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1、忽视“人”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人”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同时也为传播的受体。通过人对新闻的“处理”,从容使得枯燥的新闻开始变得具有思想和感情,并实现对思想的传播。而在当前的体育新闻的传播中,对“人”的关怀和人格尊严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在本文所探讨的“人”,不是没有人的存在,而是说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其缺乏一种人文关怀,缺乏对人的在情感、生存状态方面报道的思考。如在某次国际比赛当中,50米手枪运动员谭宗亮获得银牌。在记者对其进行的采访中,多次给在场的记者强调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面对运动员的强调,广大的记者却反复的强调“预赛第一名,决赛为什么会得到这个成绩”、“你参加四次奥运会,却获得一枚银牌,你觉得有愧吗?”等问题,如此的不依不挠,更是对体育新闻记者操守的反问和思考,从而背离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体育新闻是比较开放的新闻,丑闻在体育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体育丑闻的采访与写作是一个体育记者必备的功夫。体育丑闻既可以是发生在运动员、教练员身上,也可以发生在运动会的组织者身上。体育丑闻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隐秘性,要求记者必须具有职业的敏感。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无论在采访方式和采访流程方面都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只是由于新闻采访的内容不同,而不同的新闻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从而采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从广义上说,体育新闻采访包括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军事体育、大众体育等几方面内容的采访,一般来说这些采访同其他新闻采访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采访的内容不同而已。从狭义上说体育新闻采访特指对竞技体育的采访,而对竞技体育的采访同其他新闻采访相比却有着独特的特点。 1.采访的固定性 采访的固定性是指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性。也许有人会认为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4.
李琦 《新闻前哨》2013,(2):41-44
在体育新闻领域,群众体育新闻(简称:群体新闻)是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报道内容和类型,几乎成为体育新闻的“盲点”。不太受到体育记者和编辑的重视。究其原因,群体新闻不如竞技体育“显性”,即具备明显的新闻价值;群众体育活动也不如大型比赛,比如奥运会、世界杯,有着天然的超高关注度;群众体育对象以普通民众为主,不如体育明星有着炫丽的光环等等。  相似文献   

5.
五十六年前,上海新闻界发生了一件趣闻,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时报照相问题”.事情是由一张体育新闻照片引起的.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二日,上海市运动会开幕.一向重视新闻摄影工作的上海《时报》,每天用两个版的篇幅刊登大会的消息和图片,报道有声有色,颇引人注目。《时报》在第六版报道了大会第二天举行的女子五十米短跑决赛的成绩,并在显要位置刊出本报拍摄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一张大幅照片.照片上运动员的前后次序,与大会正式宣布的名次发生了矛盾。三六六号运动员马毓芳明明第二个到达终点可是在正式公布的成绩中连第四名也没挨上。于是,一幅体育照片在运动会内外掀起一场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97-I0101
罗更前,1984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现任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曾采访过三届夏季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两届冬季奥运会;三届亚运会。1996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眼奖”,2003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闻的江湖故事式叙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倪沫 《新闻大学》2003,(1):62-64
新闻的报道模式与风格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体育新闻也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时期,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有意识地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宗旨;80年代当女排五连冠、洛杉矶奥运会等体育盛事成为体育新闻热点时,报道又力求突出“为国争光”的政治热情;90年代以来,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气候和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小环境共同造就的体育新闻的消费机制中,体育新闻报道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态势,其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对体育新闻事件进行江湖故事式叙述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最受关注的职业人群除了运动员之外,就是体育记者。在奥运盛会中,作为电视新闻传播核心的现场采访报道占据着收视的绝对份额,成为仅次于比赛现场直播的第二看点。体育新闻目前已经成为界限清晰、专业特色鲜明的一种新闻。体育报道采编成本高,专业要求高,  相似文献   

