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翔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有教练孙海平的努力,然而,面对鲜花,孙海平的表现总是那么“平心静气”。“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赢了不能洋洋得意,输了也不能垂头丧气,总之有了目标后,人就会不断进取,达到这个目标后,心里就会舒坦一些。”成绩的提高自然不是靠突然的灵光乍现,而是师徒两人的默契配合与共同努力。孙海平更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使出不同的杀手锏,让刘翔这道利刃随时随地冲开防线。武器一:赛前“马杀鸡”2003年巴黎世锦赛110米栏比赛前一小时,教练孙海平看到刘翔有些紧张,使出了第一种秘密武器——赛前“马杀鸡”(按摩)。这是孙海平平常很少…  相似文献   

2.
惊堂木     
这些枪手有些二 近日,孙海平接受某体育报纸采访时,回顾了刘翔奥运退赛的前前后后。文中,记者用孙海平的口吻写道:“我们要过正常的生活,但有时看到那些辱骂和猜测太离谱,也忍不住想站出来骂回去。其实有很多诋毁我们的人,我们通过相关部门也查出来了,很多都是枪手,背后有指使者,有人出钱让他们这样骂。”  相似文献   

3.
师傅孙海平     
人们认识刘翔的同时认识了孙海平,头微秃,黑衣墨镜,一步不离地跟在刘翔后面,不像教练,像个保镖。刘翔叫孙海平不叫“教练”,叫“师傅”——两人间的情谊,如同父子,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教练与队员。“师傅,您放心!”刘翔在雅典奥运男子110米栏决赛前这么对孙海平说。这是两人永生难忘的日子——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全场7万5千名观众在欢呼。决战马上就要开始。孙海平什么也没说。他的口袋里,装着预防心脏病突发的药。当刘翔惊人地跑出了  相似文献   

4.
身兼数职的孙海平太忙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孙海平一刻也不能松懈。刘翔的对手一个都不能小看。而且,有些重要会议和活动,他必须参加,大到党的十七大,小到田径教研室活动。孙海平不仅带刘翔,而且带了其他几个选手——有上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7,(10):24-25
田径世锦赛前后.从孙海平嘴里听到了无数次大史的名字.大史是史冬鹏的昵称。开始是说,以大史最近的状态.力争进入世锦赛前八;预赛结束后.13秒22的成绩让一向保守的孙海平破天荒放了猛话“他有可能冲击前三”;获得世锦赛第五名之后.孙海平已经开始准备打造110米栏的中国军团.而这些变化都发生在短短一两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6.
大佬     
孙海平·田径"刘翔诚可贵,孙海平价更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若定,孙海平颇具古代儒将风范,非至诚至智之人很难有这样的气质和风度。近年来中国在110米栏项  相似文献   

7.
孙海平:刘翔2006年表现得很完美孙海平用“完美”来评价刘翔的2006年。亚运结束后,他没给刘翔放假,也没给自己放假。他说:“尽管他以12秒88打破了世界纪录,但还是有潜力可挖的,现在摆在面前的挑战是,怎么把他的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这就需要一些新的手段,需要突破和创新。现在大家都在等着刘翔的2008,期待他能总爆发,我也想这样,我甚至还想到了  相似文献   

8.
脚踏实地     
刘翔创造110米栏世界纪录后,世界瞩目,举国欢欣。孙海平却十分冷静,他说:“我们现在就是从头开始,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训练抓实,这样才可能在2008年创造更好的成绩。”刘翔也说:“现在我该做的事情还是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9.
更新训练理念把握科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第一期国家队教练员培训班上,孙海平结合自己整整20年的教练工作的体会,向教练员们谈了“科学训练与竞赛”。他在多年来的训练实践中不断找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不断加以总结和反思,深刻体会到近几年在训练观念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对孙海平的发言作了摘编。  相似文献   

