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文霞 《教育》2012,(29):57-58
大学发展史表明,知识观是影响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历史上,大学经历了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两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大学制度形态特征也明显地反映了两种知识观上的差异。如今,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更是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的大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制度形态才能更好地释放其"知识能量"呢?知识观视野中的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2.
知识观是教育设计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影响、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经充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文章从探讨后现代知识观的主要观点入手,从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角度,讨论了现代教育在后现代知识观下的转变,即:现代教育走入“后现代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理想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与以往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图景 ,从而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仍停留在现代知识观的水平上 ,因此必须对现代知识观和现代大学观进行反思 ,并依据后现代知识观来重构未来大学理想和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4.
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主要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变革有所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知识观的转型 本次课程改革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知识观的转型。知识观的转型指的是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变,正如利奥塔指出的:当社会进入众所周知的后工业时代,文化进入众所周知的后现代时期,知识的状况被改变了。利奥塔用后现代知识来表述这种新的知识状况,目前关于后现代的理论在学术界是错综复杂,褒贬不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思潮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课程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当代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为我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知识观的转型给英语教学带来一系列重要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网络教学由于具有独特的开放性、交互性而深受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影响。论文在阐释后现代知识观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对网络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及组织方式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知识本身变化所引发的知识观的变革出发,对知识概念和知识观界定的多角度研究作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型关照下进行高校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相关调整,以期高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以高度的适切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网络教学由于具有独特的开放性、交互性而深受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影响。论文在阐释后现代知识观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对网络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及组织方式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知识本身变化所引发的知识观的变革出发,对知识概念和知识观界定的多角度研究作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型关照下进行高校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相关调整,以期高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以高度的适切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1.
当下大学教学观虽然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但其核心本质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以授受为主的教学观仍然居于大学教学活动的首位。随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嬗变,现代大学教学观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从授受走向互动与生成,现代大学教学观亟待重构。  相似文献   

12.
传统高校课程显露出的缺陷和弊端渐渐不能满足后现代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需求,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与此相对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透射出它对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将后现代主义引入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在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课程进行批判和质疑,进而呈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小威廉姆E.多尔的课程理论——4R课程,揭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对当前的大学课程改革具有的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后现代主义这样一种文化和社会现实出发,认为无论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多么的泛滥、矛盾与冲突,其形式又是怎样的丰富而让人难以把握,但它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独立体系.其实质只是现代性危机社会和文化的观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takes seriously the claim that postmodernism has seriously undermined our‘modern’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should be. It therefore seeks to reinterpret this role in a way that confronts the challenge that postmodernism has posed. In order to do this the paper clarifies how postmodernism has now discredited the‘modern’ assumptions on which our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has been erected. Drawing on the philosophy of John Dewey, it then re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so as effectively to resist the challenge that postmodernism has posed.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而言,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兼具了感性、具象和理性与抽象的双重倾向的语言特点,这也决定了后现代广告设计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博大的语言形态系统。根据分析,后现代语境下平面广告形式语言新特征主要有形象化、隐喻化、解构化和快餐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及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与后现代主义相遭遇,以及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指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给以回应和加以超越的,而这种超越又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面对西方现代化危机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一方面对现代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现代的积极成果.其实质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的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写实小说、第三代诗歌、先锋小说和王朔现象,是新时期较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本。但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学,不是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简单摹仿,它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化发生碰撞、交融之后产生的结果。这种学,已经从多个方面揭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化现象。不过,对于这种学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清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大学制度,其形式与内涵都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高等教育立法,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科学界定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坚持学术自由、弘扬大学精神,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追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制定大学章程,是奠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另外,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对传统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来说是一次重大改造。后现代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要表现为: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运用语言技巧,帮助大学生合理表述和重构"自我";平等对话,与大学生共筑"期待型"关系;情感互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伦理诉求。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后现代转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