性、自然的特质,使之彰显出文学艺术的张力,进而达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