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德党内关怀思想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渊源,而朱德本人独特的革命经历和伟大的品质是其党内关怀思想产生的现实土壤.朱德的党内关怀思想包括:始终把政治关怀放在第一位,思想关怀方面要求提高党员的觉悟和坚持实事求是,关心部下和群众的物质生活问题,注意爱护和训练干部,精神关怀方面注重英雄人物的带头作用.朱德的党内关怀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浓厚的军事性和较强的务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把党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与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在完善机制中不断提高党组织的自我优化能力与党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内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证全体党员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党内团结和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邓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建设和加强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周恩来的党内关怀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渊源,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为历史背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内关怀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从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物质生活上、人身安全上等各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周恩来的党内关怀思想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无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研究周恩来党内关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坚持思想建党原则,在当前有必要强调党员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强调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和党内知识分子,是在目前复杂形势下能否保持共产党人纯洁性的大问题,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在强调党员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时,重温刘少奇在延安时期的著名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能够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许海韵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36-38,45
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一机制体现的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党内关怀思想。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弱势党员群体的帮扶。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市场经济正在走向全面开放的局面,改革形势在当下发展中显得格外突出,文化建设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的引导下,我党全面把控思想建设方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而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党内关怀即党的组织或党员自觉按照党章要求,从团结爱护同志的愿望出发,对党内特殊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关爱措施和帮助行为。党内关怀主要表现为物质帮助、精神鼓励、政治引导、思想沟通等,实现党内关怀要全党动员,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方法,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抗大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推进党内思想团结统一。通过中央领导上讲台、遵循“少而精”原则、响应“学习竞赛”号召、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树立先进典型等形式开展党性教育,使全校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和理论修养,为抗战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抗大党性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会学做干部真谛,保有抗战救国决心,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从政治方向、政治担当、政治主动方面提升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作用要不断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加强党员活动场地、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