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G.Roth)认为,知识可分为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而内隐性知识即隐性或未编码的知识,其隐含在经验中,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外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高中数学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这两类知识在学生的建构过程中其难易程度是明显不同的,内隐性知识一般较难发现与暴露.本文就这一视角对高中数学中内隐性知识的理解、挖掘与利用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1对“内隐性”知识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内隐学习理论认为,一方面,内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以外的隐蔽的、潜在的知…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低挑衅情境下显性与隐性自恋对初中生的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从453名初中生中筛选出显性自恋组和隐性自恋组各70人,为他们设置不同挑衅情境并测量其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结果发现,与低挑衅情境相比,高挑衅情境下被试的攻击性解释偏向更多。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分数比隐性自恋组高;显性自恋组对攻击性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隐性自恋组。结果表明,高挑衅情境比低挑衅情境更能诱发出攻击性解释偏向。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比隐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偏向;隐性自恋组比显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  相似文献   

3.
遗传学中的隐性和显性放在知识当中,就有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笔者觉得语文当中,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相似文献   

4.
教科书文本有双重意义结构,一是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世界,它是有目的的、预先设计好的内容,也是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实施的,是典型的显性课程;二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世界,它内隐和镶嵌在文本之中,但其"意"却在文本之外,它是教科书显性文本背后的隐性课程,通常借助于隐喻来产生"意义",隐性课程就是一个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意义场".这要求我们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把关注的焦点从教科书语言转向教科书话语.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7,(2):69-70
<正>在高三生物复习中,遗传系谱图是遗传模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感到非常棘手。笔者结合实例,介绍能快速突破遗传系谱的"三步法",希望对学生的备考有所帮助。(1)第一步:判断遗传方式。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女性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父病女病为(伴X)显性。世代相传为显性(再结合口诀判断,X~显为父病女病,母正子正)。隔代相传(交叉遗传):X~隐(母病子病,父正女正)。(2)第二步:确定基因型:根  相似文献   

6.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对于考生而言,要快速、准确地判定遗传系谱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将笔者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简易的判别方法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主要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以及伴Y遗传病(伴Y)。每种遗传病均有一定的遗传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进行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7.
一、何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外显性和内隐性,而内隐性资源又可以区分为内隐素材性资源和内隐条件性资源,内隐素材性资源是指不以文本形式显性表述的,潜藏于显性知识深层的隐性知识,它包括数学知识的文化元素、过程元素、逻辑元素和背景元素.按照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内隐条件性资源是指教师对素材性资源的理解,结合外显条件性资源构建的一种适宜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它包括构建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学习情境,营造平等的课堂对话氛围,使用有效的方式提出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智能媒体虚拟结合现实技术的应用,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场景转换,形成显性教育中的无意识隐性感知;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对受教育者言行进行全天候持续性刻画,建立显性疏导前的隐性透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全过程追踪;基于历史搜索条件的隐性推送,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智能媒体应用中,既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对虚拟场景的过度依赖,防止隐性追踪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又要拓展受教育者的认知广度,突破隐性推送中的“个人日报”式禁锢。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一、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判断显性遗传的特点:显性遗传是连续遗传,如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如果双亲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中有一半患多指(基因型 Aa),另一半正常(基因型为aa)如果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 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全部患多指(基因型为Aa);如果子一代中多指(基因型为 Aa)与…  相似文献   

11.
按载体表现形式的不同,课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隐性课程是一种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与内隐学习的概念不谋而合,有助于外语学习由学得向习得转化。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外语隐性课程的建设可主要从教材开发和活动设计两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生物》中阐述了人的眼睛眼皮单、双的问题。眼皮(眼睑)是一种表现型,有单眼皮、双眼皮两种性状表现,它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具体地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这一对基因分为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决定,是显性性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决定,是隐性性状。当体细胞内这一对基因(即基因型)都是显性(即AA)时,这个人肯定是双眼皮的;当这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英语语法知识与英语语法能力不相符的问题。鉴于此,通过分析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学习多维度归类学习法,对内化学生隐性语法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究。该语法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多媒体网络和内隐/外显动态平衡理念的显性语法知识向隐性语法能力内化的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法的积极性,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风气)中所学习到的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虽然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方式进行,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它与显性课程合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16.
语境和语码在语言交际中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显性和隐性持征。语境的显性着重于对语言交际有影响的共知体,而语码的显性强调的是超语言语码;语境的隐性偏重于对发话人与受话人对共知环境的共同理解,而语码的隐生侧重副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隐性知识的概念是1958年英国科学家兼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l-1976)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了的知识”;而作为与显性知识相辅相成的另一类知识就足“隐件知以”。他认为知识具有个人性和意会性,所谓“隐性”,是指尚未被古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臀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试析虚拟性让步句的规约隐涵和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性让步句“即使p,也q”,有假言虚让句和实言虚让句之分,实言虚让句有显性实言虚让句和隐性实言虚让句之别。假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若非p,则更q”;预设是(1)“实际上不是(会)p”或“实际上很可能非p”或“实际上不可能p,”(2)“若p,则一般非q”。显性实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若非P,则更q”;预设是(1)“实际上一般不会(是)p”或“实际上与p存在量的差别,”(2)“若p,则一般非q”。隐性实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要是p,则仅仅q”;预设是(1)“p为真,”(2)“若p,则可以非q。”研究虚拟性让步句的隐涵和预设应重视相关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教师道德意识是潜在的、本能的一种道德彰显,是衡量师德标准的一种重要尺度。正确理解教师道德意识,可有效地规避教师显性的而非隐性的、外在的而非内隐的"师德"表现形式,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道德标准,达到师德意识表里、内外、显性隐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学中常用遗传病系谱图来综合反映或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学生较难根据遗传系谱图快速地判定遗传类型,从而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有6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简称常隐、常显、X隐、X显、伴Y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笔者对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判断方法和判断步骤进行了归类总结,在平时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