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走进哈佛     
张建东  孙纯 《围棋天地》2013,(8):114-115
春三月的波士顿.偶尔还有飞雪,冬天似乎恋恋不去。而有一个围棋活动,却已经被冠以“春天”的名字。3月23日和24日.2013年美国大学生春季围棋博览会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世界冠军常吴九段作为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特别嘉宾首次登陆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围棋热”。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为围甲联赛的花团锦簇、围棋国手的坐拥千金而陶醉时,还有一个角落少了些关注,那就是支撑围棋大厦的地方围棋事业。 走过灿烂,终归于平庸。河南围棋也许是中国围棋的一个缩影,也许只是特殊的个别现象。 爱之深,责之切,激越文字下凸现着棋迷一颗滚烫的心。说出来也好,骂出来也罢,中国围棋真到了需要"愤怒"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朱武 《围棋天地》2020,(1):90-91
围棋圈的人,多少都会听说过水泊梁山棋友会。二十年来,这个由棋圣聂卫平领衔的棋友组织,就像一株散发着异香的奇花瑞草,屹立、生长在围棋世界一隅。她群星璀璨,高手如云,颇具影响力。从围乙联赛到中国围棋大会,乃至各个地方组织的围棋活动,时常能见到水泊梁山这个特殊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11,(22):17-17
怎样的人才能够算得上是围棋人口,中国到底有多少围棋人口,中国围棋人口的现状如何……这些对于中国围棋的现在和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过明确的回答,于是乎坊间也会时不常就由此而来一场讨论,甚至争论,只不过都是没结果,因为大家所说,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在务虚。  相似文献   

5.
当聂马已经渐行渐远,当常昊已经风光不在,中国围棋群龙无首。 当围棋国手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一次又一次花落飘零的时候,中国围棋在呼唤英雄。 现在,英雄已横空出世。弱冠少年古力以王者之气,胜利之师,以围棋强者的风流气脉,显示着英雄的气概。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借鉴     
杨爽 《围棋天地》2014,(1):104-106
中国围棋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从1999年开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成千上万棋迷的追捧.是我国围棋职业化的标志.促进了整个中国围棋赛事的红火.提升了中国围棋的地位.造就了中国围棋的形象。全国各地一些围棋活动开展广泛和发达的地区开始效仿围甲联赛的成功模式,如上海、海南、江西.江苏等各地都举办了不同形式和多样化的地方联赛,大力地加强和推动了地方围棋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棋儿视线     
中国围棋的脊梁 这是一幅老照片,画面上的人物早已经成为了中国围棋的中坚。一个摆棋,大家研究,多么和谐的场面啊!没有那些艰苦付出的日子,哪会有今天的成就呢?上下一心 中国围棋的巨孽陈祖德和华以刚及王汝南都曾说过,我愿为中国的围棋事业鞠躬尽瘁。中国围棋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逐渐走向兴盛。围棋进入课堂绝对可以说是中国围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定段赛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喜爱围棋,他们由衷地高兴。图为陈祖德、华以刚同哈尔滨方圆俱乐部的领队陈兆峰及小学员们的合影。韩国的围棋之父 韩国现代围棋之父赵南哲九段,1937年14…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围棋天地》2008,(1):66-67
《中国围棋史》12月16日,成都棋院前院长刘善承先生遗作《中国围棋史》在成都面世。全书共43万字,分为中国古代围棋、中国近代围棋、中国现代围棋三编,并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以及从古至今60盘著名棋谱。  相似文献   

