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大批北方下层百姓南下,成为南朝“地下”流民的主体。他们在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中,形成汉民族中一个全新的支系——客家人。而这些客家民系带有“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2.
丫鬟们——这些在畸形的社会制度下失去家庭保护的女孩,被剥夺了大部分的人身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底层,她们和封建主子之间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她们的生命如同蝼蚁。她们作为“自然人”而存在的人格尊严、追求爱情、自由烂漫都被当做封建统治阶级首先要剔除的“刺”,生生地被威逼、折磨、残害,甚至用死亡来剔除。归根到底,这些下层女性是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哀是封建女子悲哀的加倍的集结,下层女子的死亡是封建社会逐渐衰亡的凄厉的号角。  相似文献   

3.
在越剧《红楼梦》里给我的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在所有人物里袭人最丑。其实,在曹雪芹的原著中袭人这个形象并非如此。袭人,本来不叫袭人,是“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之句”(第三回),才给她起的这个名字。这个“多情公子”也许是注意到了她善于体贴主子的寒暖,但殊不知,袭人——这个身处下层的奴婢却也深知贾府这个大家庭的“昼暖夜寒”的。曹雪芹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误引”(注:陆游原诗为“花气袭人知骤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塑造“硬汉子”桑提亚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倾注了他对下层人民,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与深刻理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真正人性的执著追求。在主人公桑提亚哥身上体现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险困苦的逆境中,都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揭示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这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的重要方面。首先,养成孩子“我行——你也行”的认知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内在他提出的“相互作用分析心理学”中,把人与人在交往中可能采取的态度分为四种:“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以及“我行——你也行”。这四种态度正是人类自信心获得和发展的过程。在婴儿期,由于弱小和不能自助,孩子与高大的成人相比或多或少会产生“我不行——你行”的认知态度。这种态度如果在教育者不断鼓励和指导下,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建立“我行——你也行…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受俄国十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相继流传到国内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中国思想界一度出现了普遍的“平民化”倾向,“平民”一词成为时髦。这一对期“平民”的概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尚没有人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当时所谓平民、主要是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这种说法大概是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话引伸出来的。那段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昕谓‘平民’实际上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这段话的原意是说: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下层人民大多没受过学校教育,既不识字,更不能读书、看报。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没有深入下层人民群众当中,这样,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限于”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一层。这是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所能达到的范围来说,与当时思想界流行的“平民”概念所指的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平民”在多数场合与古来的“布衣百姓”含义是一致的,即是指社会下层人民。请看下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特别关注     
文理分科造成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而忽视培养“人”;注重“做事”而忽视“做人”——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质就是灌输一种“做事”找饭碗的功利思想。人文知识的缺失使很多人一旦离开专业领域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心理脆弱,甚至动辄产生轻生念头。 ——淘气精灵  相似文献   

8.
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语言的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应该是“学得”。  相似文献   

9.
公民行为应该是在别人的领域依然奉行道德的行为。公民不会在道德上“内外有别”。他把“别人”抽象掉“别”,只剩下“人”,他把“自己人”抽象掉“自己”。也只剩下“人”。于是。不管这个“人”在自我圈外还是在自我圈内,他们都同样是“人”,所以。我应该以同样的道德对待他们。公民道德的客体——不管存在于自我圈之内,还是陌生领域。甚至敌对领域——一定是纯粹意义的“人”。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1.
校园流行语     
他是个“286”——“286”原指运行速度较慢的一种电脑型号,这里指人反应迟钝金刚钻——用坚硬无比的金刚钻来比喻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如:他是块“金刚钻”,考不倒。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2004,(3):36-36
试卷——一场悲剧或喜剧的入场券。罚站——因为老师一人站着很孤单。成绩单——家长面部表情调控器。自习课——历来是各科老师争夺的“兵家重地”。上课睡觉者——一种夜行动物,它在晚间多是去网吧。同桌——考试时的救星,逃课时的替罪羊,上课睡觉时的警卫,身体不爽时的仆人。班长——就是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山中无老虎”时,称“大王”的那只猴子。  相似文献   

13.
智言慧语     
快乐是一种如厕状态,劳役重负,悠然解放,执一书或一报或一杂志,坐拥天下,暗地痛快,昂扬起身,身后掌声响起,哗。——对快乐的一种解释文人首先应是“文明的人”;商人是“可以商量的人”;生意人则是“可以生出主意的人”。与之相反,总裁并不意味着“总是裁人”;老板当然不能“老板着脸”;而经理更不可以“经常不讲理”。——BBS上对一些称谓的另类引伸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要你走进我的世界,你不进。——一母亲谈与孩子的代沟问题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相似文献   

14.
一、电视接受是一种全方位的精神活动电视时代的来临,全面塑造着电视观众——电视人。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具有双重的“生产——消费”属性。作为电视接受的观众,也不可避免地受“生产——消费”的社会机制的制约。广义而论,人的这种“生产——消费”属性具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电视接受在一种文化形态上,正是这两种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但在观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学,又称CAI教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教学向多媒体环境和超文本信息组织方式的方向发展。一个计算机系统,能呈现声图并茂的教学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内容,也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人——人”系统模式向“人——机——人”系统模式转化。CAI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184名在学校学雷锋活动中属于下层的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1.错位心理.他们认为,“80年代、90年代是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时代,再提倡60年代的雷锋精神,好比一张作废的支票——过时了.”这类学生有58人,占调查学生的31.52%. 2.疑虑心理.这些学生认为,现在学雷锋的大气候没有形成,党风、社会风气不行,对学雷锋活动能不能开展起来抱有疑虑.还认为与“当前发展商品经济不协调”.这类学生有63人,占调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乡恋”是人们形而下的情感经年累月凝固成一种形而上的情结,即对“精神家园”的呼唤,尤其对文化人来说,这几乎是他们灵魂的归宿。本文欲从恋“祖”——通过对祖辈们可歌可泣往事的赞美、恋“吃”——通过对饥饿年代里人们为了“吃”而产生的一系列非正常人行为的披露、恋“俗”——通过对故土民风民俗的回忆这三方面来解读莫言作品中的乡恋情结,力求从对故土的回忆中寻找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尽而变为一种超越的力量,以达到振奋民族精神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所谓“印证”实验就是用事实来检验某一个概念正确与否的一种实验,它是过去自然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今天,“印证”实验似乎被人所遗忘。我认为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时,“印证”实验仍然有着一定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印证”实验体现了“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张琳 《考试周刊》2012,(77):20-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第一,对“上层”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必须设定在通常要求之上,只有这样.“上层”学生才有挑战的激情。第二,要关照“下层”,目标定得比通常水准高了。对“下层”来说,压力很大,我们教师要精心组织合作,填平“下层”学生与高标准之间的沟壑,让“下层”学生冲刺。在设定高水准的教学难度下,要想让每个学生学习有效。最累的不是优生,而是中下层次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关键是要指导后进生向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在探究中得以解决,这样小组合作的冲刺和挑战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老想着“拿”,西半球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他却总惦记“拿大家”:要是全国每人给我一根火柴的价值——一厘钱,那我就成富翁了。另一种人却致力于“给”,他像“红烛”一样,只知奉献,莫问前程;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考虑的是:如果能给全国每个人一根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