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的语文课本,有作文内容,教材中总会编进去一些参考作文。老师做作文辅导,会推荐一些文章。老师还做"下水作文",即自己给同学们命的题,自己也按相同要求写一篇。同学们手中常备必要的写作参考资料。这些都是作文范文,作文中的范文对作文训练有时十分重要。事实上,范文引路,并非写作的必然步骤。推介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也可不需运用范文。课堂作文、考试作文、限时练习,往往不需运用范文引导的方法。如果平时养成了对范文的依赖,则走向了范文引路初衷的反面,对写作训练并没有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写文章,一开始,就象学写毛笔字一样,是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模仿的。课本中二类课文的习作例文就是小学生学做作文的范文。要教会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功,教好习作例文就显得很重要。怎样教习作例文?我作了这样的尝试:1. 明确学习二类课文的要求和方法。出示课题时,就要学生明确。课本中凡带有“*”标记与“习作  相似文献   

3.
策划人语:例文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呈现例文、研读例文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出示文题、围题指导、呈现例文、学生写作“四部曲”中,“呈现例文”四分天下有其一。尽管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好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叶老的话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即从阅读中去寻求作文的方法,重视范文的作用,从例文中吸取写作的优秀元素,从而对写作规则进行内化最终达到习作的外化。读写结合式的作文教学策略,教师主要起着引导的作用,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则是通过范文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的写作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读写结合式的作文教学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看”、“二练”、“三改”。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篇篇通”中设计了“例文对比”这一环节,通过实践,我认为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学生完全可以从例文中得到启发,从而学会作文。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例文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范文,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了写作兴趣就能调动起写作的欲望,才能把作文写好。笔者认为,习作例文在写作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一、用好"仿写"学习新事物,大凡从模仿开始,学生作文也不例外,他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就连不少有名文  相似文献   

7.
下水文通常指教师在学生习作前用于指导学生写作而作的一篇范文。像游泳池中的教练,以身示范,和队员一起下水,在水中展示动作技巧,直接游给队员看,或边传授边演示,让队员模仿,掌握要领,最终达到学会的目的。一“、下水文”在作文教学中的益处1、通过“下水”,在“水涨船高”中提高了教师的写作能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有语文方面的良好的功底,要教会学生写文章,写出好文章,当然也应自己先写好文章。通过写“下水文”,让教师也拿起笔,寻找写作的感觉,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也训练了自己,甚至可以从师生习作的对比中,在学生对老师范文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8.
作文指导如何见效,这是我们中学老师颇为关心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探索技巧指导、例文指导、名著引导上做了诸多尝试,但结果则是学生困倦辛苦,写出的文章依然空洞做作。老师为此困窘不堪.感觉束手无策甚至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9.
常听一些语文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偷。”“如果同学们不会写,可以抄范文。”结果导致很多学生懒于观察、疏于思考,写出的文章和例文几无二致。虽然我们不反对背一些好的范文,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可惜传统的教育体制束缚了老师,也束缚了学生。为使学生稳得高分,语文老师们煞费苦心地开展以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陈生祥 《青海教育》2009,(11):20-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因此,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庆玲 《考试周刊》2010,(47):69-69
学生的习作往往都是老师举的例子或是书上例文的翻版。一到考试,有的班级学生的作文竟然会全班性的雷同。老师还美其名日:“背作文也是一种训练方法。”就是“登载”的作文也总是“千人一面,几十年同调”:“帮妈妈做家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同学”等,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工作热情很高,特别是担任了毕业班的工作,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有些老师会在作文教学上走一些捷径,如猜题,押题,甚至背范文等。我就有这样一次经历:记得二十多年前,刚满19岁的我走上了初中的讲台,那时,真巴不得把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我花了许多时间,从众多的作文中找范文,把找到的文章作成讲义,印发给学生。令人惊喜的是这年的中考卷上的作文和我印发的一篇范文一模一样,我认为,这下,学生肯定在考场上能驰骋万里,下笔千言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在学生写作时,语文老师给学生就该作文命题写的范文。它可出现在学生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提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许多语文老师也确实写了不少下水作文。那么写“下水作文”的利弊得失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教育思...  相似文献   

14.
“习作例文”既不同于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这三类课文,也不是单纯的作文训练课。教学“习作例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教学目的呢?最近,看了楚雄州民族师范附小李明英老师的一节“习作例文”课(第五册《雨》),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他们往往为了完成老师指定的作文,千方百计地去找资料,读文选,有时甚至生搬硬套或完全抄袭别人的文章。怎样才能把这一热情引导到“自能作文”的轨道上来呢?我认为,正确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灵活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是关键。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学生模仿表达形式的范文,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以范文引路,密切读和写的结合,逐步掌握表达内容的形式,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落花  相似文献   

16.
林夕不得不承认自己之所以能够喜欢上语文,是受到了“企鹅”———“企鹅”是林夕所在班级新的语文老师———的影响。在“企鹅”的语文课上,林夕找到了久违的自信。在小学,林夕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可现在,唉,别提了!这也难怪,谁让他进了这所远近闻名的重点中学呢?原以为这里只是有一些理科竞赛的精英,能时不时地从老外手中抢回几枚奖牌。没想到,班里的一些同学在写作上竟然也是这般身手不凡。有的同学在报纸上发表过10多篇文章,还有些同学的诗歌甚至发表在《诗刊》上。与这些鸿儒相比,林夕自认为只能算是一个白丁。不…  相似文献   

17.
潘峰 《新读写》2009,(3):37-39
作文要复习吗?作文可以复习吗?作文怎么复习?同学和老师们认识上可能会不一致,甚至还会有一些误区,做法上可能更会大相径庭。有人认为作文似乎跟复习是搭不上界的。以致有的胸无计划。放任自流;有的盲目练习,一道一道题地做;有的压题猜题。死背“范文”。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作文,要复习,作文,也是可以复习的。潘峰老师以写作技法为纲组织单元复习的方法,可供大家借鉴。举一而反三。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苦衷,那就是:指导细一点,学生作文出现雷同,指导粗一些则又写不出;“范文”引路,学生写的东西就模仿范文。应该怎样看待学生作文的雷同现象呢?我以为,对于那些刚学习作文的学生来说,因为老师指导得具体、详细而出现雷同,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训练学生作文并无大害。记得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最害怕作文,拿起笔来无从写起,即使勉强凑几句,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后来换了一位老师,他指导作文很细,不仅帮大家开辟出一条路,还把至关重要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就象茫茫  相似文献   

19.
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范文,比如出现在教材中或发表于文学作品中可以用于教学的美文,而是针对作文课教学中教师从学生习作中抽取的高分作文。多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在选择范文上没有什么改变。许多老师在作文评讲时总喜欢把本次作文中的“好”作文拿出来作示范,笔者以为,这种做法多有不妥之处。这些文章大多是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按“考试”的模式,统一文题(多为话题),采用闭卷的形式完成的,严格地说,这种“四定”作文还不能称之为作品,即使是好的文章恐怕也大多只是一种“好”的雏形,拿出来当众“发表”,要求大家学习,恐…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但面对高考满分作文和林林总总的范文影响下的空泛作文教学,我以为这老话题还得重提。 前些年因为信息不是很灵通,市面上难得见到满分作文集(考试的满分作文确实很少),书店里也少见各式各样的范文,老师只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作文教学要求。这些年高考满分作文多了,书店里到处是高考满分作文集,范文也多,从小学到高中的,应有尽有。既然是范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