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殷建光 《师道》2005,(4):12-12
悲哀之一落后的应试教育实践。现在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只是在口头上,实践中搞的大多依然是应试教育。其直接恶果已经初见端倪,学校教师为了好分数,不择手段;学生在考试压力下,问题多多。变态教师、问题少年的出现是应试教育实践的典型写照。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新探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孙惠卿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试教育”也有素质教育的因素,不能说“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没有好的素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偏”,即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试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传统考试制度引发的一种教育行为与现象。传统高考制度实行以“笔试”为基本特征的客观定量评价.不可避免地促使学校教育围绕可考性知识内容来展开.从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导致应试教育问题的出现。因此,改变应试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制度,实行新型的多元化综合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九年前,我谈过应试教育的问题,引起了《羊城晚报》整整一个月的对孙天帅下跪问题的讨论,微音先生发了评论,张洪潮先生采访我的文章还选进了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见《羊城晚报》2004年3月1日头版)。但是,应试教育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一直还是很模糊的。于是我想,全社会都在骂应试教育,那不过是对着一个个现象罢了,根子在哪里也不是人们都能全明白的。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光批评某个现象不行,必须探探它的根子,需要有连根拔起的勇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应试教育对高校中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并引出一些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苍龙 《陕西教育》2006,(7):10-14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当前强调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轨,显然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它集中体现为“三偏”,即学校工作偏重智育,抓智育又偏重考试科目,对考试科目又偏重备考和盼着分数。目前针对应试教育产生的恶果,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在推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一方面源于应试教育本身很深蒂固的流弊,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本文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作了六方面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产生形成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考试,是又一个歧见迭出却必须加以认真讨论研究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受到空前猛烈的批判的过程中,就多次听到有人这样说:“既然‘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此严重,误国误民,那么,把考试取消了不就结了?没有考试,自然也便没有了应试和‘应试教育’,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流行话语叫做“‘应试教育’:都是考试惹的祸。”显然,这种情绪偏激的“考试取消论”,不仅反映了对考试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的一种糊涂认识,而且,这种论调也确实曾在一个时期内,对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三、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实践的发展近几年很多人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有关的教育法规,观念上有深化有提高,大家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是一个一般的现象问题。毛主席说:看问题要看事物的本质。有的人天真地认为,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最好办法是取消考试。这只是从现象上看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不是要不要考试这种做法的问题。“应试教育”这种现象,其根源在于教育思想。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的看法和回答。这两个问题是: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意义深远,关系重大。怎样保证素质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部应该关心和探讨的大问题。我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首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截然分开的。素质教育是建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的,也可以说它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对于应试教育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源远流长,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应剔出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事情往往易走极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处理得不好,会…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个性的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来,媒体批评 “应试教育”的声音不断,有的甚至再次喊出要“救救孩子”。但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映平淡,和之甚少,好像有点谈不拢。大家的感情、认识和态度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想,除了各自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同以外,恐怕还有一个界限不清的问题,即没有划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界限。因而应该批评什么,坚持什么,大家在议论时的所指可能并不是同一对象。试想,如果把应该坚持的做法当做“应试教育”去批评,那怎么能令人服气呢!相反,有些做法确实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但硬是不认识,不纠正,还不让批评,那也是不能令人同意的。所以,在讨论怎样摆脱“应试教育”影响的问题时,首先应该划清一些界限,明确和统一论题。这样,大家才能谈得拢,求得一致的认识,心情舒畅地去纠正错误做法,坚持和发扬正确做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周颖 《师道》2010,(1):9-10
在当今的神州大地上,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千百万学者、教师无不耗尽其聪明才智,殚精竭虑地想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即改革之目的无一例外的是要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砸破应试教育的枷锁,走向宽阔平坦、阳光普照、花香满径的素质教育的大道。但如今的现实却是涛声依旧,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仍旧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流,而且暗流涌动,波涛汹涌,愈演愈烈,已成大江长河,势难阻挡。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发展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如何贯彻《纲要》精神,切实做到在教学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与同行交流.一.初中化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所谓应试教育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其主…  相似文献   

17.
无庸讳言,高考在我国,是一根强力指挥棒,是应试教育的风向标。中国高考的特征,可以说是“一考定终身”,甚至“一分定终身”。这种以一次考试来评价并淘汰学生的制度,多年来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评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8.
虽然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应试教育阻碍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但目前没有基本的证据能证明中国学生总体创造力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因而不能简单断言应试教育制约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与学生创造力水平无关。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是:应试教育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对“抬升底部”卓有成效,但会比较明显地阻碍拔尖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有直接和间接的多方面的事实证据支撑。应试教育对拔尖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不意味着其他群体的学生不受其影响,而是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拔尖学生受影响和制约的程度更加突出。借用“创造力成分理论”提供的分析框架,这种负面影响可能通过3个机制发生作用:即降低拔尖学生的知识掌握宽度和深度,降低冒险质疑精神以及对不确定的容忍态度,弱化学习的内在动机。虽然拔尖学生数量占比不多,但这不是小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竞争力以及教育系统完善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而且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所谓“群众需要论”、“社会问题论”、“概念等同论”、“改革无用论”、“市场调控论”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治理“应试教育”方面不作为的认识论根源。治理“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评价改革、科研兴教以及教育监管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样,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就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因此,目前教育界对“由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转轨”的认识也不统一,甚至有人走入了新的误区。笔想就此问题谈些个人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