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相似文献   

2.
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应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相似文献   

3.
语言翻译理论中一些抽象的译语标准如“神似”和“化境”通常是难以实现的要求,特别在现代的语言教学中,与其取法那不可实现的理想,不如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术原则。本文就从翻译要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和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在翻译时应遵循的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互译涉及社会文化、习俗等领域时,多见译不达全意,甚或不可译现象。而互译之目的,不外乎在于将不可译变通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译出原文,以实现原文作者力图达到的语境效果。基于此,结合日语谚语翻译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就其不可译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译者的任务》中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尤为独特,他认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译文不是对原文的传达,而是原文后来的生命,而且还提出了“纯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文章就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两方面探究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认为他的翻译现是反传统的,和谐的翻译观,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先生在第二届全国高中教学研讨会上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了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原文中找答案。答案表述离不开这条原则,要尽量用原文词句来表达,万不可离开原文,凭印象胡编乱造;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与从心所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沟通要通过翻译。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助于回顾我们的翻译工作 ,修订我们的翻译标准 ,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本文以汉语语文为例 ,从拆字、连珠联、藏头句、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出发 ,探讨汉语文的不可译性以及应对的方法 ,并举例评说 ,同时指出 ,就译者而言 ,原文文本是客体 ,译者是主体 ,所谓“信”,是指“译者 (必需做到的 )对原文文本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所谓“达”,则是指“译者 (必须根据自己对原文的全面正确理解 )用译入语如实地把原文译出”,由此可见 ,“信、达”是因人而异 ,是一个变数 ,任何译者都必需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鸡西大学学报》2022,(1):151-158
基于阐释翻译观,研究《飞鸟集》郑振铎和冯唐译本在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的差异。郑振铎和冯唐出于对原作的兴趣,“信赖”并翻译《飞鸟集》;“侵入”性地理解原文;在“吸收”步骤,郑振铎运用异化以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冯唐则使用归化改变原文的形式;最后都对译文进行了“补偿”,力求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平衡。研究发现,两译本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差异源于他们所处时代背景、所受教育、翻译目的、个人意识、文化观念和诗学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译文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模糊语言大量存在,翻译的模糊性是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以便尽量减少原文信息损失,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0.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是小说叙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小说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小说译文应当实现目的语文本隐含译者和“源语文本隐含作者、隐含译文读者和源语文本隐含读者的等同,从而使译文与原文产生同样的叙事美学效果。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在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上的偏离。  相似文献   

11.
古诗的翻释和古文的翻释一样,应当做到“信、达、雅”。也就是说,第一,要忠实于原文原诗。对原文原诗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减和变动,要尽量保持原文原诗的风格。第二,译句要通顺。不可拘泥于原文原诗的词语句式面造成词不达意,句不通顺的现象。第三,文字力求简明优美。在古诗教学中,如果翻译不能做到“信、达、雅”,必然会出现误译、涩译等毛病。这样学生会受害不浅。  相似文献   

12.
六、关于“而勿正心勿忘”《孟子·公孙丑上》“知言养气”章谈养浩然之气的功夫时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的话。“而勿正心勿忘”义不可通,不应曲为之说。愚按“勿正心”三字疑涉下“勿忘”二字而衍误。原来原文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由于原文“勿忘”前误衍“勿忘”二字;再把误衍的“忘”字分开写成“亡心”二字;再把“亡心”二字误写成“正心”二字。这样,原文的“而勿忘”,就逐步衍误成“而勿正心勿忘”了。若将本文还原成“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则下文宋人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以及实现这一使命的方法和途径,认为译者的使命是达到"善译"——使其译文与原文"曾无发毫出其间",读者"阅读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善译"的途径有三:在语言层面上采用归化原则;在文化层面则采用异化原则;当译者遭遇"不可译"的情景时,则应以原作的意境为依归,再创造出一个可以与原作"赛跑"的译作,以延续原作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汪燕华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21-123
译者对原文的“空白点”的处理只能表现在本文的理解和接受层面,以及审美体验层面,并不表现在译文语言表达和最终实现层面。译者应将对原文本“空白点”留给译文文本的读者去解读,从而实现他们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5.
《论语·泰伯篇》第九章很短,但很有名。原文只有“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2个字。就这句话,有两种句读法,意思截然相反。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中,除了批孔子的“克己复札”外,重点批的就是这句话了。当时,这句话的句读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里的“子曰”被翻译成“孔老二说”,孔  相似文献   

16.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引自初中历史课本《中国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二十二课 其原文出自明史馆臣撰的编年体史书《明实录·太祖实录》卷34,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采取的让步政策进行的形象化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超级链接     
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希望是附丽(依附)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有理想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流沙河理想就是进步的,在不断前进中追求的坚定不移的范本。——[法]雨果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列夫·托尔斯泰超级链接@万进  相似文献   

18.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有两个要点 ,一个是它的终极至上性 ,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的境界 ,另一个是它的经世致用性 ,即与人道相联系的“凡”的现实。前者是最高的理想 ,后者是理想的实现 ,两者之间密切沟通 ,不可脱离。有的论者只看到儒学的世俗伦理的一面 ,不承认它的超越性 ;有的论者又只看到儒学的高明理想的一面 ,不承认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关键的问题是要理解天道与人道、神圣与凡俗的贯通。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行为模式 ,对今天的人格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玲 《文教资料》2006,(7):134-136
英汉翻译是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理想的译文应该是既忠实于原文,与原文等值;又语言流畅,用词优美,形象生动,符合主体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习惯。英汉翻译中,正确运用虚化和实化手法有助于达成以上目标,使译文更具鲜明性、生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厨子三罪     
菜根谭【原文】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译文】听说某个人的不好,不可马上相信,必须考察此人周围是否有人恨他,故意造谣陷害以泄愤;听说某个人名声不错,也不要立即就跟他亲近,以防被伪君子蒙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