9.
刘颖余 《新闻三昧》2004,(10):18-19
奥运会四年一次。对运动员来说,它是竞技人生中的圣殿;对记来说,同样是采访生涯中不可多得的际遇,而对体育记来说,采访一次奥运会,更是从业旅途中必修的功课。从8月7日到29日间,我有幸采访了第28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度过了难忘的22个日日夜夜。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了运动成绩历史性的突破,作为一名记,我不仅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而且在奥运会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我更有许多有趣的见闻和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的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体育明星人物通讯是体育新闻中一种很受读者欢迎的报道体裁。但是明星人物被大众所熟悉,他们的一举一动也会随时被报道.要成功写好人物通讯难度很大。奥运会的体育报道,可谓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体育新闻大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1.
体育离政治有多远?当前有这样一些模糊观点:有的认为体育纯粹是一种玩耍、游戏、娱乐、健身活动;有的认为体育新闻远离政治,只需要告知人们赛事、战绩即可;有的认为体育新闻领域是绝对自由的,个人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有的认为体育新闻在西方已被降为社会新闻中煸情新闻之列,无政治可言。 从希特勒把1936年柏林奥运会办成纳粹宣传会,到1964年奥运会抵制南非种族主义;从中国的“乒乓外交”,到因台湾问题迟迟才恢复中国的奥运会席位;从1980年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到1984年前苏联等国抵制洛杉矾奥运会……都…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体育运动领域内的杯赛、锦标赛、精英赛、公开赛、对抗赛、系列大奖赛……在世界范围或我们国内接连不断;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又增加了世界运动会(即非奥运会项目运动会)、友好运动会(以美苏运动员为主,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获奥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的选手参加),亚非运动会等等。这期间,远动成绩不断提高,竞争技艺日渐纯熟,比赛规则日臻完善。但伴之而来的不正之风也愈刮愈烈,诸如粗暴野蛮比赛,服用违禁药物,年龄弄虚作假,收买贿赂裁判,暗订“君子”协定等等丑行,时有所闻,时有所见。随着“体育热”的不断加温,读者渴望了解体育领域中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且欣赏竞技远动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一切,为我们体育记者提供了采访报道的广阔领域,同时对我们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捕捉广大读者喜爱的新闻,提高报道质量,深化主题思想,需要我们体育编辑、记者共同探讨和实践。这里仅就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每日综合消息的采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新闻报道的风格和模式总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70年代乒乓外交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强调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宗旨;80年代当女排“五连冠”、洛杉矶奥运会等体育盛事成为体育新闻热点时,我国的体育报道力求突出的是“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政治热情;90年代以来,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气候和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小环境共同造就的体育新闻的消费机制中,体育新闻报道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态势,大量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率先出现在体育新闻文本中,娱乐化的体育报道登场,娱乐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王长庚  何霞 《新闻记者》2002,(11):28-29
近 几年新创刊的体育类报刊或综合类报刊 ,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上 ,开始走上娱乐化道路。新闻学者李良荣指出 :“现在不少体育报纸、体育频道往这方面走 ,广州的《南方体育》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体育快评》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嬉笑怒骂 ,非常诙谐 ,彻底把体育当作娱乐来做 ,这是一股新的潮流。”①所谓“体育新闻娱乐化” ,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 ,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 ,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 ,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报台 ,把自己的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9日至18日,首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这是我国承办的又一次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首届东亚运动会,是对各国和地区经济实力和体育实力的新检阅,其着眼点在明年的广岛亚运会和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对于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也是个良好契机。因此,各国新闻媒介对报道此次体育盛会非常重视。有人评论说,本届东亚运除12个体育比赛项目外,还有第13个比赛项目,即新闻大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体育竞赛。笔者有幸采访这次体育盛会,现将在东亚运10余天的所见所闻介绍给新疆的同行。庞大的新闻兵团笔者在5月7日东亚运组委会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得知,参加首届东亚运采访的中外记者近800名,其中大陆记者522名。全国除西藏和内蒙外,所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国体育事业在战略布局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全民健身在体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挖掘,从赛场外找新闻传统的体育新闻往往比较重视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比赛,以及CBA等职业联赛,对全民健身新闻的挖掘尚嫌不够。其原因在于,竞技体育往往是拿金牌、破纪录都是新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已不仅仅是运动员竞技的赛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还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不同的人可以从赛场中找到各自所需。奥运从体育盛会到全民狂欢的盛宴,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更趋娱乐化,吸引了许多原本对体育并不关注的人群,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奥运期间经历了一场难以抗拒的体育化冲击。  相似文献   

18.
杨明 《新闻前哨》2008,(3):67-68
8月8日晚上8时8分。注定是个聚集全世界目光的时刻。第29届奥运会将在那一刻在北京拉开大幕。北京奥运会有28个大项、300多个小项目,届时将有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运动员、教练员汇聚北京。而采访北京奥运会的世界各地新闻记者人数将比参赛队员多出一倍,超过3万人。这足以说明,北京奥运会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一次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19.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赛事媒介服务中建立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意义 媒体服务也就是媒体运行.是为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前来采访奥运会的全世界的媒体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即“在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内,通过为注册媒体提供最高质量的设施和服务,保证对奥运会进行最佳媒体报道”①。随着大型赛事规模的日益扩大,媒介服务由原来为记者提供新闻素材到现在提供包括新闻、食宿、交通、医疗、安保、通讯甚至旅游等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