10.
时 下 ,上海正在推行“训科医一体化” ,日前在莘庄训练基地召开了推广现场会。会上 ,著名田径教练孙海平作了专题发言。训科医一体化 ,顾名思义就是将三者融合在一起 ,避免训练、科研“两张皮” ,或训练、科研、医务“三足鼎立” ,相互牵制。但是我想 ,训科医一体化不是拉郎配 ,应该有一条主线 ,并有一位牵线者 ,这人非教练莫属。而教练要担此重任 ,传统意义上的教练、经验型的教练恐怕难以胜任。鉴于此 ,科研教练应运而生。前些年 ,笔者写过一则《科研教练值得提倡》的短文 ,现摘录于此 :  “最近 ,湖北省出现了一些新型教练———‘科…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个优秀的选手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在刘翔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孙海平的努力。成绩的提高自然不是偶然的灵光乍现,面对鲜花和掌声,孙海平总是那么平心静气,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将才"才会带出名声大振的"帅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们”字的性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现行的教材中,有的称之为助词,有的把它视为词缀,有的则干脆避而不谈。这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惑。文章分析后认为,“们”在指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后是助词,在代词后是词缀。这样处理便于对名词语法特点的描述和学习,更符合词汇学的实际,更符合汉语的语法特点,在实践中也更有利于教学。文章从构成成分、组合能力、语法意义和语用等角度分析提出应设立“们”字短语。  相似文献   

13.
张孚 《垂钓》2007,7(2):70-70
有一种海鱼很爱生气,只要被人钓上岸,它的肚子就气成了球状。因此,有些人习惯称这种鱼为“气鼓鱼”。有一次,钓友老三和夫人在海边垂钓,夫人钓到了一条气鼓鱼,惊讶地问:“瞧,它的肚子怎么这样大呀?”老三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哈奇怪的,它怀的是龙凤胎。”  相似文献   

14.
汉学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找“隐士”,之后下了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没有体验过精神上的宁静而专门追逐名利的人是不被人尊重的。”  相似文献   

15.
王珰荣 《收藏》2010,(11):90-90
隔三差五到玉石市场转转看看,时不时能听到“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买者、卖者都这样说但却各有各的想法。我感到一些人似乎对“玉无价”有些误解。  相似文献   

16.
澳洲"鱼雷     
伊恩·索普在水中就像一枚鱼雷,以惊人的速度向对手以及世界纪录发起冲击。伊恩·索普这位澳大利亚泳坛的传奇人物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15岁时在吉隆坡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上一人独得4枚金牌的骄人成绩,还有他那一双16号的大脚。现年16岁的他也总是想尽办法掩饰自己是“脚比年龄还大的男孩”。这位世界最年轻的男子游泳冠军极不情愿地说:“是的,我的鞋很夹脚,但我还是坚持穿16号的鞋,我可不想让脚再长大了。”肯·索普说他这位明星儿子“现在对他自己的脚有些敏感”。冠军的母亲玛格丽特还说:“他从小就长得大,并且一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神仙看见一个人家里很穷,就动了慈悲之心。他化作一个老者,来到穷人面前,用手一指,地上的石块竟然变成了金子!可是那穷人竟然毫不在意。神仙以为他嫌少,就又点了几块,那人仍然不为所动,神仙大惊:“金子你都不要,你要什么?”那人羞涩地说:“我要你的手指头!”  相似文献   

18.
在人危机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中国将如何实现“人奥运”这一承诺,将是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本对奥运的人价值和人危机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构建2008年“人奥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晨钟 《体育科学》2006,26(3):F0002-F0002
伟人似乎说过这样的话,科学劳动是“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科学能力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84)。在今天所谓“信息社会”人们所面临、所参与的科学劳动的“协作”与“利用”在很大程度反映在对科学文献的“贪婪”与渴望上。美国科学基金会曾经有过这样的统计,一个科研人员用在调研文献资料上的时间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0.9%……。在不经意间翻阅到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佛利奇的小册子《科学研究的艺术》,贝佛利奇写到,“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研究一个问题时,对该问题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一无所知,是更为严重的障碍”。这里。煞有介事地引用“大人物”的话来转圈子,不外乎是想表述这样一个事实,即文献资料对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无怪乎在人们所阅读到的有关体育科研方法的书籍当中都有涉及“文献资料法”的章节;而人们见到的大部分(比较语,非统计概念)近似八股文的体育科研论文中无不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中有“文献资料法”的字样。  相似文献   

20.
王艺兵(北京市海滨区北大附小):“贴人”游戏一直很受同学们的喜欢和青睐,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个游戏。但由于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有限,而且教师往往是在完成了本节课的主要教材之后,利用剩余的十几分钟时间做“贴人”游戏,这样就会造成从游戏的开始至结束,有的同学做了好几次,情绪高涨、锻炼的时间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