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独立学院发展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学院的发展需要有依托、有支持、有指导。本文提出独立学院应坚持以独立、自主求依托,以服务、贡献求支持,以特色、创新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学之道     
我的好朋友钱致榕教授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现在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今年小别重聚,于中正大学宁静湖畔,谈大学教育,深感其语重心长,愿与读者分享。钱教授认为,人类突飞猛进靠知识的累积。然而知识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带来灾难。福兮?祸兮?就要看价值观的抉择。21世纪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传授知识技能、判断能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道     
或许即将踏进的大学并非我们所倾心的梦中情人,但它却是足够作为我们施展才华的一方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将上演我们人生最绚烂的篇章,展现出最青春、最富有蓬勃之气的自我形象。重新回首大学,不禁有一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惆怅。曾经渴望和梦幻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岁月荏冉,今已化作记忆的泡影。记得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天天盼着开学,终于在中秋节这天晚上独自一人踏上开往"东方小巴黎"的绿皮车,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道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相似文献   

5.
大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题解东汉时期,多数《礼记》的选本被淘汰,而其中两个本子则被保留了下来:一个是汉元帝时戴德所编的85篇本,另一个是戴德的侄子戴圣所编的49篇本。前者称大戴《礼记》,后者为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后来被收入儒家十三经之中,较大戴《礼记》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大学之道     
汪荣祖 《教师》2010,(29):1-1
我的好朋友钱致榕教授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现在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今年小别重聚,于中正大学宁静湖畔,谈大学教育,深感其语重心长,愿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大学之道     
我的好朋友钱致榕教授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现在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今年小别重聚,于中正大学宁静湖畔,谈大学教育,深感其语重心长,愿与读者分享. 钱教授认为,人类突飞猛进靠知识的累积.然而知识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带来灾难.福兮?祸兮?就要看价值观的抉择.21世纪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传授知识技能、判断能力、社会良知以及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学生、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刘海燕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补充,定名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基于就读经验的视角》,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付梓出版。因为给一届又一届硕士研究生讲授"高等教育原理"课程,与博士研究生讨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脉络,所以多少涉猎了一些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多少思考过"埋嵌在历史发展中"并"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显现"的高等教育基本问题,我  相似文献   

9.
10.
论大学之道     
以《大学》为本,从考察文本和诠释经典的角度,重新诠释《大学》主旨。并以朱熹和王阳明这两大主要理学大家在不同时期对"大学之道"的解释,讨论拓展主旨的影响和重要性,总结《大学》所代表的儒学变迁,以期凸显和探究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之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详细论述我国古代的大学理念、近现代西方的大学理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大学理念,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大学之道与六经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十有五而志于学”,首先学的是《诗》.“三十而立”,是立于《礼》.“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五十而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六十而耳顺”,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得益于《春秋》的创作.孔子从一个苦难的少年成长为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圣人,他用一生的不懈追求实践了他自己所开辟的,以六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在养成个体和谐人格的大学之道.追随孔子的大学之道,我们的大学一定能培养出人格完美的人才来,和谐社会的理想亦庶几可望.  相似文献   

13.
从展现鲁商基本特色(恒)入手,分析、强调形成古今鲁商这一特色的重要原因是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传统精神:一以贯之的“大学之道”,以及这一精神在鲁商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大学之道的探讨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大学制度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两个认识误区:教化之道与管理之道,忽视了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主体诉求。而在以知识经济与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空前提升,学习之道成为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大学之道"的探讨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大学制度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两个认识误区:教化之道与管理之道,忽视了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主体诉求。而在以知识经济与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空前提升,"学习之道"成为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围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乔纳森·科尔教授的新作《大学之道》,探讨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价值——学术自由,讨论"后911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危机,由市场力量导致的"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学术生态的影响,以及反恐对大学学术自由的破坏。同时,讨论了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为我们解答今天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来自传统文化的启迪.不管价值取向如何多元化,培养目标如何多样化, "明明德"、 "新民"、 "至善"仍然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重读<大学>,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给"三纲"、"七证"、"八目"以新的内涵,给"止于至善"补充现代意义,给"大学之道"注入外来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9.
在强调大学担负“文化引领和创新责任”的今天,探讨大学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大学精神是文化习染的结果,所以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就不能脱离对它的文化根源的追问。对中国大学精神的阐释自然也割不断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而今天中国大学精神建设又不能不参照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丁在2008年2月14日《光明日报》一篇题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文章中指出,高校发展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于我们办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优秀人才;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设和谐校园。“以育人为本”,源于“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也是大学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自大学诞生以来永恒的主题。尽管长期以来就如何培养人才有着不同的理念和众多的流派,但为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塑造精英却是大学长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