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放型试题 1.条件开放型 例(2005年四川中考题)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实验 1— 4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要求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集气瓶来完成。一般中学化学实验室没有这种塑料集气瓶,用玻璃集气瓶做危险性又太大。我用废物——聚丙烯饮料杯代替塑料集气瓶做该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法的优点是:材料易得,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1.用 10× 5cm透明胶带将透明聚丙烯饮料杯杯口封好,中间扎一小孔并注满饱和食盐水备用;   2.制取并将氢气验纯后用导管通入装满饱和食盐水的杯中,用排水法收集半杯氢气;   3.制取 Cl2。向已充了一半氢…  相似文献   

3.
物质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山东临沂铁路中学(276004)刘福勤进行物质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教材中采取的方法是:把物质加热后放人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虽然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可缺点是:集气瓶中容易逸出较多的氯气等有毒气体,污染课堂,改进后的装置...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三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五章第五节关于一氧化碳还还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装置复杂,操作时既要注意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的危险因素,考虑防止生成的钢重新被氧化,浪费较多的一氧化碳,又要考虑一氧化碳的毒性而进行尾气的收集或处理,且费时较多,实验现象能见度低,我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来做这个实验,克服了上述缺点,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见下图)=.实验操作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引用毛玻璃片盖严,正放于桌上.2迅速达集气瓶中注人5~SInl澄清石力水,益严.并较轻摇动.3.将内壁沾有少量氧…  相似文献   

5.
1 铜与浓硝酸的实验改进1 1 实验装置图 1  集气瓶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 ,用于吸收产生的有毒气体。微型小烧杯为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橡皮塞用于密闭整个装置 ,防止产生的有毒气体逸到大气中。1 2 几点说明1 2 1 由于集气瓶和微型小烧杯均为透明器皿 ,故不会影响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 2 2 改进后的实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尾气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1 2 3 通过铜丝的上下移动 ,不但可以人为地控制反应的进行 ;而且能够方便地反复实验。1 2 4 实验改进后 ,学生可以观察到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随着反应的进行由无色逐渐变…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材中(P7实验1—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是采用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通过红磷的燃烧来测定的。由于所用钟军过大,不易于课堂上演示操作,现象的明显性也受到影响。现改进如下。操作方法:1.在集气瓶上贴上一张纸条,将集气瓶容积从上至下五等分,在纸条上注明。2.在毛玻璃片上,固定一只小蜡烛,点燃后放入水槽中。3把集气瓶从蜡烛火焰上方迅速倒扣在毛玻璃片上,并将瓶口用水封住,蜡烛火焰慢慢熄灭。4.移开毛玻璃片,待水进入集气瓶中不再上升时,用毛玻璃片封住瓶口,取出,可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线约在集气…  相似文献   

7.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8.
1铜、铁在氯气中燃烧 1.1实验装置 1.2操作步骤 1.2.1集气瓶底部先盛放少许氯酸钾。取一根长约30cm的细铜丝,将中间段的铜丝在笔套上绕成螺旋状,做成“U”型,如图1所示,穿过双孔橡胶塞,塞住集气瓶口。  相似文献   

9.
1 实验用品 集气瓶、去底具支试管、鼓风球、玻璃导管、乳胶管、浓盐酸、浓氨水。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3 实验操作 1.按装置图把仪器安装好,并检验气密性。 2.在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适量浓氨水和浓盐酸。  相似文献   

10.
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溶液颜色。该实验存在以下问题:实验是在半敞口状态下完成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氯气膨胀而逸出,实验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也会随之一起逸出。在向集气瓶中加入水时,也会致使有害气体逸出,且操作中需要多次打开集气瓶口。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使用氯气时应尽量减少其向空气中的选散.现将此实验作以下改进,既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又可以演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谓一举两得.该实验操作简便,经笔者多次实验,效果良好.操作步骤:1.收集一集气瓶氯气,用毛玻璃片盖好,放在实验台上.2.在烧杯里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先关闭止水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置于铺有薄层细砂的燃烧匙里加热,到开始熔化时,立即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用胶塞盖好瓶口.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  相似文献   

