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而媒介公信力则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而媒介公信力则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众媒介公信力形成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新闻界》2004,(2):36-37
当前,大众媒介公信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被提出并得到强调、实务界和理论界已经对它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拟从生成系统这一点出发对媒介公信力形成过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媒介公信力影响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媒介公信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所谓媒介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社会认同。通俗而言,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公信力战略与整合营销传播--打造电视媒介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介在我国受众中是有着广泛影响力、最为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当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发展迅速,影响力较大、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另一方面也面临巨大的压力、谋变成为了必须。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电视市场中,能否胜出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媒介实体是否具备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尽管我国媒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受众思想的多元化、利益的驱使、媒介自身的管理及激烈的竞争,公众对媒介呈现出越来越不信任的态势,媒介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分析,试图找出提高大众媒介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云海辉 《新闻界》2006,(4):31-31,29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逐渐在受众和社会中积淀、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公信力集中体现了媒介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公信力已成为传播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力,是树立媒介品牌的关键”,①是衡量媒介“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8.
张洪忠的博士论文<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通读全书,笔者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深深的打动了.  相似文献   

9.
庞可慧 《新闻界》2005,(5):148-14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规模覆盖全社会,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媒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大众媒介在汉语拼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介信息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一句有趣的职业特征描述, 大意是学者越来越像商人,而商人越来越像学者。我想从理性和思辨的角度论述传媒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面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需具备对传播媒体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为己所用,即公众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意识、技能、评价、使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并针对个人、学校组织、政府媒体、社区社团层面对如何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析公众新闻期待意识的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效果的产生和形成取决于受众,取决于特定信息与受众的信仰、情感和行为等关键变量的相关程度,因此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决定了媒介的影响力。当人们置身于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之中,不仅需要依赖媒介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还需要依赖媒介知道作出选择和应对。当受众通过媒介来理解社会时,媒介也同时塑造了受众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媒介共生与电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好 《视听纵横》2003,(5):45-46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独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广播、电视相继问世以后,报纸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长期以来,三大媒体犹如三足鼎立。传统媒介从一心要把对手打倒的势不两立状态,到最终一起共同朝前发展,这个结局多少有点出乎人们的预料。然而正如生物界的“共生”一样,现  相似文献   

14.
危机信息传播的公众认知与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媒体时代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双重角色的公众对危机信息传播的认知存在偏差,体现了其媒介素养的多层级和不平衡特征。在公共危机频发的当代中国,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既是传播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媒介繁荣与公信力低迷并存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视听界》2009,(3):52-54
现代媒介跨形态,跨区域和跨行业集中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媒介组织与内容产品的繁荣与媒介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和低速同时存在。这一悖论无论是对于中国媒介产业本身还是对于中国社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本文系统分析了上述悖论的成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3,(19):28-3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谣言的传播渠道、传播特质等发生了质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谣言不仅会通过更多的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也使得信息发布相对滞后的传统媒体参与到谣言传播中来。社会公共事件中谣言的大量存在还与社会情绪的累积相关,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担负着信息沟通和疏缓社会矛盾的责任。传统媒体的辟谣,依赖于其权威性,如果没有及时准确地辟谣反而推进谣言的传播则会严重影响其公信力,因此,遏制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是传统媒介的内在要求和社会责任体现。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媒介被赋予了一种监视社会环境、解释社会现象的职责,传播媒介所关注的问题与公众关注的问题保持高度一致。然而,按照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媒介在议程设置中也存在着信息非对称的现象。媒介工作人员较之媒介机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媒介机构较之受众掌握更多的信息,受众的强势阶层掌握相对较多的信息资源和话语权。本文应用传播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对媒介议程设置中的这些信息非对称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议题设置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是它可以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大众媒介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9.
张明新  汤贤芹 《今传媒》2006,(4X):17-18
近年来,农村大众传播愈来愈受到新闻传播学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仅四五年来,已公开发表的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数据搜集方法的农村大众传播研究项目已超过十余项,其中不少成果颇受关注。这些宝贵的献资料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农村居民的大众传播行为、大众传播与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科技传播等很有帮助。然而,上述研究中的绝大多数皆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展开,事实上,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我国中部农村大众传播的研究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王玮  金萍华 《新闻知识》2006,(12):32-34
一、体育已成为品牌信息传播的有效媒介在品牌信息传播和品牌塑造中,大众传播媒介一度功不可没。然而,随着信息爆炸、广告爆炸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功效的有限性越来越明显。品牌行销策略的制定者在时时抱怨推广费打水漂的同时苦苦寻求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而当耐克等体育类产品和可口可乐等非体育类产品多年来纷纷搭着体育运动的顺风车不断成功运作的时候,这种寻求品牌信息传播有效媒介的目光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体育上。体育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传播的媒介。体育通过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其本身,同时又作为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