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了导师制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中合理吸收导师制的精髓,实施符合我国高校校情的本科生导师制更为必要.本文试图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客观现实和理论层面对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有所不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学生的品行培养,指导学生全面成才;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以指导学生的学业为主。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影响高校的办学思想,促进高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阶段,“年级主任—导师制”应为目前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充分利用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既适应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合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抓住了大学生德育的关键期,又弥补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充分挖掘学生德育资源,促进德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详细地提出了"准研究生"制的本科生导师管理方法。研究表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文教资料》2011,(25):176-178
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即由理论基础深厚的校内导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具体实施运行主要体现在导师的选聘、学生的培养过程、导师的管理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源于15世纪的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创.从15世纪到19世纪,导师制一直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国高校的积极倡导,导师制开始移植于对本科生的培养.一百多年来,导师制在美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全面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1,(3):74-74
针对每位学员在专业、兴趣特长及薄弱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基地大胆创新学员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员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真正落实"因需施教"。基地充分借鉴和吸收高校教授带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为每个学员配备了导师。导师根据每一个学员的学科特点和培训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广东地区三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创新导师管理制度等,是加快“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激励校内外导师积极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钱炳 《文教资料》2011,(32):155-157
本文分析了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以常州工学院为例,构建了地方高校本科生"三导师制"的育人体系,提出了实施方案,同时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管理和人才培养需要摆脱传统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束缚,积极开辟新途径和积累新经验。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管理模式是当下高校与科研院所中越来越常见的新模式之一。该模式由治学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与充满学术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团队,以研究团队的模式共同指导和管理研究生。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契合实际需求,能有效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导师素质,促进科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创新团队是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发展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1.
导师制诞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其后的年代尤其是近代不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所效仿。我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同样采用这一育人模式。近几年,一些高校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全国范围内许多中小学也在借鉴大学导师制的基础上相继展开了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班级授课制在选拔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先天不足,如同工业批量生产能生产出"正品"、"次品"而很少能生产出"珍品"一样,班级授课制培养出的多是合格和不合格毕业生而很少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导师制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模式已经具备了导师制的雏形,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养也多运用这种一对一的师生交流形式。可是针对可塑性最强、个性最鲜明、潜力最大的中小学生,导师制的有效运用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导师的"自我意识"是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导师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重视和提升导师的"自我意识",是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培养与教育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当前不少高校既借鉴了硕博研究生培养模式,又仿效师父带徒弟式"传、帮、带"模式,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基于对Z学院的调研,该制度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也暴露了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为此建议拓宽培养领域,延长导师指导期限,健全校级和学科两个层面的制度,加强对导师和青年教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苏州市第三期名师名校长培训班推行了以教育理论导师与教育实践导师有机结合的"双导师制"。通过导师的选聘、明确导师职责、学员自我反思诊断、个性化培训及弹性的评价监督机制等工作环节,开创了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双导师制"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双导师制"产生背景、实施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的“辅导员-导师制”是指在坚持和加强“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校内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党政干部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5—10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给予指导,突出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  相似文献   

17.
导师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国内高校研究生的指导存在着指导时间偏少、指导有效性不足及指导意识不强等主要问题。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运作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可以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强化导师指导责任意识,加强导师的选聘和培训,将教学和指导列入高校及教师的评价体系等改革举措,藉以保障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导师制各有各的特点,每个高校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学校类型、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等选择相应的导师制形式,也有的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分阶段、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它开始主要是在牛津、剑桥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采用,实质上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卓越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后来进一步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中,继而在美国和其他各国的本科生培养中得到推行,为世界各国的高校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目前全世界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它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采用导师制,部分大学也在本科生中采用导师制。  相似文献   

20.
郑旭  董作超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40-42,46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创新。土木专业为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从导师制的优势、意义、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了可行的结论,旨在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配合辅导员制,完善"双师制"的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