12.
在讲高一第六章第H节NZ这节课时,由于无实验内容,使学和教深感乏味,为此建议派补两个可做的简易实验内容,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以下是两个实验的内容.实验一:氮气跟某些金属的反应.实验用品:集气瓶、玻片、火柴、镁条、镊子.实验操作:将点着的三支火柴放入空集气瓶中燃烧,持火灭后,立即用玻片盖住瓶口(瓶中N。含量仍为78%,CO。也不影响实验效果),再将燃着的镁条(此时的温度很激放入该瓶中,则镁条继续燃烧而不灭.此实验证实:比常温下稳定而高温下反应的性质,实验二:氮的循环氧化和吸收实验用品:装有*0。的…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级中学化学中第三章第二节(P57)有关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有一段叙述:“如果在一个集气瓶里,使硫化氢跟二氧化硫两种气体充分混和。不久,在瓶壁上就有黄色的粉末—硫生成。”该反应没有要求做演示,主要因为实验比较麻烦,且两种气体均为有毒气体。但如果做如下设计就比较容易,且现象明显,又不会使硫化氢、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  相似文献   

14.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一个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验,尽管实验装置多种多样,但原理大体相同。即,用足量的某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外界大气压压入容器中,然后根据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两道测定氧气含量的探究性中考试题。例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甲生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  相似文献   

15.
吕耀蔚 《甘肃教育》2009,(19):55-56
在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实验一般用集气瓶做反应容器存在以下问题:读数时原装置导管内有水,使实验结果偏小;用酒精灯点燃红磷时,一部分热随空气排出,同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会污染空气;装置气密性不好;冷却至室温需要时间。为了简化实验操作,减少误差,避免污染空气,本人对原装置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6.
FeS跟非氧化性酸作用,是实验室硫化氢的传统制法.也可用石蜡和硫费混合加热制取硫化氢,近来,我用植物油(花生油、茶油、莱子油等)和硫黄混合,微热也产生大量硫化氢.一.实验操作取一支15X150llllll试管,加人约2毫升花生油和1克硫黄粉,再加人一团棉纺,用玻璃棒拌匀.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微热,就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停止加热,反应立即停止.用酒精灯再给混合物加热,硫化氢又产生,使用方便.二.实验装置图三.优点1.原料易找·2.使用方便·3.利于开展家庭小实验.实验室新法制取硫化氢@陆英麟$…  相似文献   

17.
例1(2004年四川省中考题)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教学中,每当做到Cl2、S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及用铜跟硝酸反应等实验时,就担心有毒气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瓶中瓶”实验装置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性质实验装置于一体,使用它做上述化学实验不仅现象明显、省时省药,而且可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具体操作和现象如下。1 Cl2的制取和性质  a.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用透明胶粘住红纸的上端)。图1 氯的制取和性质  b.把滴管中的浓盐酸慢慢滴入KMnO4中,可观察到小瓶内立即有气体产生,集气瓶内黄绿色气体不断增多,湿红纸颜色很快变淡…  相似文献   

19.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五氧化二磷、三氯化磷、五氯化磷都是有毒气体 ,为了防止有毒气体的外逸 ,笔者把氯气的制取、磷在氯气中燃烧及氯气的漂白作用等放在同一装置中进行 ,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且红磷不需要点燃 ,有效地防止周围环境受到污染。1 实验仪器12 5mL集气瓶 (配有叁孔胶塞 )、横口管 (配有胶塞 )、安全漏斗、玻璃燃烧匙、滴管、药匙。2 实验装置3 操作步骤及现象   (1)将横口管、玻璃燃烧匙及安全漏斗固定在胶塞中 ,胶塞与集气瓶的瓶口相配。(2 )在横口管里加入 0 .5 g左右的氯酸钾晶体 ,在玻璃…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第一册(心修)演示实验卜3];学生实验五中金属钠与水反应,按书中的装置,操作复杂,很难检验钠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氢气.本人将该实验制作成微型装置.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装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管玻璃管内的气体是否集满,均可直接进行检验销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这一装置尤其适合}上实验,效果很好.1.微型实验器的制作①用151×50mm的断(破)底试管·或用长100mm;直径15mm的玻璃管.钠与水反应的微型装置图②取1#胶塞,中间钻一孔,切一段长3cm、直径3~4mm的玻璃管插入胶塞的孔中,插入玻管的一端与胶塞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