9.
短信也精彩     
《围棋天地》2005,(2):71-72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回顾2004,对中国围棋的悲喜感慨良多。展望2005,我依旧对中国围棋充满信心,相信年初就会捷报频传!鸡年来临,向着东方报晓的中国自当迎来更加辉煌的一年,围棋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围棋新疆行是2010年度中国围棋西部行活动的重点,由中国围棋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围棋协会承办.旨在推动新疆围棋的普及和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韩国围棋在90年代后期横扫各种国际比赛,《朝鲜日报〉曾撰文称本国占据“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地位”。此论断会让围棋的发源地中国和誉围棋为国技之一的日本心悦诚服吗?中国围棋领袖聂卫平九段与日本围棋红人武宫正树九段被推为两国围棋界的代言人,发表了宣言。■请评价中、日、韩三国围棋现状。武宫:当前世界围棋的中心在韩国。日本在几年前还是世界的中心,而现在韩国棋手依靠国民的热情似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围棋热情不如韩国,围棋学习也落后于韩国。但是,中国围棋具有灵活及人多的特点,在争取胜利的韧性方面与韩国相似。日本虽然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7,(23):1
近日,由凤凰国旅、法国围棋协会、法国旅游局、法国航空公司、《围棋天地》杂志联合组织的赴法国围棋交流旅游团,在北京“天地间围棋会所”举行招募仪式。据悉,此次是法国围棋协会首次向中国围棋选手及爱好者发出邀请,并希望有更多的以围棋为主题的旅游团体赴法交流。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11,(14):12-12
据报道.中南大学何云波教授主持的课题《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已获得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围棋文化研究第一次被政府基金立项。何云波教授是中南大学围棋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囊括了国内围棋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如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围棋规则专家陈祖源先生等。  相似文献   

14.
在商场,他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总经理。在棋界,他是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成都围棋联合总会理事长。两种身份经常互相渗透,利用烟草行业的雄厚实力,深深爱着围棋的龚锦华成为了中国围棋发展过程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幕后推手。此次,红塔集团出资冠名2007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中间就有龚锦华的牵线搭桥。围棋因他受益匪浅,但他却经常说:“围棋给了我很多.”  相似文献   

15.
棋缘段氏     
李喆 《围棋天地》2014,(11):92-92
在正统的中国历史书中,段棋瑞的形象并不高大,不过他对围棋人的长期资助的确是件有功德的善举。在清末民初那个中国围棋的最低谷,段祺瑞以他的财力聚拢起当世名手,在一段时期内保住了围棋存续的火种。虽然段祺瑞只是凭个人兴趣的私人行为,且人去政息,并未助成围棋事业制度化,不宜被过分高估。但如果没有他,中国围棋后来的重生速度一定会慢许多。  相似文献   

16.
1988年3月14日,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围棋史册上,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聂旋风"妙手回春,巧歼"天杀星"中腹"大龙",第三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队再度以9∶8获胜.胜利来之不易,令人回味.艰难的历程中日围棋擂台赛自1984年10月6日始已接连进行了三届,中国队"三连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三年多来,中国青年棋手不畏强敌,奋勇拚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一届擂台赛开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队无法与日本队匹敌,只要输得别太惨就不错了.然而,  相似文献   

17.
姜琨 《围棋天地》2006,(15):78-79
在山东省乃至中国围棋界,许多人都熟悉邹丰亮的名字,并不是因为他的棋力,而是缘于多年来他对推广普及围棋文化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四月的北京已不再有春意,闷热的天气让人烦躁,2004年的围甲就是在这样的空气中拉开首轮战幕。围棋甲级联赛是中国围棋的生命线,是中国围棋的根本,无论如何围棋甲级联赛是要进行到底的,只是少了一个冠名,多了一些疑虑。  相似文献   

19.
李浭先生在《体育文史》1989年1期上发表题为《我国最早的围棋月刊》的文章,称“我国最早创立的围棋月刊是在1937年,由当时设在上海市汉路421号上海旅馆内的‘中国围棋月刊社’编辑石印的杂志。”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的围棋月刊应为成都围棋俱乐部1922年创办的《弈学月刊》,比上海创办的《中国围棋月刊》早15年。日本最早的围棋月刊是《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围棋协会适时推出全国围棋男子甲级联赛,顺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围棋的需要。联赛推出两年来,以较高的起点、全新的赛制、宏大的规模,将围棋这项古老文明的竞技项目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联赛的推出给地方棋手、国少队棋手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参赛机会,对提高这类棋手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